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穆凡中
页数:311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50637279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澳门众多的写作人,从语言与生活的密切关联里,坚守着文学,坚持文学书写,使文学的重要性在心灵深处保持不变,使澳门文学的亮丽风景得以形成,从而表现了澳门人的自尊和自爱,真是弥足珍贵。
从“澳门文学丛书”看,澳门文学生态状况优良,写作群体年龄层次均衡,各种文学样式齐头并进,各种风格流派不囿于一,传统性、开放性、本土性、杂糅性,将古今、中西、雅俗兼容并蓄,呈现出一种丰富多彩而又色彩各异的“鸡尾酒”式的文学景象,这在中华民族文学画卷中颇具代表性,是有特色、有生命力、可持续发展的文学。
这套作家出版社版的文学丛书,体现着一种对澳门文学的尊重、珍视和爱护,必将极大地鼓舞和推动澳门文学的发展。就小城而言,这是她回归祖国之后,文学收获的第一次较全面的总结和较集中的展示;从全国来看,这又是一个观赏的橱窗,内地写作人和读者可由此了解、认识澳门文学,澳门写作人也可以在更广远的时空里,听取物议,汲取营养,提高自信力和创造力。
作者简介
穆凡中,山东人,1936年生。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定居澳门。学的是工业民用建筑,干的是土木工程。工程师,中国戏剧家协会顾问,广东戏剧家协会会员,澳门戏剧协会顾问,澳门华文戏剧学会主席,澳门笔会监事长。为圆少年时的文学梦,学人家弄墨舞文。1988年开始向《澳门日报》投稿,至今二十多年。结集出版作品:《澳门戏剧过眼录》、《昆曲摭谈》(含《昆曲旧事》及《勾栏瓦舍》)、《东柳西梆》(上、下、续编三本)等。
本书特色
本书收入作者自一九八八年在《澳门日报》发表与戏剧有关的专栏文章,勾勒出二十四年来澳门的戏剧状况,并对内地、香港、台湾戏剧活动的有所关注。作者在《澳门日报》的专栏名为“东柳西梆”,取戏谚“南昆北弋、东柳西梆”之意,却也不无调侃——“东一鎯头、西一棒锤”,自谦文章像戏台上抓词儿那样,“见三说三,见四说四”――不讲究章法、无甚么规律可言。
目录
目录
辫子的诱惑 细节的魅力 · 001
房客谈
—— 论 《 七十三家半房客 》 · 006
浑不似旧家园
—— 也谈话剧 《 樱桃园 》 · 011
李宇梁五部曲 · 014
《 金池塘 》,观众说: “ 真实!” · 019
别开生面,精彩异常
—— 谈 《 鲁镇往事 》 · 023
千头万绪的思乡史
—— 话剧一宝 《 宝岛一村 》 · 027
“ 卖旗” 有来历
——看话剧 《 天下第一楼 》 · 034
彩结栏槛 竹构楼台
——谈妈阁庙大戏棚 · 037
“ 大三巴” 的四百年戏缘
——澳门戏剧略论 · 040
澳门戏剧的一个特点
——中西交融 · 052
看人艺的戏,看角儿 · 062
“ 龙套大师”黄宗洛 · 070
说说连德枝 · 073
谈《 唐明皇与杨贵妃 》· 076
漫说《 狸猫换太子 》· 079
我看京剧《 骆驼祥子 》· 083
再谈京剧《 骆驼祥子 》· 089
关戏前辈 · 098
《 醉酒 》琐谈 · 107
窝头 · 戏曲 · 119
一个京剧观众对昆剧的一点思考 · 122
昆剧珍品
—— 《 班昭 》 · 129
昆曲经典
—— 《 桃花扇 》 · 133
为情而死 · 因情复生
——谈 《 牡丹亭 》, 说 “青春版” · 138
创新的珍珠
——黄梅戏 《 红楼梦 》 · 146
漫谈“ 钱惠丽的贾宝玉” · 152
茅威涛的扇子 · 155
漫话越剧《 孔乙己 》· 159
四川作家 · 四川故事 · 四川作家 · 四川新戏 · 168
西门红楼看《 烂柯山 》· 172
春草堂听曲 · 176
扬州评话 · 皮五辣子 · 181
燕赵之旅开锣戏 · 186
别样雷雨
——说说评弹 《 雷雨 》 的改编 · 189
《 艺坛 》谈 · 195
《 曹禺访谈录 》序 · 200
新语旧事 世态物情
——读黄德鸿新著 《 澳门新语 》 · 204
以“ 味”喻乐
——谈 《 豉味萦牵四十年 》 · 207
重提《 旧话 》怀念癫三 · 211
漫说“ 从容” · 218
戏外谈戏
—— 在 “中国戏曲艺术传承与发展——北京论坛” 上的发言 · 227
从“ 两下锅”看京昆关系 · 235
昆丑戏两题 · 252
昆曲 · 徽剧 · 京剧 · 261
闽南语系的地方剧种
——学戏笔记 · 280
“ 先振兴武戏”析
——在 “第六届羊城国际粤剧节学术研讨会” 上的发言 · 294
已过才追问 相看是故人
——谈马明捷和他的 《 戏曲文集 》 · 302
后记:关于这本 《 相看是故人 》 · 3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