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陕西书学院
页数:45
出版社:江苏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
ISBN:978753446845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几千年来留下了不可胜数的书法遗产。其中许多优秀的碑石墨迹,成为历代学书者学习的典范,直到今天,仍是广大书法爱好者临习的楷模。 本着弘扬民族文化、普及提高书法艺术的宗旨,《张迁碑(隶书技法讲析)/》从浩如烟海的历代书法遗存中选出若干书体不同、风格各异的碑石墨迹作为范本,科学分析笔画结构,详细讲解临习方法,并精心修整残缺字形,兼述古今文字演化,以供广大书法爱好者及书法教育工作者学习、参考。本书由陕西书学院编写。
本书特色
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几千年来留下了不可胜数的书法遗产。其中许多优秀的碑石墨迹,成为历代学书者学习的典范,直到今天,仍是广大书法爱好者临习的楷模。
本着弘扬民族文化、普及提高书法艺术的宗旨,《张迁碑(隶书技法讲析)/》从浩如烟海的历代书法遗存中选出若干书体不同、风格各异的碑石墨迹作为范本,科学分析笔画结构,详细讲解临习方法,并精心修整残缺字形,兼述古今文字演化,以供广大书法爱好者及书法教育工作者学习、参考。本书由陕西书学院编写。
目录
隶书及《张迁碑》概说
一、基本点画
1.点的练习
2.横的练习
3.竖的练习
4.撇的练习
5.捺的练习
6.折的练习
7.钩的练习
二、点画组合
1.点的组合
2.横的组合
3.竖的组合
4.撇的组合
三、偏旁部首
1.单人旁
2.双人旁、3.提手旁
4.立刀旁、5.力部、6.口部
7.示字旁、8.禾字旁、9.木字旁
10.土部、11.三点水
12.日部、13.宝盖头
14.心字底
15.斤字旁、16.衣部、17.月部、18.玉部、19.□部
20.反犬旁、21.弓部、22.贝部
23.草字头、24.竹字头
25.反文旁、26.子部、27.糸部
28.言字旁、29.殳部、30.页部
31.见部、32.日部、33.□部、34.戈部
35.邑(右耳旁)、36.走之旁
37.门部、38.半包围、39.□部
40.阜(左耳)、41.雨部、□部
42.又部、43.身部、耳部、牙部
三、《张迁碑》的字形结构
1.一般结字规律
(1)布白均匀
(2)平齐规整
(3)穿插挪让
2.特殊结字规律
(1)八分开张
(2)字形扁方
3.夸张与减弱
4.同字变化
四、《张迁碑》字形辨疑
一、基本点画
1.点的练习
2.横的练习
3.竖的练习
4.撇的练习
5.捺的练习
6.折的练习
7.钩的练习
二、点画组合
1.点的组合
2.横的组合
3.竖的组合
4.撇的组合
三、偏旁部首
1.单人旁
2.双人旁、3.提手旁
4.立刀旁、5.力部、6.口部
7.示字旁、8.禾字旁、9.木字旁
10.土部、11.三点水
12.日部、13.宝盖头
14.心字底
15.斤字旁、16.衣部、17.月部、18.玉部、19.□部
20.反犬旁、21.弓部、22.贝部
23.草字头、24.竹字头
25.反文旁、26.子部、27.糸部
28.言字旁、29.殳部、30.页部
31.见部、32.日部、33.□部、34.戈部
35.邑(右耳旁)、36.走之旁
37.门部、38.半包围、39.□部
40.阜(左耳)、41.雨部、□部
42.又部、43.身部、耳部、牙部
三、《张迁碑》的字形结构
1.一般结字规律
(1)布白均匀
(2)平齐规整
(3)穿插挪让
2.特殊结字规律
(1)八分开张
(2)字形扁方
3.夸张与减弱
4.同字变化
四、《张迁碑》字形辨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