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三希堂法帖-(全六卷)

封面

作者:梁诗正

页数:3054

出版社:中国画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51460882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三希堂法帖(套装1-6册)》按照原帖的版式将所有书法作品及印钤全部以正书誊出,使学习者大得便利。  此外,本次出版在编排上将《三希堂法帖》分为六卷,其中五卷为原刻印本。为了方便广大书法爱好者更好地辨识帖中字迹印钤等。本帖还特地将清人陈焯奉敕所编《三希堂法帖释文》收录影印集成第六卷,并在前五卷每帖的书眉处标注帖名和作者名,以便参阅。

作者简介

梁诗正(1697年-1763年),字养仲,号芗林,又号文濂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官员、书法家。擅诗文,同杭世骏、陈兆嵛等六人结“月课诗社”。

二十七岁,从院长万(太史)经读书敷文书院。雍正四年(1726年)中举,雍正八年(1730年)一甲三名进士(探花),授翰林院编修,旋充《大清一统志》纂修官。雍正十二年(1734年)选入上书房。

乾隆初为南书房行走,迁户部侍郎。建议八旗应行边屯,停止募补绿营,以补国用。乾隆十年(1745年)擢户部尚书。上疏皇帝要以节俭为要。乾隆十三年(1748年),调兵部尚书。次年,为刑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协办大学士。乾隆十五年(1750年),调吏部尚书。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丁父忧,召署工部尚书,调署兵部尚书。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仍命协办大学士,兼翰林院掌院学士。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授东阁大学士,寻卒,谥文庄。

梁诗正经常随乾隆帝出巡,朝廷重要文稿多出其手。任内有“八旗闲散人丁宜分置边戈,以资生产;缘营兵丁,宜量停募补以减冗额”之策疏;又有“每岁天下租赋,以供官兵俸饷各项经费,皇上宜以节俭为要,勿兴土木之工,黩武之师,庶以持盈保泰”之安国政论。工书法,初学柳公权,继参赵孟頫,晚年师颜真卿,编历代名家书法真迹《三希堂法帖》,所书《十宫帖》为清代行书精品。著有《矢音集》。

本书特色

16开函套精装,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

《三希堂法帖》摹刻精良,卷帙浩繁,堪称丛帖中之巨制

梁诗正是清代著名书法家,《大清一统志》纂修官,东阁大学士,书法初学柳公权,继参赵孟頫,晚年师颜真卿,编历代名家书法真迹《三希堂法帖》,所书《十宫帖》为清代行书精品

本次出版在编排上将《三希堂法帖》分为六卷,其中五卷为原刻印本

特地将清人陈焯奉敕所编《三希堂法帖释文》收录影印集成第六卷,并在前五卷每帖的书眉处标注帖名和作者名

本套书按照原帖的版式将所有书法作品及印钤全部以正书誊出,使学习者大得便利

“三希堂”原名“温室”,本为乾隆皇帝读书之所。乾隆帝在此珍藏了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三件稀世墨宝,并时常把玩,遂以此更名。后乾隆帝敕令朝臣编刻《三希堂法帖》,收录内府所藏魏晋以来书法家名迹,其中就包括此三珍。

《三希堂法帖》摹刻精良,卷帙浩繁,堪称丛帖中之巨制。完成之后,仅精拓数十本赐与宠臣。后于乾隆十七年,复从宫中藏品中再次精心挑选出历代名人法书五卷,摹刻上石。至此,《三希堂法帖》始成完璧。至清代末年,其传始广。原石嵌于北京北海公园阅古楼壁上。

该书是乾隆十二年(1747年),皇帝弘历敕命吏部尚书梁诗正、户部尚书蒋溥等人,将内府所藏历代书法作品。

本套书按照原帖的版式将所有书法作品及印钤全部以正书誊出,使学习者大得便利。

此外,本次出版在编排上将《三希堂法帖》分为六卷,其中五卷为原刻印本。为了方便广大书法爱好者更好地辨识帖中字迹印钤等,本帖还特地将清人陈焯奉敕所编《三希堂法帖释文》收录影印集成第六卷,并在前五卷每帖的书眉处标注帖名和作者名,以便参阅。

目录

第1卷

清 乾隆 皇帝弘历特谕

第一册

魏 钟繇 荐季直表

晋 王羲之 快雪时晴帖

临钟繇 千字文(传)

行穰帖

游目帖

瞻近帖

第二册

晋 王羲之 袁生帖

秋月帖

都下帖

二谢帖

曹娥碑(传)

王献之 中秋帖

送梨帖

新埭帖

保母帖

王殉 伯远帖

第三册

梁 武帝 异趣帖

隋 无名 氏出师颂

唐 欧阳 询卜商帖

张翰帖

褚遂良 倪宽赞

临兰亭序(传)

冯承素 临兰亭序(传)

……

第二卷

第三卷

第四卷

第五卷

第六卷

节选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三希堂法帖-(全六卷)》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428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