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曹丽娟
页数:327
出版社:甘肃文化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54900559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曹丽娟诗文集》是一本集诗歌、散文、新闻作品为一体的书籍,曹丽娟的这些作品,不仅反映了时代要求,也体现了她在文学、地理、民俗等学科上的造诣和修养,也体现了一名报纸编辑、记者的学识与情操。正如鲜花之繁美有赖于土壤的肥沃,这些作品的出现,也是临夏这块热土哺育的结果用于新闻工作实践。古河州的悠久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都是无形的、无尽的乳汁,哺育了她的情怀,丰富了她的精神空间。
作者简介
笔名立言。汉族,生于1960年,甘肃省康乐县人。中共党员。中央党校党政管理本科毕业。历任康乐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政策研究室主任、广播电视局局长等职。1996年调任临夏州民族日报社副总编辑、临夏州委宣传部正县级调研员至今。为临夏州作家协会会员,从事新闻工作近三十年,有五十多篇稿件在《人民日报》等国家级报刊和省州报刊评优中获奖。先后荣获省、州“巾帼建国”活动标兵荣誉称号。工作之余,爱好文学创作,先后发表三百多篇古体诗和散文,并与他人联合出版《谁染枫叶红》《临夏散文选》等作品。
本书特色
这本《曹丽娟诗文集》,是一本集诗歌、散文、新闻作品为一体的书籍,曹丽娟的这些作品,不仅反映了时代要求,也体现了她在文学、地理、民俗等学科上的造诣和修养,也体现了一名报纸编辑、记者的学识与情操。正如鲜花之繁美有赖于土壤的肥沃,这些作品的出现,也是临夏这块热土哺育的结果用于新闻工作实践。古河州的悠久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都是无形的、无尽的乳汁,哺育了她的情怀,丰富了她的精神空间。
目录
甘南韵
路经若尔盖草原
黄龙溶洞
还看奇景在崆峒
青海行
漓江五景
夜观漓江
清平乐·漓江河畔
阳朔
承德行
登泰山
游青岛广场
庐山杂吟
游三叠泉
过长江
瞻陶渊明墓
南通狼山
临夏州县(市)名歌
悠缰药水峡
莲花山
晨眺
柳梅滩
喜观康乐育苗基地
药水峡感赋
秋游太子山
赞和政梨花
观赏和政油菜花
和政花儿会
游松鸣岩
松鸣岩感怀
东乡行
南阳渠
那勒寺水库
杏林拾萃
陇上江南——永靖
永靖随感
观龙汇山庄
夕观刘家峡水库
积石感怀
漫步滨河路
献给母亲的歌
舅父周年祭
读张兴珊诗书有感
读马世仁先生史书有感
春节抒怀
清明随感
乡间掠影
农家小院
观钓鱼人
第二辑 散文
修炼婚姻
稀释了的过去
飞翔的曲线
坦然是福
享受书斋
渴望与真诚
正常等于幸福
欣赏是一种享受
城里乡外
难了的情结
五月,我去赏牡丹
洋芋蛋宝贝蛋
故乡情结
河声之韵
膝下女儿初长成
感悟藏音
美丽的苏鲁梅朵
温馨之旅
云南览胜
梦幻云南
青岛看海
清漪突涌趵突泉
神醉蓬莱
感受庐山
庐山脚下访茶农
龙井村里品“农井”
风景这边独好
话说金张掖
大佛寺一瞥
难忘的草原之夜
马儿哟,你慢些走
美酒饮誉丝绸路
杏花怒放唐汪川
探幽炳灵奇观
解读太子山
漫开花儿透心甜
散文之韵
——我写散文的一点体会
第三辑 通讯
大爱无疆
科学蕴育出的发展春天
——康乐经济社会发展侧记
兴商贸激活大产业
——东乡县汪集乡集镇洋芋市场见闻
谱写绿色新篇章
——康乐县育苗基地见闻
创新机制破解融资难
——记康乐县成立担保公司解决畜牧产业发展融资难
富民强县擎大旗
——康乐县发展劳务经济纪实
养牛大县赛牛忙
——康乐县第三届赛牛相牛大会侧记
“还想再活二十年”
——康乐县新农合工作见闻
老阿訇热心办学
农家庭院花飘香
“囊富汉”的小金库
树苗“走”亲戚
父子同上光荣榜
文明花开胭脂川
悠悠公仆情
——省委书记顾金池康乐记行
莲花山下育种人
——记农民技术员侯煜雄
情系万亩良田间
——记康乐县农技站站长、助理农艺师冯庆华
地埂造林好处多
好大夫马志龙
受灾之后
马德民挥洒四年浇绿一条荒山沟
昔日鸟无垒窝树如今林木已成荫
为了山乡的明天
——记鸣鹿乡郭家村党支书马世权办学的事
赛牛会一瞥
马如海抓教育
集日新话题
“韭菜状元”服输
一家解了百家愁
——记农民段玉杰的家庭修理厂
老专家探亲
——访细毛羊研究专家、共产党员杨尔济
“为有源头活水来”
——共产党员何玉荣助人为乐纪事
老杨要卖报
——记康乐县邮电局报刊零售员杨万常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康乐县农民广积农家肥
张阴阳“新传”
莲花山下“财神殿”
知心朋友
