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张基温//张展为//史林娟
页数:290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11533719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电子政务导论(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1世纪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规划教材》是一本关于电子政务的入门教材。全书共分8章:第1~3章论述现代行政理念以及电子政务与现代行政理念之间的关系,介绍了世界有关国家电子政务建设概况和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基本框架;第4~7章介绍电子政务建设中的3个基本环节和4个重要保障:3个基本建设环节是网站设计(第4章)、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第5章)和电子政务内部公务处理(第6章);4个重要保障是网络基础设施保障、信息安全保障、法律与法规保障(第7章);第8章介绍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原则,以及顶层设计、工程管理与监理的有关知识和方法。 《电子政务导论(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1世纪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规划教材》内容丰富,概念清晰,贴近电子政务工作实际,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可以作为电子政务专业以及计算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行政管理等专业的“电子政务导论”课程教材,也可以作为公务员的电子政务培训教材,并可供政府信息化管理和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特色
《电子政务导论(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1世纪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规划教材》内容丰富,概念清晰,贴近电子政务工作实际,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可以作为电子政务专业以及计算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行政管理等专业的“电子政务导论”课程教材,也可以作为公务员的电子政务培训教材,并可供政府信息化管理和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1.1 政府形象
1.1.1 传统政府形象
1.1.2 政务大厅与电子政务大厅
1.1.3 电子政务门户网站
1.1.4 一位网民心目中的电子政务形象
1.1.5 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的形象差异
1.2 电子政务的应用模式
1.2.1 G2G
1.2.2 G2B
1.2.3 G2C
1.2.4 G2E
1.3 电子政务的有关术语
1.3.1 电子政务发展中使用过的术语
1.3.2 有关电子政务结构的几个术语
习题
第2章 电子政务与现代政府
2.1 世界各国的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状况
2.1.1 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内容
2.1.2 美国历史上的政府行政职能变革
2.1.3 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世界性“政府再造”运动
2.1.4 发达国家行政体制改革的一些趋势
2.1.5 现代行政理念
2.2 中国的行政体制改革
2.2.1 中国行政机构改革
2.2.2 中国政府的转型发展
2.2.3 公共服务型政府模型
2.2.4 中国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2.3 电子政务与现代行政
2.3.1 推进电子政务有助于实现现代行政理念
2.3.2 电子政务提升政府的驾驭能力
2.3.3 电子政务提升政府竞争力
2.3.4 实施电子政务推动行政体制改革
2.3.5 推行电子政务提升公务员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习题36
第3章 世界电子政务进展
3.1 发达国家电子政务建设典型案例
3.1.1 加拿大电子政务
3.1.2 新加坡电子政务
3.1.3 美国电子政务
3.1.4 澳大利亚电子政务
3.1.5 英国电子政务
3.1.6 德国电子政务
3.1.7 日本电子政务
3.1.8 韩国电子政务
3.1.9 国外电子政务建设的基本经验
3.2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
3.2.1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及其要素
3.2.2 国外对电子政务评价实践
3.2.3 国际电子政务评估体系小结
3.3 中国电子政务进展
3.3.1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概况
