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利娟 主编 著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24
ISBN:978710024687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中国妇女发展实践经验报告(2015—2020)
内容简介
本书以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行动纲要》、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以及我国的法律政策为参照,聚焦中国本土关注的议题,选择我国政府向联合国提交的国别报告中优先处理的五个事项中的四个——消除妇女贫困、遏制针对妇女和女童的暴力、保障妇女和女童接受公平的优质教育、全面推动妇幼健康事业发展,并补充了广泛受到社会关注的“就业中的性别歧视”这一主题,构成全书的五个主题。围绕这些主题,本书从宏观政策理论背景、成效与进展、问题与挑战、良好实践案例总结、对策与建议等几个方面,总结提炼了2015-2020年间社会性别领域实践者在不同议题下行之有效的做法,旨在为未来进一步实现性别平等和增强妇女与女童权能提供借鉴。
作者简介
吴利娟,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兼任北京大学中外妇女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性别研究、社会组织、社区发展。在社会性别研究领域,近年来主要关注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妇女社会地位的变化以及性别关系的演变,特别是社会大众的性别平等价值观、多元性别群体的生存境况、反家庭暴力的服务模式等议题。
相关资料
1995 年,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以下简称“95 世妇会”)在北京召开。论坛围绕“以行动谋求平等、发展与和平”的主题,就妇女与贫穷、妇女的教育和培训、妇女与健康、对妇女的暴力行为、妇女与武装冲突、妇女与经济、妇女参与权力和决策、提高妇女地位的机制、妇女的人权、妇女与媒体、妇女与环境、女童等 12 个重大关切领域展开专题讨论。中国政府积极参与了大会文件《北京宣言》和《北京行动纲要》(以下简称《行动纲要》)的制定。1996 年,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决定每五年进行一次审查,评估《行动纲要》的执行情况,并提出未来的行动倡议。自此,在国际层面、区域层面和国家层面评估 95 世妇会以来的性别平等进程成为国际惯例,各国政府、各级各类民间组织都是评估工作的积极参与主体。
目录
致谢
本书作者
前言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视角、议题与方法
三、研究发现
四、总结与展望
第一章 社会性别与中国反贫困实践
一、社会性别视角下的贫困概念
二、社会性别视角下的中国精准扶贫政策
三、社会性别视角下的中国民间反贫困实践
四、对策与建议
第二章 妇女与教育
一、宏观态势与政策愿景
二、妇女教育取得的成效与进展
三、问题与挑战
四、良好实践案例总结
五、结论与建议
第三章 妇女与健康
一、背景介绍
二、中国政府和民间组织对妇女健康事业的推动
三、中国健康促进事业取得的成就
四、妇女健康的问题和挑战
五、结论与建议
第四章 基于性别的暴力
一、背景介绍
二、 中国反对性别暴力的工作:进展与问题
三、民间反对性别暴力的行动与贡献
四、关于促进民间参与性别暴力治理的建议
第五章 就业中的性别歧视
一、回顾与进展
二、我国性别歧视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三、消除就业中的性别歧视的良好实践
四、对策与建议
前言
一、研究缘起
1995 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以下简称“95 世妇会”)在北京召开。论坛围绕“以行动谋求平等、发展与和平”的主题,就妇女与贫穷、妇女的教育和培训、妇女与健康、对妇女的暴力行为、妇女与武装冲突、妇女与经济、妇女参与权力和决策、提高妇女地位的机制、妇女的人权、妇女与媒体、妇女与环境、女童等12个重大关切领域展开专题讨论。中国政府积极参与了大会文件《北京宣言》和《北京行动纲要》(以下简称《行动纲要》)的制定。1996年,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决定每五年进行一次审查,评估《行动纲要》的执行情况,并提出未来的行动倡议。自此,在国际层面、区域层面和国家层面评估95 世妇会以来的性别平等进程成为国际惯例,各国政府、各级各类民间组织都是评估工作的积极参与主体。
在中国,除了国家层面的评估报告,专家学者、民间组织也积极参与了95 世妇会召开10 周年、20 周年的回顾评估工作。例如,“社会性别与发展在中国”(GAD)网络组织专家完成了《中国妇女发展报告(95 10)》;柯倩婷等专家学者编写的《中国妇女发展20年:性别公正视角下的政策研究》从12个关切领域考察了我国性别平等政策的执行过程和落实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