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政通人和-说说贞观之治那些事儿

封面

作者:姜正成

页数:238

出版社:中国物资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50475000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所谓“盛世”,在历史上是指中国社会发展中一些特定的阶段,是国家从大乱走向大治,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繁荣昌盛的时期。在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历史长河中,出现过很多这样的“盛世”阶段,从“文景之治”到“武帝之治”的汉朝盛世、从“贞观之治”到“开元全盛”的大唐盛世以及清代的“ 康乾盛世”等。这些时期,一方面确立了中国传统“盛世”概念的基本内涵,另一方面也都没能避免“盛极而衰”的结局,因而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话题与思索。纵览历史,各个盛世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政局稳定、社会久安、国力强大、文化昌盛等。本丛书选取了中国历史上的“十大盛世”进行编写,主要讲述了那些为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起到不可或缺作用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内容精彩,可读性强。

作者简介

姜正成,江苏人,1957年5月出生,1982年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有过非凡的人生经历,长期从事科技、公安及文化事业工作。曾成功策划出版了“青春有约”系列、 “青少年读史尝鲜”系列,著有长篇侦破小说:《红颜》、《红眉》、《红乳》。现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爱心企业家俱乐部副会长、北京526图书联盟副会长,北京图强文化出版有限公司总经理。

本书特色

“贞观之治”是指唐太宗在位期间的清明政治。贞观之治是中国历史上足以同汉代文景之治相媲美的盛世。这是唐朝的第一个治世,同时也为后来的开元之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姜正成主编的这本《政通人和(说说贞观之治那些事儿)》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详细描写了贞观时期唐太宗的一系列作为,给读者呈现出一幅唐朝盛世之景图。

目录

目 录

第一章 兄弟夺位,太宗登基
权力历来都是最热门的东西,皇位继承在封建社会始终是斗争的焦点,李世民也没能逃脱。在皇权至上的时代中,只有权力,没有亲情。李世民始终明白的这样一个道理:这是场你死我活的斗争,不想坐以待毙,就必须先发制人。

兄弟争斗,意外重重
盈盈笑意,危机四伏
玄武之变,终登皇位

第二章 君臣论道,励精图治
玄武门之变后政局不稳;战乱之后,田园荒芜,人丁凋零;霜旱为灾,米价昂贵,百姓饥馑;加上频频侵扰唐朝的东突厥,边境州县骚动不安。因此,如何在这百废待兴的情况下治理国家,进而使李唐王朝长治久安?这使太宗君臣不得不结合施政实践从各方面认真细致地探求治国之道。

探求前朝,群臣论道
创立制度,加强集权
人性管理,成就盛世
知人善任,注重品德

第三章 人才济济,良臣云集
太宗知人善任,用人唯贤,不问出身,初期延揽房玄龄、杜如晦,後期任用长孙无忌等,皆为忠直廉洁之士;其他如李勣、李靖等,亦为一代名将。此外,太宗亦不计前嫌,重用建成旧部魏征,降将尉迟恭、秦琼等,人材济济。

房谋杜断,左膀右臂
直言不讳,竭诚劝谏
二李相助,所向无敌
两大门神,尉迟秦琼
虎狼相合,知节君集

第四章 玄奘西行,名震印度
贞观三年(公元629年)闰十二月,著名僧人玄奘赴印度取经。取经归来,佛教盛行。

声名鹊起,待机西行
僧俗情深,饱尝艰辛
刀下逃生,周游印度
虚心求学,名震印度
胜利归国,刻苦译经

第五章 征讨四方,吐蕃和亲
太宗曾多次对外用兵,成就显赫,因此唐朝声威远播,四方宾服,西北各族共尊太宗为天可汗。至此国家得以步入安康之世。

突厥内乱,不战而和
定吐谷浑,仁政对待
征战继续,唐平高昌
吐蕃和亲,文成入藏

第六章 太平盛世,国家繁荣
贞观年间,农民占有一定土地,赋役负担减轻,有了安定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景象。那时候,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

重农恤民,发展经济
鉴古设馆,兴礼修志
海纳百川,八方来客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政通人和-说说贞观之治那些事儿》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445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