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中国古桥结构考察

封面

作者:孔庆普著

页数:459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50604951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茅以升先生之所以认为写作中国古桥技术专著,非孔庆普先生莫属,是因为孔庆普先生在这个领域具有独特而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在北京地区。

·孔庆普先生对古桥的考察区域从北京扩展到华北和江南,先后参加了河北赵县安济桥、陕西西安灞桥、江苏苏州宝带桥的大修工程。他特别重点研究了苏州和绍兴的古桥,以及直接联系河道以及沿河的古建筑,且积累了相当数量的第一手古桥技术资料。

·孔庆普先生对中国古桥的研究、认知是多维度的,不仅有区域性的实感和分析,而且善于历史沿革分析。

作者简介

孔庆普,1928年生于河北省高邑县,1945考入北京大学工学院土木系。1952年初,公派到清华大学结构系插班三年级学习,1953年毕业。1950年分配到北京市建设局工作,69岁退休。历任工程队队长、工区主任、市政工程处总工程师、市政工程局副总工程师、市政处顾问。从1950年7月,正式担当起桥梁、城墙和城上建筑物等古代建筑的管理与维修工作。曾负责北京的城墙、城楼、牌楼、门楼等古代建筑的管理和维护修缮工作。

相关资料

茅以升:“你(孔庆普)拆除考察了那么多古桥,你有资格写古桥技术书,你就写吧,非你莫属!”

朱嘉明:“在中国,这样的书太少了。”

本书特色

16开精装,东方出版社出版
孔庆普先生是中国古代桥梁研究专家,曾先后参加了河北赵县安济桥、陕西西安灞桥、江苏苏州宝带桥的大修工程
本书是一部纪实性科技资料书,全书以朴实的语言记述,不用形容词,不引用文人赞美桥梁的华丽词语、诗词、歌赋,不引用典故
这是一本有着生命力的著作,记载下了已经和将要消失的中国古桥及其历史、文化和技术

茅以升先生之所以认为写作中国古桥技术专著,非孔庆普先生莫属,是因为孔庆普先生在这个领域具有独特而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在北京地区。
孔庆普先生对古桥的考察区域从北京扩展到华北和江南,先后参加了河北赵县安济桥、陕西西安灞桥、江苏苏州宝带桥的大修工程。他特别重点研究了苏州和绍兴的古桥,以及直接联系河道以及沿河的古建筑,且积累了相当数量的最一手古桥技术资料。
孔庆普先生对中国古桥的研究、认知是多维度的,不仅有区域性的实感和分析,而且善于历史沿革分析。
本书是一部纪实性科技资料书,从北京的古代桥梁、古桥结构技术研究、北方四省古桥、江南古桥、古代桥梁结构考察等方面记录了中国古桥结构技术资料。其资料来源主要是在从事北京桥梁建设、桥梁养护及其技术研究实践中所积累的材料,以及对各省主要古代桥梁的考察,并参加著名古桥的大修工程等取得的最一手材料。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中国古代桥梁概况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古代桥梁结构技术的发展

第三节 中国古代桥梁的类型及基本构造

第二章 北京古代桥梁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桥梁调查

第三节 桥梁养护的苏联经验

第四节 古桥技术状况与养护

第五节 古代桥梁的地下埋藏

第六节 宫苑和公园内古桥

第三章 古桥结构技术研究

第一节 石拱桥拱碹承载力技术检定

第二节 石板梁桥技术检定

第三节 石台木梁石面桥技术检定

第四节 石拱桥上部结构伸缩研究

第五节 石板梁桥桥面伸缩研究

第六节 桥台和桥墩的稳定性验算

第七节 桥基与海墁构造考察

第八节 跨径与拱厚、跨径与墩厚的关系

第四章 北方四省古桥

第一节 古桥调查及资料收集

第二节 北方四省古桥技术状况

第三节 全国公路养护会议

第五章 江南古桥

第一节 古代桥梁资料收集

第二节 江南古代石拱桥

第三节 关于桥上建筑物

第六章 古代桥梁结构考察

第一节 著名古桥结构考察

第二节北京古桥结构考察

第三节 北京古桥遗迹和古代排水沟渠考察

第四节 薄拱薄墩石拱桥结构考察

第五节 石梁桥结构考察

第六节 古代木桥结构考察

附表

a-1 北京古代桥梁总表 (1949

a-2 北京石板梁桥墩跨比表

a-3 其他省市古代石拱桥表

跋 这是使命,也是宿命

图片索引

节选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中国古桥结构考察》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446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