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孙健,郭海龙著
页数:312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51550963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管理哲学读本》探讨了管理哲学的学科定位、管理与哲学结合的缘由、管理哲学的价值;在梳理中西管理哲学思想的基础上,比较中西管理哲学,指出了各自的特点;从哲学视角审视管理及其各种职能;探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及其相互关系、人本管理问题、管理文化与管理伦理、管理境界与管理艺术。
作者简介
孙健,1969年10月出生,甘肃通渭人。现为西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甘肃省领军人才(第二层次)、甘肃省行政管理学会常务理事。
相关资料
由孙健和郭海龙两位博士合著的《管理哲学读本》已由金城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具有如下几个显著特点:
第一,《管理哲学读本》是有关管理哲学的大众化读本。它解决了为了谁读、为谁而写的问题,即为了普通大众读,为普通大众而写。
管理哲学的大众化其实是一个老问题,并不是一个首次提出的新问题。只是由于近些年来人们在管理哲学的大众化方面做得不尽如人意,才有必要强调这一提法。管理哲学需要与人民大众相结合,需要走大众化道路。为此,需要反对管理哲学的唯精英化。管理哲学的精英化是必要的,但不能走向唯精英化,所谓唯精英化即认为只有社会精英才能创制、理解和运用管理哲学,人民大众无意也无力认识和实践管理哲学。
《管理哲学读本》一书属于《哲学大众化书列》,是应用哲学常识读本,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论著或教材。同时,该书的读者群主要定位为以具有初中文化以上的干部、工农群众、军人、企业家和青年学生为主,因此,全书的书写语言平实自然,做到了“三贴近”,即贴近大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行文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尽力将深奥的管理哲学道理通过诗词、故事、歌曲等形式,用大众话语表达出来,努力做到了“接地气”。
第二,《管理哲学读本》通俗但不平庸,虽深入浅出,但不缺乏学术性。该书系统探讨了许多管理哲学问题,发人深思,耐人寻味。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有句名言:“熟知非真知”。对于许多人来说,管理哲学是熟知的东西
。之所以说是熟知,是因为管理哲学无处不在,任何人类的管理活动都渗透着哲学理念。然而,对于许多人来说,管理哲学也是陌生的东西。之所以说陌生,是因为如果让人们从理论上深刻阐述管理哲学的来龙去脉及其内在精髓,也即说出一些道道,又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管理哲学读本》一书关涉许多老百姓熟知非真知的内容。它探讨了管理哲学的学科定位、管理与哲学联姻的原因、管理哲学的价值;在梳理中西管理哲学思想的基础上,比较了中西管理哲学,并指出了各自的特点;从哲学视角审视了管理及其各种职能,探讨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及其相互关系;并试图揭示人本管理、管理文化、管理伦理、管理境界与管理艺术的真谛。
第三,《管理哲学读本》紧扣时代主题,具有时代性和实践性。
该书作者强调:要发展管理哲学,不能做光懂搜集、不懂酿造的蚂蚁和不懂搜集、只知吐丝织网的蜘蛛,而应该做既懂搜集又懂酿造的蜜蜂。管理哲学的发展和创新不是为求新而求新的形式主义,而应能既满足当今世界管理实践的需要,又能引领当今世界的管理实践潮流的创造性活动。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而要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世界发展,一时一刻离不开管理。在当今世界,管理实践的发展一日千里,出于解释和引领管理实践的需要,管理哲学理论也层出不穷,近几十年来出版的冠名以管理哲学的书籍也已汗牛充栋。管理的实践性使管理哲学具有时代性和发展性。因此,管理哲学需要与时俱进,或者说需要以时代眼光来审视管理哲学。而哲学走向生活,走向大众,管理贴近大众,贴近生活,是现时代的一大特点和要求。《管理哲学读本》一书在这方面体现得尤为明显。该书中涉及的案例、故事、歌词等内容,基本上是最新的贴近现时代的素材和例证,它们从不同角度折射了现时代的特质。
第四,《管理哲学读本》在管理哲学体系上具有较大创新。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管理哲学研究在我国逐步兴起。在这股学术研究思潮影响下,国内的学者们陆续出版了一系列管理哲学著作。物换星移,当今的管理实践跟以往相比已经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这种情势下,原有的管理哲学著作和相关研究就越来越显得具有时代局限性。这种局限性最主要的表现是:管理与哲学的结合显得不自然,管理哲学学科本身还不够成熟。原有的管理哲学研究和相关著述往往存在以下缺陷:要么尚未摆脱管理学的框架,往往通过管理学框架来阐述管理哲学;要么生搬硬套哲学概念,往往通过哲学概念来简单剪裁管理素材。
