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加拿大]内金·米纳伊 主编 王静、周雪砚 译 著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5
ISBN:978720819283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智慧城市:大数据、城市发展和社会环境可持续性
内容简介
显著的全球气候变化要求城市环境能自给自足,能承受各种环境问题并迅速恢复。而许多城市的“智慧”解决方案正在走向不可持续性,其中包括进一步的电气化以及对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依赖等。本书探讨了智慧城市中的关键主题,包括真正的可持续性和所有城市所需的弹性、粮食安全与数字农业技术对可持续食品的作用、智能城市中新兴技术应用的安全、安保、数据管理和隐私问题、如何通过特定建筑运营的行为改变来实现能源效率等。
作者简介
主编:内金·米纳伊(Negin Minaei)
可持续城市主义学者,拥有城市规划博士学位、建筑工程师硕士学位和环境心理学硕士学位。她曾在英国皇家农业大学房地产与土地管理学院担任不同国家和地区项目的研究助理,并在多所大学教授建筑学和城市研究,在加拿大温莎大学她还教授了她设计的名为“可持续智慧城市”的课程。目前在加拿大约克大学城市学院担任访问学者。内金·米纳伊从2015年开始研究智慧城市,她的研究和写作兴趣涵盖了可持续发展和可再生能源、全球化、跨国主义和IT,涉及城市规划和建筑、多元文化主义、环境心理学、可持续能源、弹性城市、环境和亲环境行为、可持续智慧城市、可持续交通和认知地图。先后出版和撰写了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书籍和文章。
【译者简介】王静:哲学博士,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技术与未来研究院副院长,上海市人工智能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科技哲学,分析哲学,逻辑哲学,现代知识论。
周雪砚:英国爱丁堡大学语言学学士,英国邓迪大学应用编程硕士。在IT、制造业等方面有英汉互译以及日汉互译翻译经验。
目录
缩略语/ i
前言/ i
致谢/ vii
第一部分
智慧城市发展、可持续性与弹性
第一章 可持续城市化:为什么我们必须改变迈向公正与尊重地球
及其居民的生活方式/ 3
1.1 引言/ 3
1.2 城市设计/ 7
1.3 旅行与交通运输/ 12
1.4 资源、废弃物与能源/ 14
1.5 粮食生产与安全/ 18
1.6 环境管理、道德义务与法律/ 23
1.7 循环经济/ 26
1.8 生活方式、选择与治理/ 28
1.9 结论/ 31
第二章 城市的弹性与智能之间的相互作用/ 34
2.1 引言/ 34
2.2 智能与城市的弹性/ 352.3 城市与数字化/ 38
2.4 吸取的经验教训/ 46
2.5 结论/ 48
第二部分
粮食安全与智慧城市农业/ 53
第三章 培育智慧城市:城市农业与智能技术的交叉点/ 55
3.1 导言:成长的城市/ 55
3.2 在食物与“进步”之间/ 57
3.3 城市农业/ 59
3.4 智慧:技术与城市/ 64
3.5 智慧城市中的聪慧/ 71
3.6 小小的收获/ 74
第四章 可持续食品:数字农业技术的作用/ 82
4.1 引言:数字农业技术/ 82
4.2 传统农业的商业模式/ 88
4.3 粮食不安全/ 91
4.4 环境管理/ 92
4.5 动物在可持续农业中的作用/ 975.2 可持续建筑/ 114
5.3 能源效率成为可持续建筑的主流/ 119
5.4 智能建筑技术/ 120
5.5 物联网/ 124
5.6 机器学习/ 126
5.7 人工智能/ 126
物联网已启用/ 128
5.8 软件即服务/ 130
5.9 生活即服务/ 131
5.10 数据隐私、安全与风险/ 133
5.11 结论/ 133
第六章 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进军多伦多“兴修重建”:人行道实
