
作者:张贵敏
页数:309
出版社:人民体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
ISBN:978750093289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田径运动在学校体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田径课程的教学改革一直受到体育院校的高度重视。随着田径运动理论和实践的不断丰富与发展,为适应培养目标和社会对新型体育人才的需要,适应体育专业本科普修教学的需要,我们对1999年版的全国体育院校普修通用教材《田径运动教程》进行了修订和补充编写,与原版教材相比,新版教材根据近几年体育院校田径普修教学的实践,融入新的理论知识,对部分内容作了增减,突出了重点运动项目、田径健身理论与方法等内容,使其更接近了学校体育教学的实际。
本书特色
田径运动在学校体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田径课程的教学改革一直受到体育院校的高度重视。
张贵敏编著的《田径运动教程》介绍了体育院校学生必须掌握的田径运动知识和技能,以及进行田径运动教学、训练、裁判、测画场地和指导田径运动健身的方法。
目录
第一节 田径运动及其分类
一、田径运动概述
二、田径运动的分类与项目构成
第二节 田径运动的特点与价值
一、田径运动的特点
二、田径运动的价值
第三节 田径运动的发展
一、田径运动的起源
二、世界田径运动发展简史
三、我国田径运动发展简史
四、田径运动发展趋势
第四节 体育教育专业普修田径课程
一、体育教育专业开设田径课程的目的
二、体育教育专业开设田径课程的内容
第二章 田径运动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第一节 田径运动教学理论与方法
一、田径运动教学的目标与任务
二、田径运动教学的基本文件
三、田径运动技术教学
四、中学体育课田径运动教学的任务与内容
第二节 田径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
一、田径运动训练的基本内容与方法
二、发展身体素质的方法
三、田径运动训练计划的制订
四、学校体育中田径运动训练的特点
第三章 田径运动竞赛
第一节 田径运动竞赛的组织工作
一、组织工作的系统性
二、田径运动竞赛的编排
三、田径运动竞赛的准备工作
第二节 田径运动竞赛裁判方法
一、技术代表、技术官员、仲裁委员会及赛事主管的职责
二、检录工作
三、径赛项目裁判工作
四、田赛项目裁判工作
五、全能项目裁判工作
六、外场裁判工作
七、竞走裁判工作
八、风速测量工作
第三节 田径运动场地
一、田径运动场地平面图
二、田径运动场地的设计
三、田径运动场地的丈量与画线
四、合成材料面层田径运动场地的使用与保养
第四章 走、跑类项目
第一节 跑的技术原理
一、跑的动作周期构成与划分
二、影响跑的力
三、步长与步频
第二节 短跑
一、短跑技术发展概述
二、短跑技术
三、短跑技术教学
第三节 跨栏跑
一、跨栏跑技术发展概述
二、跨栏跑技术
……
第五章 跳跃类项目
第六章 投掷类项目
第七章 田径运动健身理论与方法
节选
(4)分解教学法 分解教学法是把完整的技术分解为几个部分,使动作简化易于掌握。通过逐步掌握技术的多个部分后将它连贯起来,掌握完整技术。这一教法的优点是可将复杂的技术简单化,使学生容易接受。一般对于技术动作复杂的项目,可采用这种方法。但是田径运动技术教学中采用这一方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技术部分的划分要正确,要考虑到每一动作的前因后果及衔接关系。例如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滑步之后的姿势具有原地推球时所没有的特点,推球时又包含着滑步时所获得的预先速度。滑步与推球的衔接不能停顿和脱节,否则会破坏技术的完整性和动作节奏。 ②分解教学的时间不宜过长,应根据学生掌握技术的情况尽快进行技术的完整教学,以避免各技术环节之间的脱节。例如,直道跨栏跑教学中,如果跨栏步分解教学的时间过长,往往会造成学生的跨栏步技术与栏间跑技术衔接不上,结果导致学生难以用三步跑完栏间全程。 ③分解教学法应与完整教学法配合运用,不应把两种教学法孤立起来。应该是分解之中有完整,完整之中有分解,这样才能使学生尽快地掌握技术。 (5)预防与纠正错误的方法 在田径运动技术教学中,教学阶段不同,教学的要求和目的不同,学生产生动作错误的原因不同,预防与纠正错误的方法也就不同。这一教法是田径运动技术教学中使用最多,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田径运动技术教学中学生产生错误动作的原因及纠正方法: ①对技术动作概念不清楚 在田径运动技术教学中的学习阶段,学生往往由于对技术动作概念不清楚而导致错误动作的发生,例如在跑的教学中,学生过分跨大步,不抬大腿只伸小腿,蹬摆的方向、顺序和动作配合不正确,上下肢的动作不协调等。这时,学生感觉到动作不正确,但又不知错在什么地方,使学生产生急躁情绪,或者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导致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下降。 由于技术动作概念不清楚而产生的错误动作,教师应注意观察和分析,只要能及时发现和纠正,效果会是显著的。尽管动作技术概念不清楚导致的错误主要表现在学习阶段,但在掌握和提高阶段,由于学生为了追求运动成绩,或者由于生硬地模仿一些优秀运动员的动作也会出现技术概念不清楚而产生错误动作,教师在这两个阶段也应加强观察分析。 ②身体素质较差 田径运动项目,大多属于体能类项目。对于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错误动作各种各样,但总的来说大多属于体能较差的原因。具体表现在动作程度上的错误,可以基本做出动作的外形,但表现不出动作的实质和节奏。尤其是对那些既要求上下肢和躯干的配合,又需要较高的身体素质的技术动作,这些学生就难以完整流畅地完成该项目的技术。例如跨栏跑教学中,一些学生能够较好地完成单个过栏的技术,但连续过几个栏,就显得力不从心,出现诸如过栏技术变形、下栏后停顿、栏间跑的三步无力、速度慢、跑不出节奏、难以完成完整的技术练习等问题。 对由于身体素质较差而产生错误动作的学生,应注意区别对待。如果按统一教学进度和技术要求在课堂上急于纠正,往往欲速则不达,效果反而较差,甚至会伤害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身体素质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解决的,对这类情况的处理,一般是在课堂上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适当改变练习的条件,暂时降低练习的难度和要求,使其在较低的练习条件下着重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然后再适时、适当地提高练习的难度和要求。例如,跨栏跑可降低栏架高度,缩短栏间距离;跳高可降低横杆的高度;投掷项目可采用较轻的练习器械。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应根据学生身体素质方面的主要弱点,增加一部分体能练习。教师应该向学生讲清,他们的错误动作,主要是由于身体素质差造成的。应要求学生在课外加强身体素质训练,以便能够完成教学的要求和标准。教师对这些学生应该表现出良好的责任心和耐心,除鼓励他们外,还应对他们课外身体素质练习提供正确的指导,例如重点发展哪些身体素质、如何选择练习的方法、练习的强度和数量应如何安排等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