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方剂与中成药(第4版)

封面

作者:张虹 著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5

ISBN:978711737347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方剂与中成药(第4版)

内容简介

本次修订的重点:一是内容上要传承创新,同时根据新出台的国家政策法规、《中国药典》等对教材进行更新,并解决职业教育聚焦的新问题,以保证教材内容的先进性;二是继续坚持“三基”“五性”“三特定”的原则,进一步优化主体框架设计,做到固基础,打破升学“天花板”,强实践,传承技术技能,培养大国工匠;三是丰富栏目模块,切实做到课证融合;四是体现理实一体,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五是优化版式设计,兼容不同学时需求,可以尝试活页式教材编写;同时将思想政治教育润物细无声地融入教材,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及大国工匠精神。在提高可读性方面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根据各门课程的特点,采用案例导入、问题引领等编写方式,使教材更加生动且更贴合岗位实际,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多配图表,形象直观,便于教师讲授与学生理解;三是采用纸质教材为载体的融合教材形式,运用二维码技术将教学需要的补充内容做成数字资源,形成线上线下的多维学习模式。

作者简介

张虹,女,副教授,方剂学硕士研究生,教龄10年,主讲《中医护理学》、《中医外治护理技术》、《方剂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等课程,教学效果优异,连续多次获得教学质量优秀奖。

本书特色

1.本教材编写的主导思想,突出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特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目的出发,与职业岗位相衔接,注重教材整体优化,凸显课程个性,理论联系实际,并与执业资格考试紧密相接,做到课证融合。
2.按照最新版执业中药师考试大纲和实际临床应用情况编写。
3.有PPT、习题等数字资源,以二维码的形式展示。

目录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方剂与中成药的概念及任务/1
一、方剂与中成药的概念/1
二、方剂与中成药课程任务/2
三、学习方法及要求/2
第二节方剂与中成药的起源与发展/3
一、先秦至两汉时期/3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4
三、隋唐时期/4
四、宋金元时期/4
五、明清时期/5
六、近现代时期/5
第二章方剂的基础知识/7
第一节方剂与治法/7
一、方剂与治法的关系/7
二、常用治法/8
第二节方剂的组成与变化/9
一、配伍目的/9
二、组成原则/10
三、组成变化/11
第三章中成药的基础知识/14
第一节中成药处方来源及命名/14
一、中成药的处方来源/14
二、中成药的命名/15
第二节中成药的分类/16
第三节中成药常用剂型/17
一、丸剂/17
二、散剂/18
三、膏剂/19
四、丹剂/19
五、酒剂/20
六、酊剂/20
七、栓剂/20
八、片剂/20
九、颗粒剂/21
十、口服液/21
十一、胶囊剂/21
十二、胶剂/22
十三、气雾剂(含喷雾剂)/22
十四、糖浆剂/22
十五、注射剂/22
第四节影响中成药功效的因素/23
一、中药材质量对中成药功效的影响/23
二、炮制对中成药功效的影响/24
三、剂型对中成药功效的影响/25
四、剂量对中成药功效的影响/26
第五节中成药的贮存保管与外观质量检验/26
一、中成药的贮存保管/27
二、中成药外观质量检验/28
第六节中成药的用法、用量/30
一、中成药的用法/30
二、中成药的用量/32
第七节中成药的发展方向/33
一、提高中成药质量/33
二、优化中成药剂型/33
三、开发中成药新药/33
第四章解表剂/35
第一节辛温解表剂/36
桂枝汤/36九味羌活汤/37
小青龙汤/37感冒清热颗粒/38
表实感冒颗粒/39
第二节辛凉解表剂39
桑菊饮/39银翘散/40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附方:小儿咳喘灵颗粒)/41
双黄连口服液/42连花清瘟胶囊/43
抗病毒口服液/44板蓝根颗粒/44
羚羊感冒片/45
第三节扶正解表剂45
败毒散/45参苏丸/46
第五章泻下剂49
第一节寒下剂50
大承气汤(附方: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50
当归龙荟丸/51凉膈散/51
第二节温下剂52
温脾汤/52
第三节润下剂53
麻子仁丸(附方:麻仁润肠丸)/53
济川煎/54通便灵胶囊/55
苁蓉通便口服液/55
第四节逐水剂56
十枣汤/56
第五节攻补兼施剂57
增液承气汤/57
第六章和解剂59
第一节和解少阳剂60
小柴胡汤/60
第二节调和肝脾剂61
四逆散/61逍遥散(附方:加味逍遥丸)/61
痛泻要方/63香附丸/63
第三节表里双解剂64
大柴胡汤/64防风通圣散/65
第七章清热剂/67
第一节清气分热剂/68
白虎汤/68
第二节清营凉血剂69
清营汤/69犀角地黄汤/69
第三节清热解毒剂70
黄连解毒汤/70普济消毒饮/71
牛黄解毒片/71清热解毒口服液/72
六神丸/73一清颗粒/73
牛黄至宝丸/74梅花点舌丸/74
银黄口服液/75新雪颗粒/76
芩连片/76抗癌平丸/77
西黄丸/77
第四节清脏腑热剂78
导赤散/78龙胆泻肝汤/79
清胃散/79左金丸/80
黄连上清丸/80
第五节清热祛暑剂81
六一散/82十滴水/82
清暑益气汤/83六合定中丸/83
甘露消毒丸/84
第六节清虚热剂84
青蒿鳖甲汤/85
第八章温里剂/87
第一节温中祛寒剂/88
理中丸(附方:附子理中丸、桂附理中丸)/88
小建中汤/89香砂养胃丸/90
温胃舒胶囊/90
第二节回阳救逆剂/91
四逆汤/91参附汤/92
第三节温经散寒剂93
当归四逆汤/93艾附暖宫丸/93
第九章补益剂96
第一节补气剂97
四君子汤(附方:异功散、六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97
参苓白术散/98补中益气汤/99
生脉散/100养胃颗粒/101
第二节补血剂101
四物汤(附方:桃红四物汤、圣愈汤、芩连四物汤)/101
归脾丸/102当归补血汤/103
阿胶补血口服液/104
第三节气血双补剂104
八珍汤(附方:八珍益母丸、十全大补丸、人参养荣丸)/104
乌鸡白凤丸/105妇科十味片/106
第四节补阴剂/107
六味地黄丸(附方: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七味都气丸、
麦味地黄丸)/107
大补阴丸/108左归丸(附方:左归饮)/108
百合固金汤/109消渴丸/110
七宝美髯颗粒/110养胃舒颗粒/111

前言

方剂与中成药是学习方剂与中成药理论及临床应用的一门课程。它既涉及中医理、法、方、药、病、证、治等医学知识,又涉及中药制备工艺、质量控制、生产、包装、检验、贮存与保管等药学知识,既有很强的知识性,又有很强的实用性,是中药制药、中药学、药品生产技术、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方剂与中成药这门课程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变化,根据全国高等职业教育药品类专业第四轮规划教材编写会议确定的编写原则及要求,编写了本教材。

赞助用户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方剂与中成药(第4版)》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44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