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1987-2008-台湾地区民主转型中的民粹主义

封面

作者:郭中军

页数:232

出版社:学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54860697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1987-2008年台湾民粹主义是台湾民主转型过程中比较显著的政治面向。台湾民粹主义主要表现为政治家的民粹主义,即政治家直接诉诸民众,通过高度动员、煽动性语言动员民众,造成了社会撕裂。台湾民粹主义从根本上折射了民主与民粹主义的关系,民主与民粹主义之间的含混性使得民主转型同时也诱发了民粹主义。本书重大选题备案已通过。

作者简介

郭中军,1977年生,山东济宁市人,法学博士。1996年考入山东师范大学,攻读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00年考入复旦大学,攻读行政管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2003年直升为复旦大学中外政治制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2006年7月,到上海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政治研究中心(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政治所)工作,任科研人员至今,主要研究方向为民主理论、选举政治、民粹主义。曾获得国家社科规划项目青年课题、上海市社科规划项目一般课题、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青年课题、新进博士启动基金项目,参与编写了《政治学辞典》、《大辞海?政治?社会学卷》、《中国政治发展进程》等著作成果,在《台湾研究》、《学术与探索》、《中国评论》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本书特色

  民粹主义是台湾地区在民主转型过程中逐渐彰显的一种政治现象,它主要表现为政治家的民粹主义,以政治家对平民直接的、高强度的政治动员为特点。
  台湾地区在1987年到2008年出现了两种典型的政治家民粹主义:李登辉的“民粹威权”与陈水扁的“民粹式民主”,李登辉以“本土化”与“台湾人”的政治符号诉诸台湾民众,借助体制外的力量巩固其在体制内的权力。陈水扁以“爱台湾”的政治口号操弄“族群议题”,通过建构本土主义的话语霸权将公民政治在很大程度上演变成“族民政治”。质言之,这种民粹主义更大程度上是政治家进行权力斗争、政治博弈或获取选举胜利的一种策略与手段。政治家的民粹主义并非台湾地区民主转型过程所独有,许多后发展国家与地区的民主转型也同样出现过。因而,《台湾地区民主转型中的民粹主义(1987-2008)》先将台湾地区的民粹主义放在世界民主化的历史进程中去考察,认为民粹主义与民主之间在价值层面的含混性以及民粹主义民主与自由主义民主之间的“同素异形”特征,使得后发展国家与地区在民主转型过程中易于产生民粹主义民主。在此基础上,本书又从台湾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出发考察了台湾民粹主义的特质,即政治家通过选取极具争议的“族群议题”与“统独议题”动员民众,建构起“唯有本土人统治才具有正当性”的话语体系与政治逻辑。《台湾地区民主转型中的民粹主义(1987-2008)》由郭中军所著。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民粹主义的概念及其争议
 三、台湾民粹主义的研究现状
 四、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民主、民主转型与民粹主义
 一、民主与民主转型
 二、民主与民粹主义
 三、民主转型与民粹主义
 四、台湾民粹主义
第三章 政治家的民粹主义
 一、职业政治家的行为动机
 二、李登辉的“民粹威权”
 三、陈水扁的“民粹式民主”
 四、政治家民粹主义的式微
第四章 台湾民粹主义的特质及成因
 一、台湾民粹主义的特质
 二、移民社会与分类械斗
 三、历史悲情与国家认同困境
 四、国民党的威权统治
 五、外部因素
第五章 台湾民粹主义与民主巩固
 一、民主的巩固与巩固的民主
 二、民粹主义在民主巩固中的效应分析
 三、台湾民粹主义对民主巩固的影响
第六章 民粹主义对现代政治发展的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1987-2008-台湾地区民主转型中的民粹主义》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435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