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压力容器设计手册-第二版

封面

作者:董大勤

页数:1281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12217987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手册内容简明实用;涵盖标准量大、新。主要由三部分内容构成:一是对所编入标准的较为通俗的介绍、分析、讲解和讨论;二是运用标准和有关资料编者做了大量的运算;三是摘引、组织、编写了压力容器设计、制造(以焊接为主)、检验、使用和管理诸方面的法规和标准中经常使用的规定、数据和信息。

作者简介

董大勤: 原河北工业大学教授,教授化工机械专业课程,现已退休。作者编撰了许多化工容器及设备方面的科技图书及教材。

本书特色

本手册汇集了常用压力容器标准及其设计所需的详细资料,并进行了篇幅精简压缩,是一本简明实用性工具书。主要由三部分内容构成:一是对所编入标准的较为通俗的介绍、分析、讲解和讨论;二是运用标准和有关资料编者做了大量的运算;三是摘引、组织、编写了压力容器设计、制造(以焊接为主)、检验、使用和管理诸方面的法规和标准中经常使用的规定、数据和信息。

目录

第1章材料
1.1钢板
1.1.1碳素钢钢板
1.1.1.1有关标准
1.1.1.2碳素钢钢板钢号的表示方法
1.1.1.3碳素钢钢板的牌号(钢号)与化学成分
1.1.1.4碳素钢钢板的力学性能
1.1.1.5碳素钢板用于压力容器的规定
1.1.2优质碳素结构钢
1.1.2.1钢的牌号及化学成分(gb/t 699-1999)
1.1.2.2优质碳素结构钢热轧厚钢板钢号与力学性能(gb/t 711-2008)
1.1.3低合金高强度结构用钢(gb/t 1591-2008)
1.1.3.1钢号的表示方法
1.1.3.2钢号、化学成分、碳当量(cev)、焊接裂纹敏感性指数(pcm)
1.1.3.3低合金高强度钢的力学性能
1.1.4锅炉和压力容器用钢板和压力容器用调质高强度钢板
1.1.4.1锅炉和压力容器用钢板(gb 713-2008)
1.1.4.2压力容器用调质高强度钢板(gb/t 19189-2011)
1.1.5低温压力容器用低合金钢钢板(gb 3531-2008)
1.1.5.1钢号与化学成分
1.1.5.2力学性能
1.1.5.3钢板的检验
1.1.6高合金钢
1.1.6.1有关标准
1.1.6.2高合金钢的钢号
1.1.6.3承压设备用不锈钢钢板的钢号与化学成分
1.1.6.4承压设备用不锈钢钢板的力学性能和高温屈服强度
1.1.6.5不锈钢钢板的耐晶间腐蚀试验
1.1.6.6承压设备用不锈钢各钢号钢板的特性与用途
1.1.6.7钢板表面质量及加工要求
1.1.7钢板的尺寸、允许偏差和质量
1.1.7.1有关标准
1.1.7.2钢板分类
1.1.7.3钢板(热轧)尺寸
1.1.7.4钢板的各种允许偏差
1.1.7.5钢板的理论质量
1.1.8钢板的验收
1.1.8.1验收要求
1.1.8.2容器制造厂的验收项目
1.1.9钢板的许用应力
1.1.9.1安全系数
1.1.9.2碳素钢与低合金钢压力容器专用钢板的许用应力及使用规定
1.1.9.3非压力容器专用碳素钢板q235b和q235c的许用应力及使用规定
1.1.9.4压力容器用高合金钢(不锈钢耐热钢)钢板的许用应力
1.1.9.598版gb 150规定的压力容器低合金与高合金钢板的许用应力
附录a不锈钢、耐热钢新牌号的说明
附录b钢铁及合金统一数字代号体系(gb/t 17616-1998)

