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重返江南:中国电影中的江南影像

封面

作者:赵建飞著

页数:211

出版社: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50437171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在百花齐放的中国电影中,存在着一脉独具特色的江南题材电影——江南影像。它根植于江南文化,将水乡特有的风土、人情、历史和现状细腻地展现在我们眼前,呈现出统一的诗情审美风格。本书将从民国时期、十七年与文革、新时期之后三个历史阶段入手,通过对不同时期电影文本的分析、叙事空间的剖析、不同影片的比较、类似影片的特征概括,探寻江南影像的主要特性以及与社会、历史的复杂关联。

作者简介

赵建飞, 女,出生于1978年,浙江余姚人。本科和研究生均就读于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毕业后到浙江传媒学院任教。2005年到上海戏剧学院读在职博士,2011年毕业。2013年到利兹大学做访问学者。本人本科学习中文,硕士攻读美学与艺术理论,而后进入电影研究。目前的研究兴趣为电影文化与地方认同。

本书特色

在百花齐放的中国电影中,存在着一脉独具特色的江南题材电影——江南影像。它根植于江南文化,将水乡特有的风土、人情、历史和现状细腻地展现在我们眼前,呈现出统一的诗情审美风格。本书将从民国时期、十七年与文革、新时期之后三个历史阶段入手,通过对不同时期电影文本的分析、叙事空间的剖析、不同影片的比较、类似影片的特征概括,探寻江南影像的主要特性以及与社会、历史的复杂关联。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江南,不变的田园幻象(1930~1949)
 第一节 最初的田园幻象:《野玫瑰》《小玩意》
 第二节 自然江南的诗性审美:《春蚕》《船家女》
 第三节 温柔敦厚的江南伦理:《慈母曲》《小城之春》
第二章 十七年和“文革”电影中的政治江南(1949~1979)
 第一节 政治空间的逐步替代:《太平春》《枯木逢春》
 第二节 诗性审美的潜流:《林家铺子》《早春二月》《祝福》
 第三节 诗性审美风格与政治空间的缝合:《柳堡的故事》
 《舞台姐妹》
第三章 最忆旧江南(1979~2010)
 第一节 市井江南的尴尬处境:《清水湾,淡水湾》
 《小小得月楼》
 第二节 怀旧江南与后现代认知图绘:《风月》《画魂》等
 第三节 难以重返的江南:新旧版《春蚕》比较
第四章 江南影像的形式风格
 第一节 南北影像的风格差异
 第二节 江南影像的视觉符号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重返江南:中国电影中的江南影像》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448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