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巴勒斯坦王后莉迪娅

封面

作者:[以色列]尤里·奥莱夫 著,邹运旗 译

页数:207

出版社: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53977076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因为法西斯分子对犹太人的迫害,生活在罗马尼亚的莉迪娅一家不得不背井离乡,前往犹太人的故乡――巴勒斯坦,原本幸福的生活一下子就被打乱了。偏偏“那个女人”又来捣乱,父母的感情也出现了裂缝,前往家园之路是三人各自分开的三段旅程。
《巴勒斯坦王后莉迪娅》(作者:尤里·奥莱夫)以莉迪娅的口吻讲述了这段旅程前后发生的故事:莉迪娅和朋友的相处,用洋娃娃演家庭剧,如何来到巴勒斯坦,在集体农场的生活,与父母新伴侣的相处。
这些看起来十分沉重的故事在作者轻松幽默的笔触下显得颇有趣味,成人世界的“伤痛”的情绪被儿童世界发生的一件件小事化解,希望是《巴勒斯坦王后莉迪娅》的关键词。

作者简介

尤里·奥莱夫(1931―),波兰籍以色列犹太儿童文学作家及翻译家。迄今已创作超过30部作品,他的作品以希伯来语写成,被翻译成至少25种语言在全世界范围内发行,曾于1996年和2003年两度获得安徒生奖。他的作品多以自己童年身处战争时代的经历作为背景,以儿童的视角,用正直和幽默去描写感伤的往事,处处传递着生活的美好和希望。邹运旗,资历科幻迷,曾在《科幻世界》杂志社担任文字编辑,发表作品数篇,现为自由撰稿人。

本书特色

“国际安徒生奖”是由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于1956年设立的世界性文学奖项,是国际上公认的儿童文学作家的最高荣誉,素有“小诺贝尔奖”之称。该书系是迄今为止中国范围内对获奖作家作品最大规模的一次引进出版行为。入选的经典文学作品给与孩子们最开阔的思想、最宽广的想象、最丰富的文化体验以及最深厚的语言和情感的力量,是呈示给中国少年儿童的这个时代我们能给予他们的最好的精神食粮。 ★国内最大规模引进国际安徒生奖获奖名家名作,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唯一授权出版。
★作品是经IBBY各国分会和丛书主编、著名儿童文学理论家方卫平教授层层筛选产生的经典佳作。
★邀请知名翻译家、《哈利·波特》的译者马爱农女士,儿童文学翻译界泰斗任溶溶先生等担纲翻译。
★最大限度保留原版插画,展示了经典性和现代感的完美结合。

目录

第一章 关于我的一切
第二章 幼儿园风波与“那个女人”
第三章 保姆一、二、三号
第四章 洋娃娃与巴勒斯坦王后
第五章 战争的影响
第六章 路波先生与我终于要去巴勒斯坦了
第七章 六十个肉丸子与千万不要输不起
第八章 我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
第九章 朋友与对头
第十章 英语老师
第十一章 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第十二章 她很温柔,我很崩溃
第十三章 我要等妈妈
第十四章 妈妈来了
作者后记

节选

我的名字是莉迪娅。直到现在,我依然叫这个名字,即便后来去了巴勒斯坦,我也不愿意改成希伯来人①的名字。妈妈身材娇小,人也很漂亮——至少我觉得她很漂亮。爸爸则长得高大英俊。在班里,我一直是个子高、身体结实的女生,当然也是长得好看的。我们一家住在布加勒斯特。在这里我要插一句,那是罗马尼亚的首都,免得你不知道。我们的邻居不是犹太人,但他们都很富裕,要不是战争爆发,我根本不晓得我们之间有什么区别。我只知道,我家过的节日跟他们不一样,但我们同样都会庆祝生日。记得有一次,妈妈对我说,今天她就不做饭了。那时我还不知道自己是犹太人呢。

“你跟爸爸一起去外面吃吧。”妈妈说。

“那你呢?”

“我今天不吃饭。我在禁食呢。”

“为什么?你觉得不舒服?”

“我感觉很好。只不过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我得禁食一天。”

我一下子就哭了出来,紧紧拽住妈妈的裙子,这个“特殊的日子”把我吓坏了。后,妈妈只好同意陪我和爸爸一起去饭店,但我不记得她有没有吃过东西。从此以后,妈妈再也没提过什么“特殊的日子”。

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情况下知道自己是犹太人的。我家的邻居是东正教的神父,我经常跟他家的小孩一起玩儿。有一天,我问能不能跟他们一家一起去教堂,那人回答:“当然可以呀。但你必须先征求你妈妈的同意,如果她答应了,我们会非常欢迎你的。”

于是我跑去问妈妈。妈妈笑着对我说:“你为什么要去教堂呢?我们可是犹太民族①啊。”

“‘犹太民族’是什么?”

“犹太民族是个非常古老的民族。你和我都是犹太人。”

“爸爸也是?”

“爸爸也是。我们一家都是。”

“这么说,我们一家不是罗马尼亚人?”

