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刘鸣//谢鹏
页数:48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11719240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十篇分别收录了,第一篇脑血管疾病;第二篇发作性疾病;第三篇运动障碍性疾病;第四篇周围神经疾病与神经肌肉接头疾病;第五篇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第六篇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第七篇遗传与变性疾病;第八篇脊髓疾病;第九篇多学科相关性神经疾病;第十篇神经疾病治疗方法的应用与探索。刘鸣、谢鹏主编的《神经内科学(第2版)》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环境的复杂化,以及神经病学多学科交叉日益显著的特点,本书内容除包括神经内科传统病种外,还加入了本学科与其他系统疾病相关的内容,例如与内科和精神科有关的内容,以培养学生开阔的临床思维和多学科合作的能力。
作者简介
刘鸣,医学博士、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教授(二级)、博士生导师、神经内科副主任兼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脑血管病中心主任。在英国爱丁堡、牛津及伦敦等大学研修2年。任世界卒中组织(WSO)理事,世界卫生组织(WHO)脑血管病工作组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常委及脑血管病学组组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循证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医学会神经病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及脑血管病学组组长,四川省医学会循证医学专委会主任委员。
临床及研究方向为脑血管病诊断与治疗。在脑血管病规范化与个体化诊治循证研究领域特色突出。率先引进循证医学,是中国循证医学/Cochrane中心创建人之一。率先系统开展中国卒中特色疗法的循证研究并建立卒中登记库研究中国卒中患者特点,探索和推广了脑血管病循证指南制定方法。执笔《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2010版》。参加世界卫生组织脑血管病报告撰写及国际疾病分类(ICD—11)修订。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支撑计划课题、教育部、卫计委及省级课题20多项。发表论文210余篇,SCI收录70余篇,包括JAMA
Lancet
Neurology,Stroke等知名期刊;主编研究生规划教材《神经内科学》,副主编本科生规划教材《循证医学》。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I临床循证治疗手册:神经内科疾病》及《系统评价、Meta-分析:设计与实施方法》,参编神经病学和循证医学本科生规划教材5部。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等多个奖项;任4种SCI杂志及国内多个核心期刊副主编或编委。获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谢鹏,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重庆医科大学副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第二届全国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会长,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重点学科(神经病学)学科带头人。
谢鹏教授长期致力于临床神经病学,脑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性疾病,神经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研究,以及脑的高级认知功能和临床神经心理学研究。近年来,他先后主持了国家”863”项目和国家”973”项目“抑郁症的蛋白质组学和多肽组学研究”。谢鹏教授带领的团队在国际上首先发现了抑郁症患者的血液和尿液生物诊断标志物的改变,该研究被美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评为本年度最具影响力的研究;其中尿液分子诊断试剂盒已经进入国家Ⅱ类新药研究阶段,有望扭转目前临床抑郁症诊断无客观指标的现状。另外,该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提出抑郁症的肠道微生物紊乱学说,被美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ASB-MB
Today予以特别报道与高度评价,指出该学说为抑郁症研究开创了全新的局面。近5年来在国内外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160余篇,其中SCI论文60余篇,主编和参编专著10余本。已获得发明专利4项。
本书特色
本书共分十篇分别收录了,第一篇脑血管疾病;第二篇发作性疾病;第三篇运动障碍性疾病;第四篇周围神经疾病与神经肌肉接头疾病;第五篇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第六篇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第七篇遗传与变性疾病;第八篇脊髓疾病;第九篇多学科相关性神经疾病;第十篇神经疾病治疗方法的应用与探索。刘鸣、谢鹏主编的《神经内科学(第2版)
》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环境的复杂化,以及神经病学多学科交叉日益显著的特点,本书内容除包括神经内科传统病种外,还加入了本学科与其他系统疾病相关的内容,例如与内科和精神科有关的内容,以培养学生开阔的临床思维和多学科合作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