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胡兴国,张流芳主编
页数:266
出版社: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1970
ISBN:978756292025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建筑力学》根据土木建筑类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基本要求编写,涵盖了建筑力学的主要内容。全书共14章,内容分为绪论、静力学基础知识、平面任意力系、空间任意力系、截面的几何参数、内力及内力图、杆件的应力和强度计算、杆件变形和刚度校核、轴心压杆的稳定性校核、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力法、位移法、力矩分配法、影响线。每章有本章提要、本章小结、思考题和习题。
本书特色
《建筑力学》除作为高等专科学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土建类专业教材外,也可供土建工程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目录
1、绪论1.1 建筑力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1.1 建筑力学的研究对象1.1.2 建筑力学的基本任务1.2 变形固体及其基本假设1.3 结构的计算简图1.3.1 确定计算简图的原则1.3.2 平面杆件结构的简化1.4 平面杆件结构和荷载的分类1.4.1 平面杆件结构的分类1.4.2 荷载的分类1.5 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1.5.1 几何组成分析的目的1.5.2 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则1.5.3 杆件结构的几何组成本章小结习题2、静力学基础知识2.1 力及力系的基本知识2.1.1 力的三要素2.1.2 力偶及力偶矩2.1.3 分布力集度2.1.4 力系2.2 静力学公理2.2.1 公理12.2.2 公理22.2.3 公理32.2.4 公理42.2.5 几个推论2.3 约束及约束反力2.4 受力图本章小结复习思考题习题3、平面任意力系3.1 力的投影、力对点的矩3.1.1 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3.1.2 投影与分力的比较3.1.3 力对点的矩3.1.4 力矩与力偶矩的比较3.2 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3.2.1 力的平移定理3.2.2 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任一点简化3.2.3 平面任意力系简化的最后结果
3.3 合力投影定理、合力矩定理3.3.1 合力投影定理3.3.2 合力矩定理3.3.3 平面平行力系的合力3.4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3.4.1 平衡方程的基本式3.4.2 平衡方程的二力矩式和三力矩式3.4.3 静定和超静定的概念3.4.4 平面任意力系的特殊形式3.4.5 解题一般步骤及注意点本章小结复习思考题习题4、空间任意力系4.1 力的分解、力的投影、力对轴的矩4.1.1 已知力F4.1.2 力的分解4.1.3 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4.1.4 力对坐标轴的矩4.2 空间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
4.2.1 合力投影定理、合力矩定理4.2.2 空间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4.2.3 约束和约束反力4.3 物体的重心本章小结复习思考题习题5、截面的几何参数5.1 截面的形心位置和面积矩5.1.1 截面的形心位置5.1.2 面积矩5.2 惯性矩、极惯性矩、惯性积5.2.1 惯性矩5.2.2 极惯性矩5.2.3 惯性积5.2.4 组合图形的几何参数5.3 平行移轴公式5.4 形心主惯性轴、形心主惯性矩5.4.1 形心主惯性轴5.4.2 形心主惯性矩5.4.3 形心主惯性平面本章小结复习思考题习题6、内力及内力图6.1 轴心抗压杆件的内力及内力图6.1.1 轴心拉压杆件的受力特点6.1.2 用截面法求轴心拉压杆的内力6.1.3 轴心拉压杆的内力图6.2 扭转轴的内力及内力图6.2.1 受力变形特点6.2.2 外力偶的换算公式6.2.3 用截面法求扭转轴的内力6.2.4 扭转轴的内力图6.3 平面弯曲梁的内力及内力图6.3.1 受力变形特点6.3.2 梁的计算简图6.3.3 静定梁的三种基本形式6.3.4 用截面法求平面弯曲梁的内力-剪力和弯矩6.3.5 用写方程法作梁的内力图6.3.6 分布荷载集度、剪力和弯矩三者之间的微分关系6.3.7 用区段叠加法作梁的内力图6.4 多跨静定梁、斜梁的内力及内力图6.4.1 多跨静定梁6.4.2 斜梁6.5 静定平面刚架的内力及内力图6.6 静定平面桁架的内力及内力图本章小结复习思考题习题7、应力和变形7.1 轴心拉压杆的应力和变形7.1.1 截面上一点处的应力7.1.2 轴心拉压杆横截面上的应力7.1.3 