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杨解君
页数:282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30910374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围绕与低碳相结合的各具体环境领域或法律制度而展开,主要涉及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市场法律机制探索、中国碳税征收的法律制度探索、中国森林碳汇法律制度的构建、中国低碳建筑认定的法律标准、中国水电开发中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及其实施、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利用的低碳化及其立法,旨在探索中国迈向低碳未来的环境法律治理之路。
作者简介
杨解君,法学博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山杰出学者”、法学院教授,低碳经济与环境能源法研究中心主任,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区域一体化法治研究中心研究员。2006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1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能源法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论著20余部,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重点项目1项),最高人民法院重点调研课题1项,司法部重点课题1项。
本书特色
杨解君等编著的《面向低碳未来的中国环境法制研究》是“低碳法前沿丛书”之一,主要涉及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市场法律机制探索、中国碳税征收的法律制度探索、中国森林碳汇法律制度的构建、中国低碳建筑认定的法律标准、中国水电开发中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及其实施等内容。
目录
绪论 中国迈向低碳未来的环境法律治理第一节 面向低碳的环境治理第二节 面向低碳的环境法律治理第三节 我国低碳环境法律治理的未来之路
第一章 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市场法律机制探索——以碳排放权交易为分析对象第一节 碳排放权交易第二节 碳排放权交易的法律体系与法律关系第三节 国外碳排放权交易实践第四节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探索与未来发展第五节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建立及其完善第二章 我国碳税征收的法律制度探索第一节 碳税第二节 国外征收碳税的法律实践第三节 我国现行税制与“碳税”状况第四节 我国开征碳税的基本构想
第三章 我国森林碳汇法律制度的构建第一节 森林碳汇——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机制第二节 森林碳汇与我国森林立法及其法律制度第四章 我国低碳建筑认定的法律标准第一节 低碳建筑认定与法律标准第二节 国外低碳建筑认定的法律标准及借鉴第三节 我国低碳建筑认定法律标准的现状、创制与实施第五章 我国水电开发中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及其实施第一节 水电开发中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第二节 水电开发中环境影响评价状况第三节 水电开发中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成效与不足第四节 水电开发中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完善第六章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利用的低碳化及其立法第一节 城市生活垃圾概况第二节 城市生活垃圾利用低碳化的前端管理与末端处理第三节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利用的现行规定与制度检讨第四节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利用低碳化立法后记
第一章 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市场法律机制探索——以碳排放权交易为分析对象第一节 碳排放权交易第二节 碳排放权交易的法律体系与法律关系第三节 国外碳排放权交易实践第四节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探索与未来发展第五节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建立及其完善第二章 我国碳税征收的法律制度探索第一节 碳税第二节 国外征收碳税的法律实践第三节 我国现行税制与“碳税”状况第四节 我国开征碳税的基本构想
第三章 我国森林碳汇法律制度的构建第一节 森林碳汇——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机制第二节 森林碳汇与我国森林立法及其法律制度第四章 我国低碳建筑认定的法律标准第一节 低碳建筑认定与法律标准第二节 国外低碳建筑认定的法律标准及借鉴第三节 我国低碳建筑认定法律标准的现状、创制与实施第五章 我国水电开发中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及其实施第一节 水电开发中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第二节 水电开发中环境影响评价状况第三节 水电开发中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成效与不足第四节 水电开发中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完善第六章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利用的低碳化及其立法第一节 城市生活垃圾概况第二节 城市生活垃圾利用低碳化的前端管理与末端处理第三节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利用的现行规定与制度检讨第四节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利用低碳化立法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