“我们是罗马尼亚人啊,因为我们都是罗马尼亚的公民。但我们同时也是犹太人。”

“就像吉卜赛人一样?”

“吉卜赛人?说什么傻话呀?吉卜赛人是吉卜赛人,犹太人是犹太人。两者完全没有共同之处。”

我又问我们一家是不是跟杜德提区的犹太人一样。杜德提区是布加勒斯特城里的一个犹太人聚集的贫民窟。还好,我这么比较没有让妈妈吃惊。妈妈告诉我,杜德提区的犹太人也属于犹太民族,但不是所有的犹太人都像他们那样。

“总有一天,你会明白的。”

为什么有那么多事,我都要等到“总有一天”才能明白?

“我们犹太人是非常悠久的民族,如今分散于世界各地,因为很久以前,我们被赶出了自己的家园。历史上有许多伟人都出自犹太民族,就连耶稣①也是犹太人。”

“我们是什么时候被赶出来的?”

“两千年前。你知道两千年有多久吗?”

“我敢说,那时候外婆还没出生。”

妈妈哈哈大笑。她说两千年比那还要早得多,那时就连外婆的外婆的外婆都没出生呢。我不知道该不该相信妈妈的话,于是叫她不要夸大其词。每当我问妈妈一些事,中途却开始争论的时候,都会搞得妈妈很火大。妈妈果然不说话了,我只好恳求她继续讲下去。

“好吧,妈妈,我保证好好听,不再顶嘴了。”

“我们确实被赶了出来,但我们还有个家园。你看,这跟吉卜赛人可不一样②。”

“我们不能住在那里,为什么还要管它叫‘家园’呢?”

“虽然我们没有住在那里,但我们的祖先住过啊。”

“它在哪儿呢?”

“在巴勒斯坦。”

“因为这个,所以我们才会大声喊‘犹太佬,滚回巴勒斯坦去!’对吗?”

妈妈十分震惊地问:“你也喊过这句话?”

这回轮到我被吓了一跳,只好解释:“我只跟着喊过一次,妈妈。可他们都这么说啊。”

“好吧,这回你知道了,下次不许再喊了。我都跟你说过无数遍了,以后不准跟那些小流氓一起玩儿。而且,我希望你知道,巴勒斯坦的犹太人都是既自由又自豪的。”

“那在罗马尼亚呢?”

“这里的生活确实有点儿艰难,不像在巴勒斯坦。”妈妈说着,又笑了一下。

妈妈拿出一个铁皮罐子,上面画着巴勒斯坦的地图,顶上还有一道窄缝,可以往里面投硬币。妈妈说,等到罐子装满了,我们就可以把它寄回巴勒斯坦,买下一块土地。

“那它怎么还是空的呢?”

妈妈晃了晃铁皮罐子,几枚硬币在里面叮当作响。“估计我把这茬儿给忘了。”妈妈说。

“咱们把它挂到厨房里吧,有了零钱好投进去。”我建议。妈妈表示同意。她在墙上选了个不错的位置,又从爸爸的工具箱里找出一把锤子和一根钉子。

“不等爸爸回来钉吗?”我问妈妈。

“你认为我不能把钉子钉到墙上?看好了。”

妈妈用锤子敲打钉帽,把钉子直直地钉到墙上。我真为她感到骄傲。妈妈挂好存钱罐,位置有点儿高,我够不着。妈妈说:“你踩着椅子不就能够到了?”

有时候,我经过存钱罐时会抬头看看;有时候,妈妈叫我去杂货铺买东西,店掌柜找了零钱给我,我就会踩着椅子,把硬币投到罐子里。

有一天,我问妈妈:“犹太人在巴勒斯坦也有首都吗?”

“当然有啦。就是耶路撒冷①嘛。”

我在隔壁的神父口中听说过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有王宫吗?”

“我想应该有吧。”

“那国王呢?”

在这里我要插一句,免得你不知道——战争爆发以前,统治罗马尼亚的国王是卡罗尔二世,他就住在王宫里,还有他的王后——一位来自希腊的公主,以及他的儿子迈克尔王子。我已经爱上迈克尔王子了,只是妈妈还不知道。我的名字是莉迪娅。直到现在,我依然叫这个名字,即便后来去了巴勒斯坦,我也不愿意改成希伯来人①的名字。妈妈身材娇小,人也很漂亮——至少我觉得她很漂亮。爸爸则长得高大英俊。在班里,我一直是个子高、身体结实的女生,当然也是长得好看的。我们一家住在布加勒斯特。在这里我要插一句,那是罗马尼亚的首都,免得你不知道。我们的邻居不是犹太人,但他们都很富裕,要不是战争爆发,我根本不晓得我们之间有什么区别。我只知道,我家过的节日跟他们不一样,但我们同样都会庆祝生日。记得有一次,妈妈对我说,今天她就不做饭了。那时我还不知道自己是犹太人呢。

“你跟爸爸一起去外面吃吧。”妈妈说。

“那你呢?”

“我今天不吃饭。我在禁食呢。”

“为什么?你觉得不舒服?”

