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程淑佳于国政等
页数:126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03040919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当前,保证原油供给安全是原油进口国面临的重大任务与课题。对原油贸易空间结构的研究能够准确把握原油的流动方向、规模、组织及其作用方式呈现出的空间特征,明确现存贸易格局的缺陷,以利于石油贸易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并为贸易格局的优化与调控指明方向。本书以贸易节点、贸易联系、贸易强度及三者的区位分布为基本研究对象,勾勒出了世界及中国原油贸易格局及格局的演进规律;探索了世界原油贸易格局的演进机制及影响中国原油贸易空间格局演进的基本原因;通过与其他原油进口大国的比较,分析了中国原油贸易空间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策略。
目录
序前言第1章 世界原油贸易空间结构分析 1 11 世界原油贸易地域职能划分 2 111 世界石油资源禀赋分析 2 112 国际原油贸易地域职能倾向 6 12 世界原油贸易联系 13 121 世界原油贸易空间结构出度与入度空间分布 13 122 世界原油贸易空间结构出度与空间分布 19 123 全球原油贸易空间结构贸易量与贸易联系的强度演进 19 13 世界原油贸易空间结构形态与均质性 20 131 空间结构的基本形态 20 132 结构熵与贸易联系的均质性 20 133 世界原油贸易空间结构的模块性 21 14 世界原油贸易空间格局发展趋势 25 141 世界原油资源的采储比分析 25 142 世界石油需求的相关预测 27 143 世界原油贸易地域结构变化分析 29第2章 世界原油贸易空间格局的演进机制 31 21 资源禀赋的决定机制 31 211 石油资源禀赋的作用机理 31 212 资源禀赋的贸易空间效应 32 213 影响资源禀赋空间效应的因素 34 22 生产的推进机制 35 221 生产的作用机理 35 222 生产的贸易空间效应 35 223 影响生产的主要因素 39 23 消费的拉动机制 42 231 消费的作用机理 42 232 消费的贸易空间效应 42
x 中国原油进口空间格局演进与优化策略研究
233 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45 24 运输通道的推动机制 47 241 空间成本与运输方式的作用机理 47 242 海运与管道格局 49 243 运输格局的影响因素 59 25 地缘环境与外交影响机制 ———以俄罗斯为例 61 251 地缘政治的作用机理 61 252 冷战结束后的俄罗斯地缘环境 62 253 俄罗斯能源战略的外交与地缘考量 65第3章 中国原油进口贸易空间格局演进与评价 67 31 中国原油进口贸易空间格局演进 67 311 中国原油进口空间格局的入度 67 312 中国原油进口贸易空间格局的权重的演进 71 313 空间格局均质化程度演进 74 314 中国原油进口空间格局存在的问题 76 32 中国原油进口贸易空间格局演进的影响因素 77 321 中国原油的供需矛盾 77 322 “多元化 ”与 “走出去 ”战略的推进 78 323 贸易区位 80 324 能源外交的推进 81 33 中国原油进口贸易空间格局演进趋势 82 331 中国的原油需求 82 332 国内外的原油供应 82 333 进口节点 83 334 地域结构变化 83 34 中国与主要进口国原油贸易格局差异 84 341 入度差异 84 342 贸易联系强度差异 88 343 空间格局均质化程度差异 94 35 中国原油进口空间结构存在的问题 95 351 日本、韩国与中国区位相近 ,空间结构经济性不同 96 352 中国、意大利进口空间结构相似 ,经济性差异显著 96 353 多元化并未有效控制风险 96 36 中国原油贸易地缘环境格局 97 361 中国的原油进口来源地地缘环境格局 97 362 中国的原油进口通道地缘格局 99
xi
363 未来格局构想 106第4章 中国原油进口空间格局优化及其策略选择 108 41 中国进口原油空间格局优化目标与原则 108 411 中国进口原油空间格局优化目标 ———石油安全 108 412 中国原油进口空间格局优化的原则 109 42 进口原油空间结构的外在优化 111 421 继续坚持多元化战略 ,兼顾经济性 111 422 坚持进口原油运输通道的多元化 ,切实解决通道安全 112 43 中国原油进口贸易空间结构的内在优化 113 431 增强石油外交 114 432 加大海洋运力建设 ,建立通道保护机制 115 433 生产与合作方式的多元化 116 434 利用市场化手段规避贸易风险 117 435 加快中国原油储备体系建设 117 436 调整经济与能源消费结构 119 437 其他相关建议 123参考文献 124
x 中国原油进口空间格局演进与优化策略研究
233 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45 24 运输通道的推动机制 47 241 空间成本与运输方式的作用机理 47 242 海运与管道格局 49 243 运输格局的影响因素 59 25 地缘环境与外交影响机制 ———以俄罗斯为例 61 251 地缘政治的作用机理 61 252 冷战结束后的俄罗斯地缘环境 62 253 俄罗斯能源战略的外交与地缘考量 65第3章 中国原油进口贸易空间格局演进与评价 67 31 中国原油进口贸易空间格局演进 67 311 中国原油进口空间格局的入度 67 312 中国原油进口贸易空间格局的权重的演进 71 313 空间格局均质化程度演进 74 314 中国原油进口空间格局存在的问题 76 32 中国原油进口贸易空间格局演进的影响因素 77 321 中国原油的供需矛盾 77 322 “多元化 ”与 “走出去 ”战略的推进 78 323 贸易区位 80 324 能源外交的推进 81 33 中国原油进口贸易空间格局演进趋势 82 331 中国的原油需求 82 332 国内外的原油供应 82 333 进口节点 83 334 地域结构变化 83 34 中国与主要进口国原油贸易格局差异 84 341 入度差异 84 342 贸易联系强度差异 88 343 空间格局均质化程度差异 94 35 中国原油进口空间结构存在的问题 95 351 日本、韩国与中国区位相近 ,空间结构经济性不同 96 352 中国、意大利进口空间结构相似 ,经济性差异显著 96 353 多元化并未有效控制风险 96 36 中国原油贸易地缘环境格局 97 361 中国的原油进口来源地地缘环境格局 97 362 中国的原油进口通道地缘格局 99
xi
363 未来格局构想 106第4章 中国原油进口空间格局优化及其策略选择 108 41 中国进口原油空间格局优化目标与原则 108 411 中国进口原油空间格局优化目标 ———石油安全 108 412 中国原油进口空间格局优化的原则 109 42 进口原油空间结构的外在优化 111 421 继续坚持多元化战略 ,兼顾经济性 111 422 坚持进口原油运输通道的多元化 ,切实解决通道安全 112 43 中国原油进口贸易空间结构的内在优化 113 431 增强石油外交 114 432 加大海洋运力建设 ,建立通道保护机制 115 433 生产与合作方式的多元化 116 434 利用市场化手段规避贸易风险 117 435 加快中国原油储备体系建设 117 436 调整经济与能源消费结构 119 437 其他相关建议 123参考文献 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