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开启学生终身学习之门

封面

作者:郭连存

页数:178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

ISBN:978730315355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郭连存所著的《开启学生终身学习之门——从薄弱校到示范校的韶光荜路》内容简介:一个好校长应该具备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进取精神。从书中我们不难看出郭校长在教育理论上的学习是很用功的,而且这样的学习紧密结合了学校教育本身的实践,是在工作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思考、边学习。他说:“学习应成为校长的内在需要。我始终坚持学习,写读书笔记,各种书籍我都有兴趣,特别是学习教育专刊——即使是乡里民俗的教育思想观念,我也要收集起来对其扬弃,以博采众长。”他要求教师:“要每天看书,终身以书籍为友。他认为这是一天也不可断流的潺潺小溪,它会充实着思想江河。”他正确的办学思想正是来源于这些丰富的知识、深刻的思考。从他的这本《开启学生终身学习之门——从薄弱校到示范校的韶光荜路》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涉猎的广泛、知识的丰富,可以说这本书是教育知识的小百科全书。读这本书可以给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很多有益的启迪。

作者简介

郭连存 北京师范大学密云实验中学校长,中学数学高级教师。历任密云县平头中学校长、密云县教育委员会中教科副科长、密云县不老屯中学校长、密云县西田各庄中学校长、北京师范大学密云实验中学校长。近年来主持的课题主要有:《构建主体探究创新发展新型教学模式的研究》《关于构建高中生自主学习特质校园文化体系研究》《建立与完善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制度的研究》等,在《中小学管理》《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密云教育》等期刊杂志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本书特色

郭连存所著的《开启学生终身学习之门——从薄弱校到示范校的韶光荜路》介绍的开启学生终身学习的教育思想是在1995年前后初步形成的。在北京师范大学密云实验中学摸着石头过河性地实践了近十年。但学校核心文化体系形成还是由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对外合作办学部专家委员会的高玉琛、宋宝璋两位专家系心指导精心提炼的结果。

目录

一腔真爱一份执著(代序)上下求索——思想篇浅谈我的办学思想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努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循循善诱——报告篇贯彻实施终身教育思想,构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教育模式——德育走进校园活动发言坚持“自我教育办学特色”之路——2008年在全体教职工会上的报告以“自我教育”引领可持续发展——在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ESD)项目答辩会上的报告新课改下的研究型学习活动——在北京市高中研究性学习质疑指导活动中的发言城乡牵手办教育,薪火相传育英才——在北京老教育工作者协会密云支教工作总结大会上的汇报创建学习型学校自评报告加强教育,规范管理,创建平安校园——北京师范大学密云实验中学创建“平安校园”汇报把握正确方向共谋长远发展——2006—2007学年度校长述职报告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思想领导——2010—2011学年度校长述职报告力争跻身北师大附属学校“中华名校群”——北师大密云实验中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工作总结报告开蒙荠正——讲话篇昂首阔步迈向北京市优质普通高中校 ——在北京师范大学密云实验中学揭牌仪式上的讲话“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主学习”是通向高等学府、适应未来学习化社会的必由之路——在2003—2004学年度第一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发扬优良传统,谱写新的篇章——在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坚信你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第一届(2005届)高三毕业典礼上的讲话学会感恩,感念学校,感激老师,感恩父母 ——在2007届高三毕业典礼上的讲话到高等学府去深造是我们走向学习型社会的需要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法”作舟 共同打造“自我教育 自我管理品牌”并肩攻克掌握学习方法难关认清形势,打好高考胜仗,向建校十周年献厚礼 自觉接受艺术教育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在学校第六届艺术节开幕式上的讲话努力成为有创造能力的人——在学校第六届艺术节闭幕式上的讲话齐心协力,创造出喜人的体育运动成绩——在学校第三届春季运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把军训成果当作一笔宝贵财富去传承、发扬 ——在2010年暑期高一新生军训结业式上的讲话投身文学活动,发展创造思维 ——在学校首届读书节启动仪式上的讲话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在2007级高一年级学生自我教育委员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成人责任追求——在学校成人仪式上的讲话你们的探索、追求卓有成效——在欢庆第二十一个教师节大会上的贺辞祝贺我校教师教学基本功培训取得丰硕成果 ——在教师教学基本功培训总结暨表彰大会上的讲话后 记 参考文献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开启学生终身学习之门》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450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