为尽力避免上述局限性,该书作者认为管理哲学的学科定位一定要准确,要深究管理哲学这门学科的存在价值,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厘清其与其他学科(特别是管理学、哲学)界线。因此,从体系上来看,《管理哲学读本》相比原有的管理哲学著作具有较大的创新性。它既摆脱了传统管理学教材的体系,也没有生搬硬套哲学概念。同时,该书对中国管理哲学的概念、体系和西方管理哲学的概念、体系都有借鉴,并尽力将二者有机融合。
第五,《管理哲学读本》提出了一系列比较新颖的观点。
除体系框架的革新外,《管理哲学读本》一书还提出了一些比较新颖的管理哲学观点。例如,在管理哲学的学科定位方面,该书除继承了一般认为的“管理哲学属于管理理论的最高形态或哲学形态”、“管理哲学是介于管理学与哲学之间的交叉学科”、“管理哲学是应用哲学(部门哲学)”这三个常规观点外,还提出了“管理哲学是整合管理理论诸领域的学科”、“管理哲学是具有‘无定论性’的管理学问”、“管理哲学是个性化的学问”、“管理哲学是管理中的意识形态”这四个他人较少提及的比较新颖的观点。另外,该书认为,传统的管理学喜欢探讨企业管理,但企业管理所探讨的管理,还不是哲学意义上的管理,顶多是科学意义上的管理,确切地说是经济学意义上的管理。管理哲学所探讨的管理,首先应该是、也必须是哲学意义上的管理。从哲学上来说,管理就是使万事万物合乎理性(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具有普遍性和整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管理是唯一与人相伴终生的实践活动,管理是人的存在方式。还有,该书剖析了管理之所以能成为一门艺术的原因:作为管理对象的人是不确定性的动物;管理具有矛盾性;难度系数高,难能可贵;反映人的理性的有限性;管理艺术主要体现在领导艺术上;管理离不开权变;管理创新必然走向管理艺术。上述观点在以往的管理哲学著作中是很少见到的。
总之,《管理哲学读本》一书值得一读,它是一本较好的贴近百姓、贴近生活、贴近实践的管理哲学通俗读物。
本书特色
《管理哲学读本》一书属于《哲学大众化书列》,是应用哲学常识读本,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论著或教材。同时,该书的读者群主要定位为以具有初中文化以上的干部、工农群众、军人、企业家和青年学生为主,因此,全书的书写语言平实自然,做到了“三贴近”,即贴近大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行文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尽力将深奥的管理哲学道理通过诗词、故事、歌曲等形式,用大众话语表达出来,努力做到了“接地气”.
目录
第一节 管理与哲学相互选择
一、管理与哲学的结合
二、管理哲学的学科定位
三、管理哲学与管理学、哲学的关系
第二节 管理与哲学结合的缘由
一、鱼水之情
二、以人为本
三、与时俱进
第三节 管理哲学的功用
一、锻炼思维
二、提升境界
三、助人为乐
四、复兴文化
第二章 管理哲学源远流长
第一节 中国管理哲学精要
一、和而不同
二、辨证施治
三、修己安人
第二节 西方管理哲学简介
一、科学管理时期的管理哲学
二、行为科学时期的管理哲学
三、管理理论发展时期的管理哲学
第三节 中西管理哲学比较
一、中国管理哲学的基本特征
二、西方管理哲学的特点
三、中西管理哲学的目的和意义之比较
第三章 哲学之光普照管理
第一节 管理中的哲学意蕴
一、管理是哲学家族的成员
二、“管理”的词源学考察
三、传统管理学的管理定义
四、管理的哲学定义
第二节 计划能否赶得上变化
一、计划的必要性
二、计划与变化
第三节 团结就是力量
一、众人拾柴火焰高,万丈高楼众人建
二、家有梧桐树,引来金凤凰
三、一个萝卜一个坑
第四节 创造并实现梦想
一、什么是领导?
二、领导与管理的差异
三、领导应具备的素质
四、高效领导者的表现
第四章 管人抑或被人管
第一节 谁是管理者?
一、劳心者治人吗?
二、一个好汉三个帮
三、一加一再加一,一定等于三吗?
第二节 何谓被管理者
一、被管理者都是人吗?
二、做个被管理者也不容易
三、草木无情人有情
第三节 对抗还是合作
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二、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三、上下同欲者胜
第五章 管理中的“以人为本”
第一节 管事还是管人,这是个大问题
第二节 “3p”管理
一、何谓“3p”管理?
二、人本管理离不开人性假设
三、人本管理离不开需要的满足
四、人本管理要与时俱进
第三节 我的地盘,我做主
一、从人本管理到自我管理
二、自我管理的含义和特征
三、自我管理集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于一身
第六章 入乡随俗还是水土不服
第一节 文化搭台,管理唱戏
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二、文化也是生产力
第二节 外来的和尚未必会念经
一、管理能套公式吗?
二、道不同,也要与之谋
第三节 手心手背是一家
一、里里外外一把手
二、铁肩扛道义
第七章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第一节 管理也有三六九等吗?
一、管理烙上中国印
二、由乱到治
三、以史为鉴
第二节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一、管理为什么会成为艺术
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三、管理之美,无处不在
四、从心所欲,不逾矩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