危险截面及危险点7.1.4 构件上一点处的应变7.1.5 轴心拉压杆的应变与变形7.2 扭转轴的应力和变形7.2.1 剪切虎克定律7.2.2 圆截面扭转轴横截面上的应力7.2.3 空心圆截面轴的应力7.2.4 圆截面及空心圆截面扭转轴的变形7.3 平面弯曲梁的应力7.3.1 纯弯曲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7.3.2 横力弯曲梁的正应力7.3.3 横力弯曲梁横截面上的剪应力7.3.4 平面弯曲梁的危险截面及危险点7.4 平面弯曲梁的变形7.4.1 平面弯曲梁的变形7.4.2 梁的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7.4.3 用积分法求梁的转角和挠度7.4.4 简单荷载作用下梁的挠度和转角本章小结复习思考题习题8、强度计算和刚度计算8.1 材料的力学性能8.1.1 低碳钢的单向拉、压试验8.1.2 铸铁的单向拉、压试验8.1.3 材料在单向拉、压时的力学性能8.2 构件的强度条件和刚度条件8.2.1 构件的强度条件8.2.2 构件的刚度条件8.3 轴心拉压杆的强度计算8.3.1 轴心拉压杆的强度条件8.3.2 强度计算问题的三种类型8.4 扭转轴的强度计算和刚度计算9、轴心压杆的稳定性计算10、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11、力法12、位移法13、力矩分配法14、影响线参考文献
3.3 合力投影定理、合力矩定理3.3.1 合力投影定理3.3.2 合力矩定理3.3.3 平面平行力系的合力3.4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3.4.1 平衡方程的基本式3.4.2 平衡方程的二力矩式和三力矩式3.4.3 静定和超静定的概念3.4.4 平面任意力系的特殊形式3.4.5 解题一般步骤及注意点本章小结复习思考题习题4、空间任意力系4.1 力的分解、力的投影、力对轴的矩4.1.1 已知力F4.1.2 力的分解4.1.3 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4.1.4 力对坐标轴的矩4.2 空间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
4.2.1 合力投影定理、合力矩定理4.2.2 空间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4.2.3 约束和约束反力4.3 物体的重心本章小结复习思考题习题5、截面的几何参数5.1 截面的形心位置和面积矩5.1.1 截面的形心位置5.1.2 面积矩5.2 惯性矩、极惯性矩、惯性积5.2.1 惯性矩5.2.2 极惯性矩5.2.3 惯性积5.2.4 组合图形的几何参数5.3 平行移轴公式5.4 形心主惯性轴、形心主惯性矩5.4.1 形心主惯性轴5.4.2 形心主惯性矩5.4.3 形心主惯性平面本章小结复习思考题习题6、内力及内力图6.1 轴心抗压杆件的内力及内力图6.1.1 轴心拉压杆件的受力特点6.1.2 用截面法求轴心拉压杆的内力6.1.3 轴心拉压杆的内力图6.2 扭转轴的内力及内力图6.2.1 受力变形特点6.2.2 外力偶的换算公式6.2.3 用截面法求扭转轴的内力6.2.4 扭转轴的内力图6.3 平面弯曲梁的内力及内力图6.3.1 受力变形特点6.3.2 梁的计算简图6.3.3 静定梁的三种基本形式6.3.4 用截面法求平面弯曲梁的内力-剪力和弯矩6.3.5 用写方程法作梁的内力图6.3.6 分布荷载集度、剪力和弯矩三者之间的微分关系6.3.7 用区段叠加法作梁的内力图6.4 多跨静定梁、斜梁的内力及内力图6.4.1 多跨静定梁6.4.2 斜梁6.5 静定平面刚架的内力及内力图6.6 静定平面桁架的内力及内力图本章小结复习思考题习题7、应力和变形7.1 轴心拉压杆的应力和变形7.1.1 截面上一点处的应力7.1.2 轴心拉压杆横截面上的应力7.1.3 危险截面及危险点7.1.4 构件上一点处的应变7.1.5 轴心拉压杆的应变与变形7.2 扭转轴的应力和变形7.2.1 剪切虎克定律7.2.2 圆截面扭转轴横截面上的应力7.2.3 空心圆截面轴的应力7.2.4 圆截面及空心圆截面扭转轴的变形7.3 平面弯曲梁的应力7.3.1 纯弯曲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7.3.2 横力弯曲梁的正应力7.3.3 横力弯曲梁横截面上的剪应力7.3.4 平面弯曲梁的危险截面及危险点7.4 平面弯曲梁的变形7.4.1 平面弯曲梁的变形7.4.2 梁的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7.4.3 用积分法求梁的转角和挠度7.4.4 简单荷载作用下梁的挠度和转角本章小结复习思考题习题8、强度计算和刚度计算8.1 材料的力学性能8.1.1 低碳钢的单向拉、压试验8.1.2 铸铁的单向拉、压试验8.1.3 材料在单向拉、压时的力学性能8.2 构件的强度条件和刚度条件8.2.1 构件的强度条件8.2.2 构件的刚度条件8.3 轴心拉压杆的强度计算8.3.1 轴心拉压杆的强度条件8.3.2 强度计算问题的三种类型8.4 扭转轴的强度计算和刚度计算9、轴心压杆的稳定性计算10、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11、力法12、位移法13、力矩分配法14、影响线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