3.3.2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状况的国际评价
习题
第4章 电子政务网站设计
4.1 Web原理
4.1.1 C/S与B/S工作模式
4.1.2 超链接与超文本标记语言
4.1.3 网站与网页
4.1.4 服务器
4.1.5 域名申请
4.2 政务网站的三大核心功能
4.2.1 政务信息公开
4.2.2 在线服务
4.2.3 公众参与
4.3 政府网站建设
4.3.1 政府网站总体架构
4.3.2 网站的栏目设计
4.3.3 网站的目录结构设计
4.3.4 网站的链接结构设计
4.3.5 网站的整体风格设计
4.3.6 网页版式设计
4.4 中国政府网站评估体系
4.4.1 中国政府网站评估概述
4.4.2 中国软件测评中心的“2012服务型政府网站评估模型”
4.4.3 2012年国务院部委网站评估指标体系与评估结果分析
4.4.4 2012年地方政府网站评估指标体系与评估结果分析
4.4.5 2012年工程建设领域专项评估指标体系与评估结果分析
习题
第5章 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5.1 政务信息资源概述
5.1.1 政务信息资源的概念
5.1.2 政务信息资源与政府行政效果
5.1.3 政务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再利用
5.2 政务信息采集
5.2.1 政务信息源及其分类
5.2.2 政务信息采集渠道
5.3 政务信息资源的组织与存储
5.3.1 对象、属性与对象类
5.3.2 政务数据
5.3.3 政务数据元
5.3.4 文件与数据库
5.3.5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存储
5.4 政务信息资源整序
5.4.1 政务信息编码
5.4.2 政务信息资源分类与分类标引
5.4.3 主题标引与主题词表
5.4.4 电子文本置标与XML
5.4.5 元数据
5.4.6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
5.5 电子政务数据中心
5.5.1 电子政务数据中心的早期结构
5.5.2 电子政务数据交换中心
5.5.3 大数据时代的数据中心
附录A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系统实施指引(试行)(2009年1月15日)
第一部分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系统的构成与功能
第二部分政府公开信息核心元数据
第三部分政府公开信息的分类
第四部分政府公开信息目录展现形式
附件1核心元数据属性对照表
附件2主题分类类目表
附件3关键词参考表
习题
第6章 政府内部公务处理
6.1 电子政务事务处理
6.1.1 信访服务
6.1.2 行政审批
6.1.3 公文处理
6.1.4 会议管理
6.1.5 政府采购
6.1.6 税收管理
6.1.7 社会保障服务
6.1.8 日程管理与流程监管
6.1.9 集成办公自动化平台与第一代办公自动化系统
6.2 政务流程管理
6.2.1 从职能管理到流程管理
6.2.2 BPR与政务流程再造
6.2.3 工作流技术
6.3 电子政务行政决策
6.3.1 行政决策
6.3.2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
6.3.3 决策支持系统
6.4 知识管理和内容管理
6.4.1 知识管理
6.4.2 内容管理
习题
第7章 电子政务保障体系
7.1 电子政务的网络基础设施
7.1.1 计算机网络及其分类
7.1.2 计算机网络几何结构
7.1.3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7.2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障
7.2.1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威胁
7.2.2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防御技术
7.2.3 信息系统安全事件响应
7.2.4 数据加密与数据隐藏
7.2.5 电子身份认证
7.2.6 访问控制
7.2.7 电子报文认证——数字签名
7.3 电子政务相关法律与法规
7.3.1 信息安全的法律保障
7.3.2 知识产权保护
7.3.3 信息化与电子政务促进法
7.4 电子政务标准体系
7.4.1 电子政务标准体系的概念
7.4.2 中国电子政务标准体系建设框架
7.4.3 中国电子政务标准化建设阶段成果
习题
第8章 电子政务建设
8.1 电子政务建设项目规划与顶层设计
8.1.1 电子政务建设项目规划概述
8.1.2 电子政务顶层设计
8.1.3 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顶层设计
附录B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国信(2006)2号
一、总体要求与目标
二、总体框架的构成
二、总体框架的构成
三、服务与应用系统
四、信息资源
五、基础设施
六、法律法规与标准化体系
七、管理体制
附录C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顶层设计指南
一、设计目的
二、设计方向
三、设计目标
四、设计原则
五、设计内容及重点
8.2 电子政务工程招投标
8.2.1 招投标及其特点
8.2.2 招标方式与组织形式
8.2.3 招标的一般程序
8.2.4 电子政务工程招标的范围
8.2.5 编制招标文件
8.3 电子政务建设项目管理与监理
8.3.1 项目管理的概念和内容
8.3.2 项目管理的表述方式
