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宋传荣//何正显
页数:23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11718918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推动中医药高职高专教育的发展,培养中医药类高级技能型人才,在总结汲取前两版教材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院校各专业的培养目标,确立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并编写了本教材。 在本次修订中,我们在保持2版教材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特色的同时,对教材内容做了部分修改和补充:增加了强化国家执业资格考试知识点方面的内容;适当调整了部分内容的顺序;对所涉中医术语尽量采用现有国家标准中的表述;删除了部分属于一般了解且临床意义不大的内容等。通过修订,教材更加实用、条理和规范。为便于教学,教材设有学习重点、知识链接、章末复习思考题,书后附有主要参考书和教学大纲。此外,教材还增加了网络增值服务,其内容包括教学课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复习思考题答案、目标检测四个模块,既可供教师教学参考,又能增加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且便于自我检测。
目录
绪论 一、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概况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四、《中医学基础概要》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第一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第一节 精气学说 一、精与气的基本概念 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二节 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三节 五行学说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四节 中医学的思维方式 一、天地人一体思维方式 二、形象思维方式 三、辩证思维方式 四、类推思维方式第二章 藏象 第一节 藏象学说概论 一、藏象的基本概念 二、藏象学说的形成 三、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 四、脏腑分类与各自的生理特点 五、脏腑精气阴阳的概念与作用 第二节 五脏 一、心 附:心包络 二、肺 三、脾 四、肝 五、肾 附:命门 第三节 六腑 一、胆 二、胃 三、小肠 四、大肠 五、膀胱 六、三焦 第四节 奇恒之腑 一、脑 二、髓 三、骨 四、脉 五、女子胞 附:精室 第五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二、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三、腑与腑之间的关系第三章 精气血津液神 第一节 精 一、人体之精的基本概念 二、人体之精的生成 三、人体之精的功能 第二节 气 ……
第四章 经络第五章 体质第六章 病因第七章 病机第八章 诊法第九章 辨证第十章 防治与康复原则《中医学基础概要》教学大纲主要参考书目
第四章 经络第五章 体质第六章 病因第七章 病机第八章 诊法第九章 辨证第十章 防治与康复原则《中医学基础概要》教学大纲主要参考书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