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彭定主编
页数:175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04039345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品格育成与人生历练(第2版)/“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紧密结合当前高职院校综合素质与职业素养课程设置的实际情况,精心提炼、整合、重构了其内容与呈现形式。《品格育成与人生历练(第2版)/“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以实践尤其是课堂外实践为主。内容涉及知识结构优化和目标管理、人文素养的提升、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优秀品格的育成。本书的修订从案例解读、知识技能学习入手,继而通过课堂内外各种形式的训练与实践,将知识内化,进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 《品格育成与人生历练(第2版)/“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综合素质与职业素养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教师、辅导员和相关部门的研究和管理人员参考。
目录
课题一 从大学生“三自”活动看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任务一 正确认知校方管理与学生“三自管理的关系”
任务二 在“三自”管理过程中快速提升自我
课题二 及时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
任务一 养成持续学习的习惯
任务二 养成高效的学习习惯
课题三 目标管理
任务一 大学生要树立人生目标
任务二 学会制定自己的发展目标
模块二 大学生人文素质修养篇
课题一 人文素质的认知
任务一 人文素质的解读
任务二 提高自身人文素质的途径
课题二 大学生最需要提升的三种人文素质
任务一 传统文化的传承
任务二 表达能力的提高
任务三 艺术素养的提升
模块三 大学生心理素质养成篇
课题一 塑造健康人格从优化自我开始
任务一 塑造健康人格奠定幸福人生
任务二 认识自我——新起点,树立新目标
任务三 悦纳自我——积极认可自己的价值
课题二 大学生最需要养成的良好心理素质
任务一 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任务二 积极应对压力与挫折
任务三 正确对待恋爱
模块四 大学生品格育成篇
课题一 认识品格
任务一 品格成就光辉未来
任务二 品格奠定常青基业
课题二 育成品格
任务一 感恩与宽容的品格育成
任务二 整齐与尽责的品格育成
参考文献
节选
二、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缺失 人文素质的提高,既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容,也是大学生其他方面(如专业知识和能力、业务素质)发展的必要条件。高雅的人文修养可使大学生自觉关怀他人、关怀社会、关怀人类、关怀自然的意义和价值,逐步具备健全美好的人格,不断地向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目标前进。但从当前我国大学生的现状来分析,人文素质的缺失却是不争的事实。特别是对高职院校,重技能、轻素质,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亟待提高。但如果推究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原因,学校的教育导向只是一个方面的因素,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复杂的。 (一)社会环境变化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在人民物质生活普遍得到改善的同时,精神文明的建设相对滞后,特别是对于年轻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充分享受着改革开放的物质利益,却无法正确对待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其道德水平未能提高,反而滋长了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的思想。一些大学生为了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得到高职高薪,在学习中总是把利益放在第一位,带着功利心去考研或者考取各种证书,为了各种理由选择逃课,为谋取高分成绩,又不惜运用作弊、请人代考等手段。人文素质课程相对于其他的课程,不易看到功利效果,因此被忽视也就不奇怪丁。 (二)学校教育本身的影响 出于教育的功利主义思想,着重强调为国民经济建设的专业教育,忽视了提高人的素质的人文教育,以致出现了很多热门专业、热门学校。人文教育的空间不断缩小,出现“科学主义”、“工具理性主义”的哲学思潮,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脱离的状况也日益加重。把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对立起来是荒谬的,但不可忽视的是,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并不少,甚至包括某些专家。 (三)课程和专业设置的影响 一方面,某些专业口径过于狭窄,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变换的人才流动的需要,综合课、基础课和选修课相对较少;另一方面,作为教育内容载体的课程设置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最高层次的道德和价值系统以及方法论学习方面的培养,或者流于形式。丧失了课程和专业的支撑,人文素质的培养也就成为了一句空洞的口号。 三、人文素质是职业发展的催化剂 近年针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跟踪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在招聘毕业生时最注重的是毕业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其次是团队合作精神、表达能力和个人形象。这表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日趋全面,除专业知识、技能外,非专业性的人文素养等因素也越来越重要了。一个只懂技术而没有人文精神的人,是不可能有团队合作精神的,最终也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一)社会需要德才兼备的人才人文教育强调对于人的优良品德的培养,而“德才兼备”正是中国人一贯的择才标准。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分析智伯无德而亡时写道:“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在说到取人之术时,他认为第一流的人才是圣人和君子,如果得不到这两类人,那么宁可要个愚人也不要小人,因为君子有了才华会做善事,而小人的才华却只会用来行恶。 同样,在当今职场,深受用人单位青睐的也并非那些仅有一技之长的技能型人才。曾任Google全球副总裁的李开复博士曾说:“我把人品排在人才所有素质的第一,超过了智慧、创新、情商等,我认为一个人的人品如果有了问题,这个人就不值得一个公司去考虑雇用他。”著名IT企业微软公司亚洲研究院的人力资源部负责人也说:“微软的用人标准尤其看重人才的职业道德,应聘者要经过严格的面试,以考核他的诚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