第2章  压力容器的主要受压元件
1.2钢管
1.2.1有缝钢管
1.2.1.1结构与制造
1.2.1.2有关标准
1.2.1.3外径和壁厚系列
1.2.1.4焊管的长度、弯曲度、不圆度管端要求和每米重量
1.2.1.5焊管所用钢的牌号
1.2.1.6焊管的液压试验
1.2.1.7表面质量
1.2.1.8钢管的对接
1.2.1.9镀锌层
1.2.2无缝钢管
1.2.2.1无缝钢管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1.2.2.2采用管法兰连接的无缝钢管
1.2.2.3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gb/t 8163-2008)
1.2.2.4石油裂化用无缝钢管(gb 9948-2006)
1.2.2.5高压化肥设备用无缝钢管(gb 6479-2000)
1.2.2.6锅炉用无缝钢管
1.2.2.7气瓶用无缝钢管(gb 18248-2008)
1.2.2.8低温管道用无缝钢管(gb/t 18984-2003)
1.2.2.9锅炉热交换器用不锈钢无缝钢管(gb 13296-2007)
1.2.2.10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gb/t 14976-2002)
1.2.2.11奥氏体铁素体型双相不锈钢无缝钢管(gb/t 21833-2008)
1.2.2.12无缝钢管的水压试验、压扁试验和扩口试验
1.2.3钢管的许用应力及应用
1.2.3.1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钢管的许用应力
1.2.3.2碳素钢、低合金钢钢管用于压力容器时的规定
1.2.3.3高合金钢钢管的许用应力
1.2.3.4高合金钢钢管用于压力容器时的规定
附录

第3章  压力容器标准件
1.3锻件(根据nb/t 47008,nb/t 47009,nb/t 47010-2010综合)
1.3.1锻件用材的分类、形状、名称与级别
1.3.1.1锻件的标准
1.3.1.2锻件的形状、名称及其公称厚度
1.3.1.3锻件的级别
1.3.2承压设备用碳素钢和合金钢锻件(nb/t 47008-2010)
1.3.2.1nb/t 47008-2010与jb 4726-2000相比较的变化
1.3.2.2化学成分
1.3.2.3力学性能
1.3.3低温承压设备用低合金钢锻件(nb/t 47009-2010)
1.3.3.1nb/t 47009-2010与jb 4727-2000相比较的变化
1.3.3.2化学成分
1.3.3.3力学性能
1.3.4承压设备用高合金钢锻件(nb/t 47010-2010)
1.3.4.1nb/t 47010-2010与jb 4728-2000相比较的变化
1.3.4.2化学成分
1.3.4.3力学性能
1.3.5锻件的外观检查与内部质量
1.3.5.1锻件的外观检查
1.3.5.2内部缺陷
1.3.6焊补
1.3.7复验
1.3.8锻件标志和质量证明书
1.3.9锻件的许用应力
1.3.9.1许用应力表
1.3.9.2钢锻件用于压力容器时的规定
1.3.10钢锻件的高温性能

第4章  压力容器的焊接
1.4紧固件材料及紧固件力学性能
1.4.1专用级紧固件材料
1.4.1.1法兰连接用螺柱规格和尺寸
1.4.1.2双头螺柱的钢号、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
1.4.1.3碳素钢、低合金钢(含s45110)螺柱与螺母
1.4.1.4高合金钢螺柱与螺母
1.4.2商品级紧固件
1.4.2.1螺栓、螺钉、螺柱性能等级的标记制度
1.4.2.2不同性能等级紧固件所用的材料
1.4.2.3不同性能等级紧固件的力学和物理性能
1.4.2.4螺母的性能等级
附录

