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王炳,苏林主编
页数:254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51363249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iStudy学习技巧系列:新编经济·管理·财会毕业论文写作与答辩》特色: 实用论文选题、论文开题、文献综述攻略 高效资料收集、提纲构建、研究方法解读 经典范文分析、写作方法、答辩技巧展示 选题范围、论文格式、著录规则大全
作者简介
王炳,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曾在《生态经济》《消费经济》《商业研究》等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若干篇,并曾参与《政府决策者对适应气候变化及其规划调查》《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容量分析研究》等省部级课题、国家“985”工程科研项目8项,具有丰富的科研经历。
本书特色
最实用论文选题、论文开题、文献综述攻略最高效资料收集、提纲构建、研究方法解读最经典范文分析、写作方法、答辩技巧展示最权威选题范围论文格式、著录规则大全
目录
第一节 为什么写论文
第二节 毕业论文的相关基础知识
第三节 毕业论文的基本组成
第二章 毕业论文的构思与写作过程
第一节 毕业论文的选题
第二节 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
第三节 毕业论文的材料收集
第四节 毕业论文写作框架的构建
第五节 学术问题的研究方法
第六节 毕业论文具体部分的写作方法
第七节 毕业论文写作难点——文献综述的写作
第三章 经济类论文的写作
第一节 经济类论文的特点与分类
第二节 经济类论文的选题原则与选题范围
第三节 经济类论文的研究方法
第四节 经济类论文写作的实例与分析
第四章 管理类毕业论文的写作
第一节 管理类论文的特点和分类
第二节 管理类毕业论文的选题原则和选题范围
第三节 管理类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第四节 管理类毕业论文写作的实例与分析
第五章 财会类毕业论文的写作
第一节 财会类论文的特点和分类
第二节 财会类毕业论文的选题原则和范围
第三节 财会类毕业论文的研究方法与论证方法
第四节 财会类论文写作的实例与分析
第六章 毕业论文的答辩与评审
第一节 毕业论文答辩的意义、目的与特征
第二节 毕业论文答辩的基本要求与流程
第三节 答辩中教师提问的基本范式
第四节 毕业论文答辩的注意事项与答辩技巧
第五节 毕业论文成绩的评定标准和方法
第七章 毕业论文写作中常出现的问题
附录一 论文格式参考
附录二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附录三 经济类毕业论文的选题范围
附录四 管理类毕业论文的选题范围
附录五 财会类毕业论文的选题范围
参考文献
节选
2.论点的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与科学性是密切相关的。科学性要求实事求是,客观性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客观性要求对于客观事物进行周密的调查研究,然后从中引出符合实际的结论。写毕业论文的常见毛病就是带着先人为主的框框去找材料。这是撰写毕业论文的最大忌讳,因为客观事物是极其复杂的,随时可以找到一些例子或个别材料来证实某一论点,但不能反映客观实际。例如,在20世纪70年代末,家庭联产承包这一农村经营新形式在全国各地出现,对这一新的经营形式作如何评价呢?当时,浙江某市的一主管部门领导层对此持否定态度,为证明其论点的正确,专门组织调研班子,奔赴该市各地农村专门搜集由于搞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导致集体经济瓦解,农村生产力遭到破坏的材料,确实,当时是可以找到这样的材料的。但由于搞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集体经济更为巩固,生产力得到了快速发展的事例却更多。用个别例子得出一个结论,做出一个判断,不完全符合客观实际,只能是错误的判断。列宁说:“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因此,撰写毕业论文,必须尊重客观实际,要从实际中去粗取精,得出结论,绝不可凭自己的好恶去捕捉。 3.论点的创新性原则 毕业论文要求作者有自己的见解,要求创新性。所谓创新就是能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当然创新不是轻易可以做到的,要填补某一学科的空白,或填补某一学科的某些方面的空白,这是大专、本科学生较难胜任的,但在两方面却为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留下了较大的创新空间。 一是补充性论点。由于人的认识不可能一次性完成,即使一种新观点出现,当时看来是完善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总会发现原有观点的不足之处,所以,可以说,绝大部分已有的研究成果都给后世留下补充性的研究课题。比如,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科学的理论,但社会发展到今天,实践提出了服务是否是商品的问题,这正是我们需要补充研究的领域,由此我们可以提出诸如“论邮电商品的价格确定”、“旅游企业经济效益初探”等一大批具有补充性价值的新论点。 二是匡正性论点。补充性论点是对前人研究成果的肯定与发展,而匡正性论点则是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否定与纠正。这种匡正性论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通说(即流行的说法或观点)的纠正,二是对新出现的某种观点不足之处的纠正。比如,曾有一段时间,不少人把企业实行岗位技能工资作为企业唯一的分配形式,而实际上企业情况各不相同,不同的企业需要实行多种形式的分配制度,不能搞“一刀切”,针对这一问题可以以“谈谈岗位技能工资的适应性”来论述岗位技能工资的实施也是有其局限性的,就很有意义。 4.论点的价值原则 作者在毕业论文中提出的中心论点一定要具有价值意义。其价值意义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所确定的中心论点应该与经济社会生活和科学文化事业密切相关,即关系到千百万人利益成为千百万人关注的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性。二是确定的中心论点表面上看似乎没有什么现实意义,或者没有实际用途,但是具有学术价值,甚至不知在什么时候会产生出它不可估量的意义。虽然,作为毕业论文的价值所在多表现在第一类,但不可忽视有少量不可多得的闪耀着学术价值的毕业论文。 (二)论点的确立方法 文章的论点表明作者对某一事物的看法和态度,是作者的立场和世界观的直接反映。毫无疑问,任何一篇论文都必须有论点。论文价值的大小首先要看其论点是否正确。所以确立论点,是毕业论文写作的关键。论文的论点是从对材料的分析、研究中产生的;不能先定论点,后找适合证明论点的材料。论点的形成,就是对材料进行整理、分析、概括、提炼的过程。有人认为提出论点是在搜集材料之前,这往往表现为毕业论文的撰写的第一步是确定毕业论文的题目。而实际情况是最早确定的一般都是选题的方向,比如,选定的是关于企业管理方面的题目,选定的是关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题目,等等。最后确定具体题目,则是在经过一番调查研究之后。有的学生确实是一开始就确定了具体题目,他之所以有这个把握或下这一决心是建立在已掌握了一定材料的基础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