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袁祺
页数:252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50975875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从理论模式的建构和莎剧解读两大方面,对美国当代文学批评家诺曼·霍兰德的新精神分析批评进行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本书将霍兰德的理论建构与文本批评结合在一起分析,力求在展现其理论完整性的同时,揭示其批评观念的发展性以及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互动关系,以此彰显其最具特色且被学界忽视或研究不够充分的一面,并尝试从西方文学批评史的角度,对其理论探索作出较为客观的评价。
作者简介
袁祺,男,1970年出生,江苏省东海县人。文学博士,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语言文学与文化系访问学者(2012年8月~2013年2月)。现为扬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传记中心兼职副研究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境外中国现代人物传记资料整理与研究”台湾子课题负责人、项目学术助理、《现代传记研究》集刊副主编、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诺曼·霍兰德的新精神分析批评研究”负责人。主要从事西方文学批评和传记研究。著有《诺曼·霍兰德的新精神分析批评研究》等。在《中国比较文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及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从理论模式的建构和莎剧解读两大方面,对美国当代文学批评家诺曼?霍兰德的新精神分析批评进行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本书将霍兰德的理论建构与文本批评结合在一起分析,力求在展现其理论完整性的同时,揭示其批评观念的发展性以及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互动关系,以此彰显其最具特色且被学界忽视或研究不够充分的一面,并尝试从西方文学批评史的角度,对其理论探索作出较为客观的评价。
目录
preace two【murray m.schwartz】
序 三【杨正润】
导 论
上 编 理论模式的建构
第一章 文学反应的动力学模式
第一节 转向精神分析
第二节 前俄狄浦斯、防御、读者
第三节 动力学模式
第四节 文学解读三要素
第二章 “身份”与互动批评模式
第一节 读者身份与文学解读
第二节 互动过程:deft
第三节 认知科学视野中的互动批评
下 编 聚焦莎士比亚
第三章 解读莎剧“三梦”
第一节 文学中的梦解析
第二节 罗密欧的梦
第三节 凯列班的梦
第四节 赫米娅的梦
第四章 语言的维度
第一节 躲进语词的世界:哈姆莱特的“拖延”
第二节 身份与句法选择
第五章 “父子”关系:“l形”模式
第一节 “l形”男性关系
第二节 “l形”男性与女性关系
第三节 父子关系模式与莎士比亚身份
结 语
参考文献
附 录 霍兰德著述引用情况说明
后 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