——记优秀党员王兰芳
一片深情在教育
——记全国伊协常委拜玉凤
拂晓铃声
有远见的村支书
胭脂集上科普摊
威信,在办实事中树起
——记莲麓乡党委二三事
愿合欢的歌早日飘两岸
——访台胞史麟徽、史肇贞夫妇
李书记的内疚
育肥村的笑声
养牛扣开致富门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记康乐县苏集乡塔关村农民康安义
征稽员的风采
——记康乐县征稽站二三事
马老汉合家记
干山沟变成刮金板
——记全国造林模范陈文炳
就恋这把土
——记康乐县第一中学高级教师林建春
殷殷痴情献桑梓
摄在暴风雨中的镜头
——康乐县抗洪抢险纪实
这里滚动着捐资助学的热浪
农民急盼大市场
他们夺回了丢掉的市场
——记康乐县建筑公司
播撒科技种子
——记农民技师瓦玉林
乐为农民搭富桥
——记康乐县苏集乡信用社主任赵喻二三事
潇潇洒洒奔小康
——康乐县发展市场农业的调查
实施党建“五个一”工程促进农村经济上新台阶
——康乐县探索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新路子
丰收之后话花钱
——康乐农民的心声
跋
后记
节选
修炼婚姻 这天,我正在办公室上网,桌上的电话急促地响了起来,拿起话柄,电话里又传来朋友哀怨的声音。她说,你有时间吗?咱们找个地方坐坐。 听她的话音很严肃,也很悲哀。我急忙关掉电脑,找了个清闲之地,和随之而来的她坐了下来,刚沏上茶,她便脸挂清泪,给我诉说起来。她一遍遍地问我,他怎么会变成这样?我这位朋友是一个自尊心很强,凡事较真,且肚里装不住事的人,今天打电话是因为又和丈夫吵架了。像每次吵架一样,他们又打起了冷战。 第一天晚上,她跑到小房间和女儿挤在一起唾了,第二天女儿嫌她打呼噜影响自己休息、学习,便提出了严肃的抗议。无奈,第二晚她又在客厅沙发上睡了一夜,沙发太软,远没有床舒服,第二天起来,她浑身酸痛。而他像没事人似的,全然没有了昔日的殷勤劲儿,不哄不劝,该吃的时候吃,该喝的时候喝,该睡的时候睡。更气人的是他每次吃饭都弄两小菜,拿一壶小酒,吃喝时故意把嘴咂得巴巴响。朋友满腔怒火,声色俱厉的向我诉说着这一切,她怨恨、感慨,怨恨丈夫的无情无义,感慨如水般流走的时光,更感慨时光流逝后积淀下来的清苦。她咬牙切齿地说:“我不理他,永远不理他,我要和他离婚。”我心平气和地听完她的诉说,拍拍她的手背告诉她,不要轻言离婚,这就是生活。 朋友诉完苦,轻松了许多,我们又聊了些别的,简单地吃了晚饭后各自回家了。 大概到了周末,朋友又打电话说,他那位刚才给她来电话,说要请他单位领导吃饭,要她作陪,问我该不该去,这是不是他的圈套。我听完后笑了,她恼怒地说:“你笑什么?人家不是拿不准主意才问你的嘛。”我故意说:“不去,坚决不去,他那样对你实在是太过分了。”电话那头的她支支吾吾地说:“最近他们单位有一个科长的空缺,他当副科长也有好几年了,这次请吃饭有点争取的意思,不去,叫领导看出他家庭不和。会不会因小失大,影响他的前程,毕竟这样的机会不多。”我说:“你既然知道事情的重要性,那你还不快去,犹豫什么?”接完电话,她火速赶回家,洗脸化妆,打扮整齐,欢欢喜喜地配合着丈夫,装了一晚的和睦。晚上回家,气氛就缓和多了,就有点弄假成真的样子,前几天的怨气、愤怒都被这次宴请冲淡了,他们和好如初,继续过着以往柴米油盐的生活。这是她后来告诉我的。 过了大概有半年的时间,他们又因为家务琐事发生了争吵,接下来又进入了冷战。这次她又把我当作倾诉的对象,声泪俱下地诉说着,这次她下定决心说:“我不跟他过了,坚决不过了。”我没有说什么,只是起身给她的茶杯里添了点开水。就在这时,她的手机响了,她接了电话,脸子一冷,翘起右腿,正要端起架子,但听了电话,她焦急地说:“我在报社,你赶快过来。”原来早上她母亲在下楼时不小心崴了脚腕,而且还很严重,母亲打不通她的手机,就把电话打到她丈夫那里。她丈夫接到电话,放下手头的工作,叫上车火速赶到家中,把丈母娘背下楼送到医院,检查拍片忙乎了很一阵子,又去了临夏有名的金家接骨匠那里敷上祖传的膏药送回家中,接着,赶忙到药店买了跌打损伤的药。这会儿单位有事叫他回去,他只好打电话找她回去照料母亲。她听电话,脸上显出了深深的歉意,言语也温柔了许多。不一会儿,她丈夫手里提了个塑料袋,里面装着各种各样的药,他耐心地一样一样交代着,这是开水冲服的,这是用酒调着喝的,这是外敷的。朋友认真地听着、答应着,这时的她,脸上看不出丝毫的怨恨,还淡淡地流露出些许柔情蜜意,很难看出他们之间有隔阂。听说丈夫还没吃饭,她心疼地说:“你先快去吃点饭,要不然又胃痛。”她丈夫“嗯”了一声,和我打了招呼便转身下楼了。朋友满脸感激地说:“这次多亏了他,要不然我老娘就受大罪了。”我有意问她,还一块过吗?她羞涩地笑笑,摆摆手算是告别,急匆匆去看母亲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