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重访五四新文化:语言与文学

封面

作者:王风 王芳 主编 著 / 编 / 译 / 绘

页数:728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5

ISBN:978722013877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重访五四新文化:语言与文学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文章是围绕五四与新文化运动前后,关于语言与文学方面的变化的重要研究。本书深入探讨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汉语语言与文学的发展流变,揭示了胡适、鲁迅、周作人等重要人物的文学创作历程与思想原貌,分析了这一时期的文学革命、白话文运动、国语运动以及汉字拼音化运动等多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和深远影响。本书对五四新文化时期汉语语言文学形成与社会思潮嬗变的深入观察和思考,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学术示范和研究启示。

作者简介

王 风

福州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现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北京大学现代中国人文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有中国近现代文学、中国学术史、中国文化史。具体涉及的学术分支和课题,包括近代文章,现代散文,周氏兄弟、废名等现代作家,章太炎、王国维等现代学者,古琴史,古琴器等,均有多篇重要论文。出版有《世运推移与文章兴替》《琴学存稿》《琴史与琴器》。编有《废名集》(全六卷),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主编《曹禺全集》(全十一卷),助理郑珉中先生编写《故宫古琴》。

王 芳

北京大学文学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研究,研究领域为现代文学,重点关注周氏兄弟研究和西方博物学和中国博物传统研究。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鲁迅研究月刊》《文艺争鸣》《现代中文学刊》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

本书特色

关于“五四”的话题一直在延续中,并在研究中形成了相关问题丛。本书着力于语言与文学部分,选编收录了迄今学界做出的相关重要研究成果,包括文学革命、白话文运动、国语运动及汉字拼音化运动等,试图从不同的路径厘清语言文学现代变革的脉络,探寻它们的源头和展开逻辑。这其中有王瑶、木山英雄、陈平原、夏晓虹、吴晓东、陈思和、王东杰等诸位著名学者功力深厚的大作,极具学术价值。对于文学爱好者而言,它是一扇深入了解五四文学精神与艺术风格的窗口;对于学术研究者来说,它提供了经典的研究示范和理论启示,有助于后来者继续深化对五四时期语言文学与社会变革的认识和探究。

目录

目 录

鲁迅的《怀旧》

——中国现代文学的先声

雅罗斯拉夫·普实克/著 沈 于/译 001

中国现代文学与古典文学的历史联系 王 瑶 010

“文学复古”与“文学革命” ……木山英雄/著 赵京华/译 044

鲁迅《故乡》的阅读史与中华民国公共圈的成熟

藤井省三 077

经典是怎样形成的

——周氏兄弟等为胡适删诗考 陈平原 101

鲁迅第一人称小说的复调问题 吴晓东 177

试论“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先锋性 陈思和 207

从“小野蛮”到“神人合一”

——1920年前后周作人的浪漫主义冲动 刘皓明 253

“五四”时期的国语统一论争

——从“白话”到“国语”

村田雄二郎/著 赵京华/译 324

胡适版的“欧洲各国国语史”

——作为旁证的伪证 程 巍 363

周氏兄弟早期著译与汉语现代书写语言 王 风 396

晚清白话文运动的官方资源 夏晓虹 459

《甲寅》与《新青年》渊源新论 孟庆澍 500

五四新文化运动“修正”中的“志业”态度

—— 对文学研究会“前史”的再考察 姜 涛 517

无声的“口语”

——从《古诗今译》透视周作人的白话文理想 张丽华 538

解放汉语

——白话文引发的语文论争与汉字拼音化运动论证策略的调整

王东杰 568

002 重访五四新文化:语言与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的“起点”问题………………………………..严家炎 612

眼睛的文学革命·耳朵的文学革命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听觉媒体的发展和“国语”的实验

平田昌司 630

一次失败的诗学探索

——现代中国诗歌从意象主义到惠特曼主义的转化

方志彤(Achilles Fang)/著 何吉贤/译 647

“深文理”

——晚清新教来华传教士与“文言”及“文言文”

段怀清 665

来源说明 689

主编简介 692

赞助用户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重访五四新文化:语言与文学》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45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