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杜宏春辑注 著
页数:3232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25
ISBN:978710117000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陶模集辑笺(全五册)–中国近代人物文集丛书/杜宏春辑注
内容简介
陶模(1835—1902),浙江秀水(今嘉兴)人。清同治七年(1868)进士。历任甘肃文县、皋兰县知县,秦州知州,署甘肃按察使,直隶按察使,陕西布政使,护理陕西巡抚,新疆巡抚,署陕甘总督,两广总督。卒后,赠太子少保,谥勤肃。自知县至总督,三十余年间,整机卓著,尤以治理西北边疆为最。著作有《陶勤肃公奏议》十二卷,《养树山房遗稿》二卷。《陶模集》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朱批奏折》、《军机处录副奏折》、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军机及宫中档》、台北中研院档案馆藏《外交档案》中相关文献为底本,以《陶勤肃公奏议遗稿》及《上谕档》、《清实录》中相关资料为参照,采用对校、理校、补证及考辨之法进行整理,对相关人物、事件等加以注释,对舛漏误衍予以勘正。收录陶模在陕西布政使、护理陕西巡抚、新疆巡抚、署陕甘总督、两广总督任上的奏议、函牍等2000余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方方面面,既是陶模的为政记录,也反映了清朝对新疆、陕甘、两广地区的治理情况,是清史研究、边疆史研究的可用资料。《陶模集》的特色,一是史料更为丰富。常见的陶模折件约200种,本书则大幅增加。二是内容更为精当。整理者将不同来源的档案进行辨析与核对,解决了奏稿个别内容与成形的奏折不同,奏稿中的具奏时间有阙载或讹误,部分奏稿经后人整理,存在无意间遗漏或有意删改情况等问题。
作者简介
杜宏春,1965年9月生,安徽省滁州市明光人,文学博士,二级教授,现任聊城大学运河研究院研究员,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国古典文献学等学科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6项(含重点2项)、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省部级社科基金14项,获批国家出版基金及国家古籍出版专项基金4项,出版学术专著16部,获省部级及行业奖励奖励多项。
本书特色
历史文献的珍贵汇编:汇集了陶模在陕西、甘肃、新疆及两广地区的重要奏议与函牍,全面展现了清朝边疆治理的复杂面貌,是研究晚清政治与边疆史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
详实的史料整理与考辨:以多档案馆藏文献为底本,结合多种史料进行校勘与注释,确保了文献的准确性与权威性,为学者提供了可靠的原始资料。
边疆治理的生动记录:书中详细记录了陶模在稳定边疆、发展经济、改革旧制等方面的举措,生动反映了清朝在新疆、陕甘等地的治理策略与实践,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
目录
前言
凡例
上篇:奏议
光绪十四年(1888)
光绪十六年(1890)
光绪十七年(1891)
光绪十八年(1892)
光绪十九年(1893)
光绪二十年(1894)
光绪二十一年(1895)
光绪二十二年(1896)
光绪二十三年(1897)
光绪二十四年(1898)
光绪二十五年(1899)
光绪二十六年(1900)
光绪二十七年(1901)
光绪二十八年(1902)
下篇:外校函牍、杂文
附录
德寿等奏报前督臣身故代递遗折并请恤折
赐恤谕旨
御制祭文
御制碑文
已故疆臣公德在民奏请建祠折
新疆巡抚潘效苏奏请建祠折
秦州绅士议捐建专祠吁恳具奏公呈赐进士出身诰授光禄大夫赠太子少保头品顶戴兵部尚书
都察院右都御史两广总督陶勤肃公墓志铭皇清诰授光禄大夫赠太子少保予谥勤肃两广总督陶公神道碑
清史馆列传
参考文献
前言
前言
本书是将陶模任陕西布政使护理陕西巡抚、甘肃新疆巡抚、陕甘总督、两广总督期间的奏议、函牍等文献汇辑成集,并进行整理而成。
陶模(1835—1902),字方之,一字子方,浙江秀水(今嘉兴市)人。同治七年(1868),中式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十年(1871),授甘肃文县知县。十二年(1873),补皋兰县知县。光绪元年(1875),补秦州直隶州知州。五年(1879),署甘州府知府,调迪化州知州。六年(1880),加盐运使衔。七年(1881),擢宁夏府知府。八年(1882),任甘肃乡试内监试。九年(1883),署兰州府知府,迁兰州道。十年(1884),署甘肃按察使,旋调补直隶按察使。十四年(1888),升补陕西布政使,护理陕西巡抚。十七年(1891),升授甘肃新疆巡抚。二十一年(1895),署陕甘总督。二十二年(1896),实授陕甘总督。二十六年(1900),调补两广总督。二十八年(1902),卒于广州行馆。谥勤肃,赠太子少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