“我感觉很好。只不过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我得禁食一天。”

我一下子就哭了出来,紧紧拽住妈妈的裙子,这个“特殊的日子”把我吓坏了。后,妈妈只好同意陪我和爸爸一起去饭店,但我不记得她有没有吃过东西。从此以后,妈妈再也没提过什么“特殊的日子”。

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情况下知道自己是犹太人的。我家的邻居是东正教的神父,我经常跟他家的小孩一起玩儿。有一天,我问能不能跟他们一家一起去教堂,那人回答:“当然可以呀。但你必须先征求你妈妈的同意,如果她答应了,我们会非常欢迎你的。”

于是我跑去问妈妈。妈妈笑着对我说:“你为什么要去教堂呢?我们可是犹太民族①啊。”

“‘犹太民族’是什么?”

“犹太民族是个非常古老的民族。你和我都是犹太人。”

“爸爸也是?”

“爸爸也是。我们一家都是。”

“这么说,我们一家不是罗马尼亚人?”

“我们是罗马尼亚人啊,因为我们都是罗马尼亚的公民。但我们同时也是犹太人。”

“就像吉卜赛人一样?”

“吉卜赛人?说什么傻话呀?吉卜赛人是吉卜赛人,犹太人是犹太人。两者完全没有共同之处。”

我又问我们一家是不是跟杜德提区的犹太人一样。杜德提区是布加勒斯特城里的一个犹太人聚集的贫民窟。还好,我这么比较没有让妈妈吃惊。妈妈告诉我,杜德提区的犹太人也属于犹太民族,但不是所有的犹太人都像他们那样。

“总有一天,你会明白的。”

为什么有那么多事,我都要等到“总有一天”才能明白?

“我们犹太人是非常悠久的民族,如今分散于世界各地,因为很久以前,我们被赶出了自己的家园。历史上有许多伟人都出自犹太民族,就连耶稣①也是犹太人。”

“我们是什么时候被赶出来的?”

“两千年前。你知道两千年有多久吗?”

“我敢说,那时候外婆还没出生。”

妈妈哈哈大笑。她说两千年比那还要早得多,那时就连外婆的外婆的外婆都没出生呢。我不知道该不该相信妈妈的话,于是叫她不要夸大其词。每当我问妈妈一些事,中途却开始争论的时候,都会搞得妈妈很火大。妈妈果然不说话了,我只好恳求她继续讲下去。

“好吧,妈妈,我保证好好听,不再顶嘴了。”

“我们确实被赶了出来,但我们还有个家园。你看,这跟吉卜赛人可不一样②。”

“我们不能住在那里,为什么还要管它叫‘家园’呢?”

“虽然我们没有住在那里,但我们的祖先住过啊。”

“它在哪儿呢?”

“在巴勒斯坦。”

“因为这个,所以我们才会大声喊‘犹太佬,滚回巴勒斯坦去!’对吗?”

妈妈十分震惊地问:“你也喊过这句话?”

这回轮到我被吓了一跳,只好解释:“我只跟着喊过一次,妈妈。可他们都这么说啊。”

“好吧,这回你知道了,下次不许再喊了。我都跟你说过无数遍了,以后不准跟那些小流氓一起玩儿。而且,我希望你知道,巴勒斯坦的犹太人都是既自由又自豪的。”

“那在罗马尼亚呢?”

“这里的生活确实有点儿艰难,不像在巴勒斯坦。”妈妈说着,又笑了一下。

妈妈拿出一个铁皮罐子,上面画着巴勒斯坦的地图,顶上还有一道窄缝,可以往里面投硬币。妈妈说,等到罐子装满了,我们就可以把它寄回巴勒斯坦,买下一块土地。

“那它怎么还是空的呢?”

妈妈晃了晃铁皮罐子,几枚硬币在里面叮当作响。“估计我把这茬儿给忘了。”妈妈说。

“咱们把它挂到厨房里吧,有了零钱好投进去。”我建议。妈妈表示同意。她在墙上选了个不错的位置,又从爸爸的工具箱里找出一把锤子和一根钉子。

“不等爸爸回来钉吗?”我问妈妈。

“你认为我不能把钉子钉到墙上?看好了。”

妈妈用锤子敲打钉帽,把钉子直直地钉到墙上。我真为她感到骄傲。妈妈挂好存钱罐,位置有点儿高,我够不着。妈妈说:“你踩着椅子不就能够到了?”

有时候,我经过存钱罐时会抬头看看;有时候,妈妈叫我去杂货铺买东西,店掌柜找了零钱给我,我就会踩着椅子,把硬币投到罐子里。

有一天,我问妈妈:“犹太人在巴勒斯坦也有首都吗?”

“当然有啦。就是耶路撒冷①嘛。”

我在隔壁的神父口中听说过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有王宫吗?”

“我想应该有吧。”

“那国王呢?”

在这里我要插一句,免得你不知道——战争爆发以前,统治罗马尼亚的国王是卡罗尔二世,他就住在王宫里,还有他的王后——一位来自希腊的公主,以及他的儿子迈克尔王子。我已经爱上迈克尔王子了,只是妈妈还不知道。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巴勒斯坦王后莉迪娅》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427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