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沈超红 著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5
ISBN:978730268110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新剩余理论:揭示商业秘密的认知重构
内容简介
“新剩余理论是对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客观价值论和旧剩余理论进行批判性思考的产物。该理论的解释力很强,是一种具有普适性的理论。它为理解经济现象,但不限于经济现象,提供了一个独到的视角。在微观上,该理论解释了交易的形成、领导地位的形成、朋友圈的形成、企业的本质;在宏观上,该理论解释了创造性破坏的创新何以可行、人类文明的测度以及人类智力进化的缘由。
本书的适宜读者为经济管理领域的实践者、研究者,对理论建构过程感兴趣者,以及有求知欲、好奇心,愿意提升自己的广大读者。”
作者简介
沈超红,湖南长沙人,浙江大学管理学博士,清华大学访问学者,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访问学者,中南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书特色
本书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本书作者旁征博引,通过吸收以往经济学、管理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批判创新经济学和工商管理学的相关理论,基于个人主义和主观价值思想体系,构建合约相关者剩余理论,回答为什么交易会自愿达成的基本问题,论证合约相关者能获得交易剩余是市场制度得以存在的根基,并用以此解释经济现象和企业的本质。
目录
序一 ⅤⅡ
序二 Ⅺ
前言 ⅩⅤⅡ
第一部分 CHS 理论的建构
第 1 章 CHS 理论的缘起 2
1.1 什么是 CHS 理论 2
1.2 CHS 理论产生的具体过程 4
1.3 CHS 的理论渊源 6
1.4 此剩余不是彼剩余 8
1.5 此剩余与利润及机会成本的解释力 10
1.6 利益相关者理论为何如此流行 11
第 2 章 CHS 理论解释和预见的现象 21
2.1 为人处世 21
2.2 方案评价 23
2.3 问题解决 25
2.4 企业的本质 26
2.5 公地的另一面 28
2.6 文明的测度 30
第 3 章 CHS 理论的深化 33
3.1 CHS 理论的边界 33
3.2 CHS 理论的公理化 37
3.3 CHS 理论的形式化 39
3.4 CHS 大小的测度 40
3.5 CHS 理论的操作化 41
3.6 CHS 理论的动态性 44
新剩余理论:揭示商业秘密的认知重构
第 4 章 CHS 理论与相关理论的对比 45
4.1 利益相关者理论 45
4.2 消费者剩余理论 46
4.3 双赢策略 47
4.4 效率工资理论 48
4.5 激励相容理论 50
4.6 强制执行的制度、自动执行的制度 51
4.7 创业有哪些理论 52
4.8 国际贸易理论 55
4.9 帕累托改进、创造性破坏 57
4.10 CHS 理论建构小结 59
第二部分 CHS 理论的主要应用
第 5 章 高被引商业模式理论论文解构 61
5.1 引言 61
5.2 “魏 – 朱商业模式”一文的学术贡献 62
5.3 “魏 – 朱商业模式”理论建构中的局限 63
5.4 “魏 – 朱商业模式”理论的修正 65
5.5 结论与讨论 71
第 6 章 一个指导创业实践的准企业理论 73
6.1 引言 73
6.2 文献回顾 74
6.3 研究方法 78
6.4 研究发现 83
6.5 讨论 84
6.6 结束语 87
第 7 章 共享经济为什么能爆炸性增长 89
7.1 Airbnb 89
7.2 Uber 97
7.3 WeWork 100
7.4 三个案例的共性发现 105
目 录
第三部分 CHS 理论应用的拓展
第 8 章 单位住房分配的帕累托改进
—第三方评估合理吗 109
8.1 单位现行住房调配方式的典型问题 109
8.2 住房分配的消费者剩余与供给者剩余分析 110
8.3 几种帕累托改进的方法 111
8.4 结束语 113
第 9 章 锚定效应与消费者购买意愿关系研究
—高价产品为何能促销 114
9.1 引言 114
9.2 研究假设 115
9.3 研究方法 118
9.4 研究结果 121
9.5 研究结论 125
第 10 章 共享经济背景下政府规制与供给意愿关系研究
—如何提高供给意愿 127
10.1 引言 127
10.2 典型案例 128
10.3 研究假设 130
10.4 研究方法 132
10.5 研究结论与启示 140
第 11 章 合约安排与节能服务项目的市场拓展
—如何制定有效合约 142
11.1 引言 142
11.2 案例 144
11.3 合约安排的有效性解释 147
11.4 结语 149
第 12 章 合约安排与市场拓展关系研究
—合约成败的根源 150
12.1 文献回顾 150
新剩余理论:揭示商业秘密的认知重构
12.2 研究方法 153
12.3 案例及其结果 154
12.4 理论模型与结果分析 157
12.5 结论 161
第 13 章 “合约相关者剩余”视角下的“封贡互市”协议
—贸易能终结战争 163
13.1 “合约相关者剩余”的基本概念 163
13.2 CHS 视角下“封贡互市”协议的有效性 164
13.3 “封贡互市”有效性的边界条件 166
13.4 小结 167
第 14 章 基于“合约相关者剩余”的商业模式研究
—何为有效的商业模式 169
14.1 研究背景 169
14.2 研究现状 170
14.3 基于 CHS 理论的商业模式 171
14.4 基于 CHS 理论的商业模式的实证研究 176
14.5 研究结论与讨论 183
第 15 章 创业绩效结构探索与合约解释
—如何度量创业的成功程度 186
15.1 引言 186
15.2 创业绩效结构的研究假设 187
15.3 创业绩效结构的研究结果 189
15.4 创业绩效结构研究的结论与讨论 190
参考文献 195
后记 211
前言
希腊的批判性讨论传统,是一种理性传统,依赖这一传统,科学知识得以增 长。科学开始于对神话、对巫术技巧和实践的批判性讨论(Popper ,1963)。同 理,“合约相关者剩余”理论的产生,得益于对“利益相关者”理论,以及“客 观价值论”和“旧剩余理论”的批判性思考。
人际之事,一切皆交易? CHS 理论是解释交易“为什么”能达成的理论。 之所以被称为“新剩余理论”,是因为它与“剩余价值”理论采用了同样的词 语—剩余(surplus),但其内涵完全不同,而且隐含的“人、物、交换原则、 交换结果”前提假设不一样。传统的“剩余理论”暗示了人与人之间不平等,而 “新剩余理论”蕴含着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前者持客观价值论,后者持主观 价值论;前者认为交易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后者认为交易遵循各方均有剩余的 原则; 前者认为剩余越大,剥削程度越高;后者认为剩余越大,创造的价值越大。 因此,从传统的“剩余”到“新剩余”,是一种范式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