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雷
页数:182
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
ISBN:978750448212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行政管理学》,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行政管理与行政管理学、政府、行政组织、行政领导概述、行政环境、政府职能、人事行政、行政决策概说、财务行政、行政监督、行政立法、行政执法、行政司法、行政诉讼、行政改革与发展等。
目录
第一节 作为管理活动的行政管理:内涵与特点
第二节 行政管理学
第三节 学习行政管理学的意义与方法
第二章 政府
第一节 政府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政府的本质和特点
第三节 政府的基本结构
第四节 政府职能定位
第三章 行政组织
第一节 行政组织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行政组织结构与编制
第三节 行政组织变革
第四章 行致领导概述
第一节 行政领导的含义
第二节 行政领导者的职位、职权和责任
第三节 行政领导权威
第四节 领导艺术运用与领导集体建设
第五章 行政环境
第一节 行政系统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分析
第二节 经济和政治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
第六章 政府职能
第一节 政府职能内容
第二节 中国政府职能转变
第七章 人事行政
第一节 人事行政概述
第二节 人事行政的任务
第三节 我国的公务员制度
第四节 行政机关人员管理的基本内容
第八章 行政决策概说
第一节 行政决策的含义
第二节 行政决策的特征
第三节 政策过程
第四节 政策分析的方法
第九章 财务行政
第一节 财务行政概述
第二节 国家预算
第三节 国家决算
第四节 政府审计
第十章 行政监督
第一节 行政监督概述
第二节 行政监督的类型
第三节 行政监督制度的完善
第十一章 行政立法
第一节 行政立法含义
第二节 行政立法特征
第三节 行政立法类型
第四节 行政立法原则
第五节 我国行政立法系统
……
第十二章 行政执法
第十三章 行政司法
第十四章 行政诉讼
第十五章 行政改革与发展
节选
二、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政府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命题,关于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主要有三种不同的理论: (一)无政府主义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政府是一切社会祸害的根源,如果要实现社会和谐与均衡,必须立即废除政府,用一种有生命力的、自愿合作的自治组织来替代政府,以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和社会的完全自治。尽管该理论产生于近代,但其渊源可追溯到久远的古代社会。无政府主义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表现,但就其实质而言,个人主义是无政府主义理论的出发点与归宿,个人至上是无政府主义者衡量一切社会问题的惟一标准。 (二)国家主义理论 这种理论不同于无政府主义的是,它通过神化国家来解释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该理论认为,国家是神圣的,政府是万能的,国家高于、优于社会,社会的存在必须以国家的存在为前提;社会问题必须由政府来解决,社会不能自行其是、脱离政府,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政府必须对社会实施全面的控制和管理,以追求“普遍利益”或“公共福利”,维持国家稳定。国家主义理论也有悠久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柏拉图的贵族主义的“理想国”,但真正开创政府神圣万能论之先河的是德国的费希特,之后,黑格尔再将之发扬光大。 (三)自由主义理论 自由主义理论是在反对专制、争取民主的斗争中形成的,其思想基础是理性主义和个人主义。传统的自由主义产生于十七、十八世纪的英国,主张政府权力必须受到限制,反对政府对社会的奴役,奉行“政府是必要的邪恶”的观点;20世纪以后产生的新自由主义的思潮,则背离了传统自由主义,主张政府的积极干预。然而,20世纪六七十年代,政府的积极干预带来了巨大的社会问题,人们开始怀疑政府干预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因而产生了向传统自由主义回归的当代自由主义理论。在看待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方面,当代自由主义理论认为,政府对社会而言是必要的,政府应承担社会管理的职能,政府的主要作用是保护公众的个人自由和社会秩序;政府不能过于干预社会,更不能取代社会,而需建立相对独立的公民社会,以便公民阶层享受自由的空气;政府的权力应有一定的界限,只能限定在保护个人自由的限度内,为使政府不致成为权力过分巨大的怪物,避免政府权力有被滥用的可能,社会应对政府的权力进行制约。 三、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企业作为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基本构成单位,是一种以营利为目的、从事商品与服务的生产和经营的经济组织。政府的经济作用归根结底即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而政府与企业关系理论实际上是建筑在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理解之上。由于企业一般分为私营企业和公共企业两种,因而西方国家对政府与不同性质的企业之间的关系,其处理是不同的。 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古典经济学者主张对私营企业实行自由放任的政策,认为市场力量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着企业和消费者的行为,企业和消费者则决定了生产和消费,政府对企业的干预应降到最低限度。但自由市场经济的实践和现代经济学的发展却显示市场并非尽善尽美,市场失灵为政府干预企业提供了理由。因此在现代西方各国,政府远非亚当·斯密所主张的那样无为而治,企业也不是完全自由,政府仍可对企业发挥一定的作用。概括上述可知,西方国家政府主要是通过法律与经济的手段,对私营企业实施规范与管制、促进与援助以及间接引导。只不过,在不同的国家中,政府对私营企业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 公共企业也是西方国家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西方国家建立公共企业的理由包括私营企业提供之商品和服务的不足;挽救行将倒闭的、关系到公共利益的私营企业;改善竞争环境;降低社会成本(如环境的外部性);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保护国家主权。在大多数的西方国家中,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公共企业都是公共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处理政府与公共企业间的关系则成为公共企业存在的永恒问题。如果政府的控制过于严厉,公共企业作为独立实体存在的优越性就无从发挥;如果政府的控制过于宽松,公共企业可能就不对其所有者(公众)承担责任。有鉴于此,当前西方各国政府一方面对公共企业实行分级所有、分类管理,采取多样化的管理形式和严格的监督;另一方面则通过出售、放松管制、签约外包等形式实施民营化,以改善政府与公共企业的关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