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藜 著
页数:260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5
ISBN:978756573856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中国传播学评论(第十二辑):近代城市媒介史
内容简介
本辑以“城市媒介史”为专题,主要内容包括三大部分:一是“电信史”专题,由一篇译文和一篇访谈构成,主要围绕哥伦比亚大学媒介史研究专家理查德?约翰的电信史相关研究展开,其中访谈部分介绍了以理查德?约翰为代表的制度史研究进路。二是本期内容主体,包括7篇论文,在近代中国大都市尤其是上海的场域中,聚焦中国近代城市媒介演变。这些论文尝试以“中介化实践”为创新理论视角,即将“媒介”与“城市”视为相互卷入、共存创生的网络化关系,而非某个既定实体的构成部分及其组合,将包括交通、通信以及报纸在内的各种媒介作为构建动力,恰可以展示媒介在城市地理空间、符号空间以及二者交叠中的接合机制。三是一篇域外新作,通过介绍清代邸报的发行与流通展现清朝的政治信息传播。这些研究是对传统报刊史研究的突破性探索,展示了对媒介、城市以及二者关系的重新理解,呈现出不同于“国家”旧有框架下的新的历史研究叙事。
作者简介
孙藜,复旦大学传播学专业博士(2006年)。现任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担任地方新闻史研究会常务理事、多家新闻传播学研究刊物的匿名审稿人。研究方向包括:媒介理论、中国近代媒介史。
目录
专题一 美国电信史研究
网络:一个技术隐喻的意义协商 金庚星
从“邮政系统”到“网络国家”——将制度带回通信史 理查德·R.约翰 金庚星
大国如邻:电信的空间政治 理查德·R.约翰(金庚星 译)
专题二 中国近代城市媒介史研究
城市之光:电灯与近代上海都市空间 周叶飞 闫霄霄
近代邮政明信片与“风景民族主义”的形成 陈鑫盛
“再造街头”:晚清白话报的贴报、讲报与唱报
——以«京话日报»为中心的考察 崔英超
重访张园:晚清上海公共生活的感官基础 季凌霄
观众的诞生:早期上海电影“白话现代主义”中的全球都市性 孙 藜
“移动”的居家:抗战前上海都市生活的新形态 黄 华
一种城市空间治理装置的兴起——1950年代的上海黑板报 詹佳如
专题三 域外新作
清代邸报的发行与流通——清朝的政治信息传播 殷 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