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万晓红
页数:159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56099599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一项出色的研究,绝不止于就事论事,它必然能给人以更广义的启发,引发更深刻的思考。穿过奥运传播与中国国家形象塑造这一“名中之题”,有心的阅读者,或将对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文化境遇和现实命运衍生更多有益的反思。
作者简介
万晓红 1968年生于湖北孝感,现为武汉体育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获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体育新闻传播与实务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获湖北省高级教学成果奖2项。兼任中国体育学科学学会体育新闻传播分会委员、中国传播学会体育传播分会常委、湖北高教学会新闻传播分会副会长。
本书特色
《奥运传播与国家形象建构——以柏林奥运会、东京奥运会和北京奥运会为例》系统阐述了国家形象、奥运会以及奥运传播等核心概念,辩证分析了奥运会、奥运精神、奥运传播与国家形象的关系,确立了政治、经济、文化三个研究维度,对柏林奥运、东京奥运、北京奥运三个样本进行了具体分析,归纳了奥运传播在国家形象建构中的角色与地位,剖析了影响奥运传播角度与立场的因素,为后来的奥运传播乃至全球性媒介事件与国家形象建构的传播策略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借鉴。
目录
第一节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理论背景
一、理论范式
二、相关研究背景
第三节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案
第二章奥运传播与国家形象建构
第一节国家形象概论
一、国家形象的概念
二、国家形象的要素
三、国家形象的主要特征
四、国家形象和软实力
五、全球化进程中国家形象建构面临的考验
第二节奥运与奥运传播
一、奥运发展简史
二、奥运传播
第三节奥运传播与国家形象建构的关系
一、奥运对国家形象的塑造作用
二、奥运精神与国家形象的辩证关系
三、奥运传播对国家社会形象的优化作用
第三章奥运传播与国家政治形象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奥运传播与德国欧洲霸主形象建构
一、纳粹德国举办奥运会的动机
二、戈培尔及其宣传思想
三、柏林奥运传播变相成为种族主义的宣传工具
四、严酷新闻管制打造纳粹传播“阴谋场”
奥运传播与国家形象建构——以柏林奥运会、东京奥运会和北京奥运会为样本目录五、思想控制下的柏林奥运传播实效分析
第三节奥运传播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强国形象建构
一、励精图治塑造国家软实力
二、竞技实力展现政府组织能力
三、电视直播展示全新日本政治形象
四、国家传播强力推进城市化进程
第四节奥运传播与中国和平崛起大国形象建构
一、奥运前期西方媒体中的中国政治形象
二、北京奥运传播对我国政治形象的提升
三、北京奥运传播提升我国政治形象的议程设置实效
四、外国媒体北京奥运报道修正极端中国形象
第四章奥运传播与国家经济形象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柏林奥运传播:德国制造走向世界
第三节东京奥运传播:日本经济强势崛起
一、东京奥运会前日本的经济状态
二、东京奥运会投资的总体效果
三、奥运传播打造日本“奥林匹克景气”
四、品牌塑造成为奥运传播经典案例
五、东京奥运传播对日本经济的持久影响第四节北京奥运传播:“绿色”、“科技”理念建构中国经济良性发展形象
一、北京奥运形成中国“奥运经济”效应
二、“绿色奥运”、“科技奥运”推动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变
三、中国媒体:科技解读嵌入奥运报道,提升中国经济形象
四、外国媒体:体验式报道客观反映中国经济状况
第五章奥运传播与国家文化形象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文化霸权对德意志民族文化的扭曲与消解
第三节大和文化的全面渗透与展示
一、东京奥运催生励志偶像
二、奥运助推大和文化的认可与传播
三、东京奥运纪录片重燃日本希望
四、日本国民素质在奥运传播中的展现与提升
第四节中西文化交融中的古国新貌
一、“人文奥运”展现中华文化“和”之精髓
二、开闭幕式——跨文化传播的经典范式
三、国内奥运报道多元文化议程设置
四、国外媒体对中华文明的认同与传播
五、北京奥运文化传播的深层次认知
第六章奥运传播建构国家形象的规律总结
第一节奥运传播在国家形象建构中的基本价值
一、奥运传播是宣传国家形象的重要渠道
二、奥运传播是塑造国家形象的有力方式
三、奥运传播是引导受众认知的最佳途径
四、奥运传播是维护国际传播的透明窗口
第二节影响奥运传播角度与立场的因素
一、民族归属的认同
二、利益集团的压力
三、社会规范的倾向
四、体育文化的影响
第三节奥运传播对国家形象的塑造与建构
一、政治传播是奥运传播建构国家形象的表象目标
二、经济传播是奥运传播彰显国家实力的直接证明
三、文化传播是奥运传播塑造国家形象的最佳途径
第七章后奥运时代北京奥运会遗产开发与形象维护的思考
第一节北京奥运会遗产保护与开发
一、保护与开发北京奥运会的政治遗产
二、保护和开发北京奥运会的经济遗产
三、保护与开发北京奥运会的文化遗产
四、让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走向国际
第二节后奥运时代中国国家形象的维护与提升
一、坚持可持续发展,增强塑造国家形象的现实基础
二、传播民族文化,在国际交流中增强国家影响力
三、扩大传媒话语权,在国际社会营造正面舆论导向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