8.3.3 电子政务建设项目管理模式
8.3.4 电子政务工程监理
附录D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2008年8月13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申报和审批管理
第三章 建设管理
第四章 资金管理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六章 验收评价管理
第七章 运行管理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九章 附则
附件1: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项目建议书编制要求(提纲)
附件2: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求(提纲)
附件3: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编制要求(提纲)
附件4: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验收大纲(提纲)
附录E国家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2011年12月12日)
前言
一、发展成绩和形势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方针
三、发展目标
四、发展方向和应用重点
五、保障措施
附录:指标及测算说明
习题
参考文献
节选
《电子政务导论(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1世纪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规划教材》: 政府网站是打造服务型政府的关键环节。随着政府职能转变不断深化,公共服务在电子政务的地位逐步提升。从全球电子政务发展趋势看,面向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服务,为企业、公众、投资者、旅游者服务,围绕经济发展,改善投资环境,拉动本地经济,是电子政务的最大价值所在。以政府网站为平台面向公众和企业提供“一站式办公”和网上审批等公共服务,不仅可以使公众只需在单一窗口,便能一步到位获得涉及多个机构的服务,增强用户满意度,还能够减少政府开支,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 1.在线服务的要求 ①全面性。政府网站在线服务应体现政府职能的全面性,通过全面整合在线服务资源,提供行政办事和社会公益服务,以丰富的服务内容落实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要求。 ②实用性。政府网站在线服务应强调实用性,要以用户为中心,不断满足企业和社会公众日常生产生活获取公共服务的需求。 ③易用性。政府网站在线服务应简单易用,服务的展现形式应兼顾不同用户的使用习惯,并且为用户享受在线服务的全过程提供适当的指导说明。 2.在线服务的服务构成 在线服务包括政府行政服务和社会公益性服务两部分。 政府行政服务是指各级政府及各部门,依据职能和法律法规规定所承担的管理和服务事务,包括行政许可事项和其他日常办公业务。政府行政服务是政府网站在线办事服务的主要内容。 社会公益性服务是指由公共部门(包括政府部门和一些非政府组织等社会力量)提供的具有公众性、公用性和公益性的,且满足全社会或某一类社会群体共同需要的服务。社会公益性服务是政府网站在线服务内容的重要补充。 3.在线服务的实现方式 政府网站在线服务一般包括办事指南、表格下载、在线咨询、在线查询和在线办理5种实现方式。 (1)办事指南 政府网站应面向用户提供与办事规程相关的各项要素信息。各事项的办事指南信息应明确事项名称、服务内容概述、政策法规依据、事项申办条件、需要提交材料、办事处理流程、办理时限、收费标准、受理机构、办公时间、地点和联系方式等信息。 (2)表格下载 政府网站应面向社会提供办事申请表格、申请书以及示范文本等文档的下载服务。 ·政府网站提供的办事申请表格或申请书,应保证与实际表格或申请书的格式一致; ·表格形式较复杂或不易填写的,政府网站应发布填表帮助说明,并提供表格示范样本供用户参考; ·表格和申请书等模板应支持主要办公软件下的文字处理操作,不应以图片文件的形式提供。 (3)在线咨询 政府网站应提供办事服务的咨询渠道,方便用户询问办事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政府网站应以有关政策法规为依据,做好用户咨询事件的解答说明工作。 (4)在线查询 在线查询包括如下两种查询。 ①办事状态与结果查询。政府网站应提供事项办理状态查询服务,并保证所提供的状态信息真实可靠。政府网站可采用信息列表、数据库查询等多种形式及时公开政府行政事项的办理结果,公开办事结果不能侵犯公民个人隐私和涉及国家、商业秘密。凡受理事项未获批准的,办事状态查询结果中要公开未获批准的原因。 ②便民信息查询。政府网站应充分利用信息资源提供查询服务,方便企业和社会公众的日常生产生活。 (5)在线办理 政府网站应根据本地区、本部门电子政务建设情况,针对适于网上申请的办事事项提供在线办理服务功能。为此建议: ·政府网站在线办理服务,宜采取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协同办理的建设模式; ·政府网站应按照业务工作要求,将填写办事表格和提交申请材料的过程电子化、系统化,实现办事事项的在线申报服务; ·政府网站的在线申报服务应充分与业务办理系统有机衔接,确保网上申报业务得到及时有效处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