验室设想中的智慧城市算法治理/ 140
6.1 引言/ 140
6.2 方法论/ 142
6.3 新社会秩序/ 142
6.4 作为私有治理的算法治理/ 144
6.5 人行道实验室多伦多项目:由算法规划和治理的城市/
146
6.6 作为资产的城市/ 150
6.7 结论/ 154
第七章 智慧城市中的未来运输与物流:安全与隐私/ 163
7.1 引言/ 163
7.2 方法论与分析/ 166
7.3 理论(综述)/ 168
7.4 结果与探讨/ 184
7.5 结论/ 195
结语/ 207
4.6 数字农业技术/ 99
4.7 循环经济中的数字农业:讨论与结论/ 105
第三部分
智慧城市、建筑环境和数据隐私/ 111
第五章 这种建筑是可持续的吗?运营能效与通过建筑运营
改变行为的追求/ 113
5.1 引言/ 113
前言
2016 年,在一本名为《智慧城市再生》(Smart Urban Regeneration)的书中,我撰写了一章《场所与社区意识》(Place and Community Consciousness)。之后,我收到了再写一章关于智慧教育的文章邀请。身处于全球化和气候变化的时代,深知教育不仅是培养学生,并且在为下一代提供解决新问题的方法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接受了邀请并撰写了标题为《大学、人文与科学及智慧教育》(Universities, Art and Science and Smart Education)的章节。在这个章节中,我解释了为了解决复杂的城市问题,尤其对于我们未来的城市创建,多学科和跨学科的课程是至关重要的理由。我搜索了一些关于可持续性发展的项目或课程,这些项目或课程向学生传授了相关的方法。我对全球不同大学的“智慧城市”课程、项目和模块进行了回顾、总结和基准检测,并指出了与“智慧”相关的学科的兴起。在当时,全球只有十所大学有可持续或智慧城市课程。通过对这些课程及其主题进行仔细的研究以及元分析,我设计了一门名为“可持续城市”的课程。温莎大学工程学院委员会批准了我提交的这门课程,并将其提供给环境土木工程、机械汽车工程、计算机电气工程以及工业工程的硕士生(MEng,工程硕士)。从 2017 年1 月开始到 2019 年 1 月,我一直在教授这门课程。在为该课程准备教材时,我对智慧城市的不同方面及其可持续性进行了广泛的研究。随着自然灾害以及人为错误的频率和严重程度日益加重,在我看来,帮助下一代准备好如何面对气候变化的后果,不仅明智且十分必要。他们需要学习如何负责任地解决问题,具备相应的知识与技能,以能够在为地球考虑的前提下,设计出更加智能且更具可持续性的产品。当我的学生对不同的“智能”产品进行批判性研究并展开问题解决的思路时,我们意识到大多数智慧的解决方案并不是真正可持续的,而且更重要的是缺乏弹性的(resilient)。因此,尽管我们的城市和我们的舒适生活多了一些数字智能化,但这些产品并不一定能提高城市的弹性(resilience)a 或可持续性。正值其时,我下决心要编写一本关于此课题的书。2019 年,我分别在美国和欧盟找到了两个新成立的专业。一个是公共和国际事务学院下的“智慧与可持续城市”(Smart and Sustainable Cities)。我很高兴看到这门课程不仅跨学科,而且充分运用了公共和国际事务、城市事务和规划、政府和国际事务以及公共行政和政策中心等不同院校之间的合作。这意味着规划、政策和政治之间的结合,似乎是推动我们的城市走向真正概念上的可持续智慧城市所迫切需要的。另一个是伊拉斯谟世界计划(Erasmus Mundus)的联合理学硕士学位项目“智慧城市与社区”(MSc In Smart Cities and Communities, SMACCs),该项目由伊拉斯谟与欧盟计划支持创建,提供给英国、西班牙、比利时和希腊等国。因为规划与设计是能够塑造城市并帮助提高城市弹性、可持续性和生存机会的专业,所以我切实希望加拿大和其他国家的更多大学和院校也能意识到该课题的重要性,并将类似的课程纳入其提供的学术课程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