第5章  压力容器的安全监察与管理
1.5型钢
1.5.1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t 701-2008)
1.5.2热轧圆钢、方钢、六角钢、八角钢和扁钢(gb/t 702-2008)
1.5.2.1圆钢与方钢
1.5.2.2六角钢与八角钢
1.5.2.3扁钢
1.5.2.4标记
1.5.3热轧工字钢、槽钢、等边角钢、 不等边角钢和l型钢(gb/t 706-2008)
1.5.3.1热轧工字钢
1.5.3.2热轧槽钢
1.5.3.3热轧等边角钢
1.5.3.4热轧不等边角钢
1.5.3.5l型钢
1.5.3.6各种型钢尺寸、外形的允许偏差
1.5.4不锈钢热轧等边角钢(yb/t 5309-2006)

1.6压力容器用钢类别与各类钢主要牌号钢材的使用
1.6.1压力容器主要用钢类别
1.6.1.1碳素钢
1.6.1.2低合金钢
1.6.1.3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1.6.1.4中合金钢
1.6.1.5高合金钢
1.6.2碳素结构钢和优质碳素结构钢
1.6.2.1q
1.6.2.210钢
1.6.2.320钢
1.6.2.435钢
1.6.2.545钢
1.6.3低合金钢
1.6.3.1q345、q345r、16mndr
1.6.3.218mnmonbr
1.6.3.313mnnimor
1.6.3.4cf-62、07mnmovr(07mncrmovr)、07mnnivdr(07mnnicrmovdr)
1.6.3.515crmo
1.6.3.612crmo
1.6.3.712cr1movg、12cr1movr
1.6.3.812cr2mo
1.6.3.930crmo
1.6.3.1035crmo
1.6.3.1140cr
1.6.3.1225cr2mova
1.6.3.1340mnb
1.6.3.1440mnvb
1.6.4中合金钢
1.6.5高合金钢(仅限不锈钢与耐热钢)
1.6.5.106cr13(s41008)
1.6.5.212cr13、20cr13、30cr13、40cr
1.6.5.306cr19ni10、12cr18ni9、022cr19ni10(原0cr18ni9、1cr18ni9、00cr19ni10)
1.6.5.41cr18ni9ti、06cr18ni11ti(原0cr18ni10ti)
1.6.5.506cr17ni12mo2(s31608或316)、022cr17ni12mo2(s31603或316l)、06cr19ni13mo3(s31708或317)、022cr19ni13mo3(s31703或317l)、06cr17ni12mo2ti(s31668或316ti)
1.6.5.6022cr19ni5mo3si2n(s21953)
1.6.5.7新版不锈钢、耐热钢国标中各钢号的特性和用途

1.7铸铁
1.7.1铸铁的分类与代号
1.7.2灰铸铁(gb/t 9439-2010)
1.7.2.1灰铸铁的牌号与力学、物理及工艺性能
1.7.2.2灰铸铁的耐蚀性能
1.7.2.3灰铸铁的应用
1.7.3球墨铸铁(gb/t 1348-2009)
1.7.3.1球墨铸铁的牌号及力学性能
1.7.3.2球墨铸铁的生产方法、化学成分、性能特点与应用
1.7.3.3按硬度要求的球墨铸铁牌号
1.7.3.4球墨铸铁的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
1.7.4蠕墨铸铁(jb/t 4403-1999)
1.7.4.1蠕墨铸铁的组织、性能与应用
1.7.4.2蠕墨铸铁的化学成分与应用举例
1.7.4.3蠕墨铸铁的力学性能
1.7.5可锻铸铁(gb/t 9440-2010)
1.7.5.1可锻铸铁名称含意、分类与牌号
1.7.5.2可锻铸铁的力学性能
1.7.5.3可锻铸铁的物理性能
1.7.5.4可锻铸铁的技术要求
1.7.5.5可锻铸铁的特性与应用
1.7.6高硅耐蚀铸铁(gb/t 8491-2009)
1.7.6.1高硅耐蚀铸铁的牌号及其化学成分
1.7.6.2高硅铸铁的力学性能
1.7.6.3高硅耐蚀铸铁的性能适用条件及应用
1.7.7耐热铸铁(gb/t 9437-2009)
1.7.7.1耐热铸铁的牌号及化学成分
1.7.7.2耐热铸铁的室温力学性能
1.7.7.3耐热铸铁的使用条件
1.7.7.4耐热铸铁的高温短时抗拉强度
1.7.7.5几种耐热铸铁的高温力学性能
1.7.8耐磨铸铁
1.7.8.1yb中的耐磨铸铁(yb/t 036.2-92)
1.7.8.2高铬白口抗磨铸铁(gb/t 8623)
1.7.8.3jb中的耐磨铸铁(jb/zq 4304-2006)
1.7.9铸铁用于压力容器时的规定
1.7.9.1铸铁材料的应用限制
1.7.9.2设计压力、温度限制

