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胡鞍钢
页数:220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30019780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基于作者长期的思考和研究,阐述了新中国历届领导人是如何创建、巩固、完善、发展中国现代国家基本制度的,并探讨了如何正确认识、客观评价、有序推进、科学评估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书中运用翔实准确数据和极其丰富资料,分析了政府与市场、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中央与地方这几对重大关系演变的历史逻辑和未来发展,从更深层次展现了中国道路和中国制度的独特性与优越性。
本书最后从实证分析角度比较了中美两国国家治理绩效(2000-2012),显示了中国国家治理绩效优于美国,“中国之路”优于“西方之路”,验证了“毛泽东预言”(1962)、“邓小平预言”(1987)。
全书各章已于2013年11月至2014年4月之间,以《国情报告》的形式在内部发表,供中央领导人和省部级主要负责人参阅。
作者简介
胡鞍钢, 1953年4月生,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十八大代表,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国情研究(当代中国研究)的开拓者与领军人物,主持编写的《国情报告》对国家高层决策产生持续性重要影响,被国外学者誉为“当代中国最全面也是最具务实主义精神的经济学家”。
唐啸,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杨竺松,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鄢一龙,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助理研究员。
本书特色
对习近平总书记“2·17讲话”的学术版解读·对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权威解读·新中国制度建设和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对如何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深入解析·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重要参考书。
目录
一、毛泽东:奠基中国国家制度
二、毛泽东的重大制度创新
三、毛泽东的晚年失误:在于政,不在制
四、邓小平:重新建设党和国家基本制度
五、江泽民、胡锦涛:巩固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六、小结:“中国之路”优于“西方之路”
第2章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国改革新里程碑
一、三中全会是中国改革的里程碑(十一届——十八届)
二、对中国改革的高度评价和重要经验总结
三、《决定》指导思想与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
四、“五位一体”的制度建设与体制改革
五、小结:坚定制度自信、全面深化改革
第3章 国家治理现代化
一、国家现代化
二、国家治理现代化
三、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五、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不是西方化
六、小结:未来重大历史任务
第4章 政府与市场关系
一、政府与市场就是一对重大关系和突出矛盾
二、认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历史过程
三、更加尊重市场规律
四、加快政府转型
五、更好履行政府职能
六、小结:“两只手”总是优于“一只手”
第5章 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关系
一、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关系的历史演变
二、国有和民营:两条腿走路
三、中国混合经济未来发展
四、小结:“两条腿走路”总是优于“一条腿走路”
第6章 中央与地方关系
一、中央地方关系的历史逻辑
二、毛泽东时代的央地关系变迁
三、改革开放初期的央地关系变迁
四、分税制改革与央地体制变迁
五、进一步健全中央与地方关系
六、中央地方关系未来发展
七、小结:“两个积极性”总是优于“一个积极性”
第7章 中美治理绩效比较
一、中美治理绩效比较(2000—2012)
二、中美政治制度比较
三、小结:中国国家治理绩效优于美国及原因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