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页数:242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51613988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为了推进学术建设,促进学术交流,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创办了学术连续出版物《哲学评论》。自2001年以来,先后10辑,在境内外哲学共同体内获得了广泛认可,并于2012年,进入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CSSCI收录学术集刊名录。在武汉大学哲学学院的大力支持下,本集刊决定,在拓宽稿源、确保发稿质量的前提下,将集刊的出版周期由一年一辑逐渐过渡到一年两辑,直到稳定在每年四辑为止。 《哲学评论》倡导对哲学问题和哲学史问题进行原创性研究和文献性研究,尤其关注对当代哲学问题和中国语境下的比较哲学问题的深入阐发性论文。发表范围涵盖包括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宗教哲学、美学、伦理学、科学哲学、逻辑学等在内的全部哲学二级学科。同时也欢迎哲学二级学科间的整合研究以及哲学与其他一级学科的交叉研究。
作者简介
郝长墀,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他在美国福德姆大学(Fordham University)获得哲学专业的博士学位。他的研究领域包括宗教哲学、伦理学、中西比较哲学。已在国际国内专业期刊发表英文、中文哲学论文十多篇,专著、编著、译著4部。
本书特色
《哲学评论》倡导对哲学问题和哲学史问题进行原创性研究和文献性研究,尤其关注对当代哲学问题和中国语境下的比较哲学问题的深入阐发性论文。发表范围涵盖包括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宗教哲学、美学、伦理学、科学哲学、逻辑学等在内的全部哲学二级学科。同时也欢迎哲学二级学科间的整合研究以及哲学与其他一级学科的交叉研究。 郝长墀编写的《哲学评论(第12辑)》是第12辑。
目录
深度研究论文
形式之消解
——现象学与中国绘画
什么是物?
——早期中国形而上学中的个体化
问题
西方哲学
重议亚里士多德的变化定义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的“国家”与“伦理精神”
论海德格尔的创造观
论弗雷格的涵义理论
科学的客观性和科学进步
——一种结构实在论的视角
自然主义背景下心灵与世界的关系
中国哲学
从孔子不梦周公看《论语》
荀子论欲望与人的自我转化
——性、情与欲的道德心理学诠释-
荀子道德哲学的内在理路
——以“心”为核心的思考
散:老庄哲学的一个概念
论张载“造道”意识影响下的义利观
“难得糊涂”论
专题评论
三种道德运气观述要
善是脆弱的吗?
——评努斯鲍姆《善的脆弱性》
《哲学评论》征稿启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