1.8铜及铜合金
1.8.1加工铜
1.8.1.1铜的特性与牌号
1.8.1.2纯铜制品板、管、棒的牌号、状态、规格和力学性能
1.8.2加工黄铜
1.8.2.1普通黄铜的牌号、性能与应用
1.8.2.2多元黄铜的牌号、性能与应用
1.8.2.3黄铜板材的牌号、状态、规格与力学性能(gb/t 2040-2008)
1.8.2.4黄铜管材的牌号、状态、规格与力学性能(gb/t 1527-2006)
1.8.2.5黄铜棒材的牌号、状态、规格与力学性能(gb/t 4423-2007)
1.8.2.6黄铜的物理性能
1.8.3加工青铜
1.8.3.1青铜的类别、牌号、化学成分
1.8.3.2几种常用的青铜
1.8.3.3青铜板材的牌号、状态、规格与力学性能
1.8.3.4青铜棒材的牌号、状态、规格与力学性能
1.8.3.5青铜管
1.8.3.6青铜的物理性能
1.8.4白铜
1.8.4.1白铜的类别、牌号、化学成分与产品形状
1.8.4.2白铜板材的牌号、状态、规格与力学性能
1.8.4.3白铜管的牌号、状态、规格与力学性能
1.8.4.4白铜棒的牌号、状态、规格与力学性能
1.8.4.5白铜的应用
1.8.5热交换器与冷凝器用铜合金无缝管(gb/t 8890-2007)
1.8.5.1牌号、状态、规格
1.8.5.2化学成分
1.8.5.3外形尺寸及允许偏差
1.8.5.4力学性能
1.8.5.5铜和铜合金的线胀系数
1.8.6铸造铜合金
1.8.6.1铸造铜合金的牌号与化学成分
1.8.6.2力学性能
1.8.6.3各种牌号铸造铜合金的特性与应用
1.8.7铜和铜合金作为压力容器受压元件使用的规定
1.8.7.1压力容器用有色金属(铜、铝、钛、镍及其合金)的通用要求
1.8.7.2铜和黄铜

1.9铝及铝合金
1.9.1变形铝及铝合金
1.9.1.1变形铝及铝合金牌号
1.9.1.2变形铝及铝合金的四位数字牌号与四位字符牌号
1.9.1.3铝及铝合金板
1.9.1.4铝及铝合金产品状态表示法(以板材为例说明)
1.9.1.5变形铝及铝合金无缝管
1.9.1.6铝及铝合金挤压棒材
1.9.2铸造铝合金
1.9.2.1牌号与化学成分
1.9.2.2力学性能
1.9.2.3应用
1.9.3铝和铝合金作为压力容器受压元件使用的规定
附录

1.10钛及钛合金
1.10.1工业纯钛与钛合金的牌号(部分)、化学成分及杂质上限(gb/t 3620.1-2007)
1.10.2工业纯钛
1.10.2.1钛的耐蚀性能
1.10.2.2钛的物理、力学、加工工艺性能特点
1.10.3钛合金
1.10.3.1钛合金分类
1.10.3.2几种常用的钛合金
附录
标准目录
参考文献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压力容器设计手册-第二版》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439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