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冯会明著
页数:195
出版社: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56471915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十一章,主要内容包括:胡居仁的学术背景——明初理学的官学化;胡居仁的师承——吴与弼及其学术思想等。
作者简介
冯会明,1968年5月出生于江西上高,1990年从南开大学历史系毕业后一直在江西上饶师范学院工作。现为上饶师院史地系副主任、副教授。兼任上饶市政协文史馆特邀馆员、上饶师院朱子学研究所副教授、上饶市历史学会秘书长。主要从事于朱子学研究,已经在《江西社会科学》、《朱子学刊》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完成省级以上课题4项,并参加了汤一介教授主持的《儒藏》(精华本)的校点工作。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和上饶师范学院科研骨干。
本书特色
胡居仁与“余干之学”这一学术派都是江西的乡贤,特别是胡居仁和娄谅就是上饶本土人物,作者冯会明作为上饶的地方高校的老师,更有必要对本地学者进行研究,光大其影响,以起见贤思齐之功效。同时,也有感于目前学界对胡居仁的研究还有待深入,虽然他在明初与曹端、薛碹俱号为醇儒,以高尚的人格和品德在明代得与王守仁、陈献章等四人一起从祀孔庙。但学术界对他的研究还相当有限,专门的学术专著尚少。因此,《胡居仁与余干之学研究》作者尝试对他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期抛砖引玉。
目录
第一章 胡居仁的学术背景——明初理学的官学化一、明初理学的官学化二、胡居仁的时代:正统、成化年间三、明初诸儒对胡居仁的学术影响四、江西——理学传播的主要阵地五、余干——梦里水乡、理学名区
第二章 胡居仁的师承——吴与弼及其学术思想一、吴与弼的学履生平二、吴与弼的内圣理论三、吴与弼的外王思想四、吴与弼的道德践履五、吴与弼的教育实践与教育主张六、吴与弼简评第三章 胡居仁的学履生平一、先世简述、故居考证二、求学履历、讲学终生三、掌教白鹿、续订《学规》四、身穷志坚、至孝至纯五、英年早逝、身后留芳六、精言粹语、著作传世
第四章 胡居仁理气心性哲学的传承与发展一、天下古今,一理而已的宇宙天道观二、心与理一的心理本一论三、诚敬格物的穷理之法四、胡居仁谈性论欲五、义利一体的义利说
第五章 主敬——胡居仁学术思想的主体一、明初主敬的承袭二、主敬——开圣学门庭三、敬的主要内涵四、敬为存养之道,须贯彻始终五、主敬之方法论第六章 胡居仁的政治主张一、行王道的政治理想二、刑以弼教的法治思想三、立大本、用贤才的修己治人之道四、君臣相处以道义五、为政以得人为先六、主张乡举里选的选人制度七、一道德、同风俗的学校教育主张八、倡行井田之法九、农本商末主张十、寓兵于农、万世良法的军备理论第七章 胡居仁的圣贤帝王观一、圣人可学而至二、春秋王霸之论三、胡居仁评历代帝王四、胡居仁论封建与亡国之鉴
第八章 胡居仁对陈献章的批评一、陈献章其人其事及其思想二、胡居仁批评陈献章的主要内容三、胡居仁批评陈献章的实质与评价第九章 胡居仁的教育生涯与教育思想一、创办礼吾、南谷、碧峰书院二、应淮王之请讲《易经》三、入主白鹿洞书院四、制订《续白鹿洞学规》五、明代士习学风探析六、学以为己,勿求人知七、论读书之法第十章 胡居仁的评价一、重视为己之学二、高尚的道德人品三、承袭斯道、恪守朱学的醇儒四、开创余干之学五、《明儒学案》与《四库全书总目》对胡居仁的评价第十一章 余干之学的其它同仁一、余干之学的来由二、娄谅及其理学思想三、胡九韶乐观知足的清福观四、罗伦其人及其学术思想五、张元祯晓达天下国家事后 记
第二章 胡居仁的师承——吴与弼及其学术思想一、吴与弼的学履生平二、吴与弼的内圣理论三、吴与弼的外王思想四、吴与弼的道德践履五、吴与弼的教育实践与教育主张六、吴与弼简评第三章 胡居仁的学履生平一、先世简述、故居考证二、求学履历、讲学终生三、掌教白鹿、续订《学规》四、身穷志坚、至孝至纯五、英年早逝、身后留芳六、精言粹语、著作传世
第四章 胡居仁理气心性哲学的传承与发展一、天下古今,一理而已的宇宙天道观二、心与理一的心理本一论三、诚敬格物的穷理之法四、胡居仁谈性论欲五、义利一体的义利说
第五章 主敬——胡居仁学术思想的主体一、明初主敬的承袭二、主敬——开圣学门庭三、敬的主要内涵四、敬为存养之道,须贯彻始终五、主敬之方法论第六章 胡居仁的政治主张一、行王道的政治理想二、刑以弼教的法治思想三、立大本、用贤才的修己治人之道四、君臣相处以道义五、为政以得人为先六、主张乡举里选的选人制度七、一道德、同风俗的学校教育主张八、倡行井田之法九、农本商末主张十、寓兵于农、万世良法的军备理论第七章 胡居仁的圣贤帝王观一、圣人可学而至二、春秋王霸之论三、胡居仁评历代帝王四、胡居仁论封建与亡国之鉴
第八章 胡居仁对陈献章的批评一、陈献章其人其事及其思想二、胡居仁批评陈献章的主要内容三、胡居仁批评陈献章的实质与评价第九章 胡居仁的教育生涯与教育思想一、创办礼吾、南谷、碧峰书院二、应淮王之请讲《易经》三、入主白鹿洞书院四、制订《续白鹿洞学规》五、明代士习学风探析六、学以为己,勿求人知七、论读书之法第十章 胡居仁的评价一、重视为己之学二、高尚的道德人品三、承袭斯道、恪守朱学的醇儒四、开创余干之学五、《明儒学案》与《四库全书总目》对胡居仁的评价第十一章 余干之学的其它同仁一、余干之学的来由二、娄谅及其理学思想三、胡九韶乐观知足的清福观四、罗伦其人及其学术思想五、张元祯晓达天下国家事后 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