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历史的证伪:波普历史非决定论思想研究

封面

作者:赵庆元著

页数:288

出版社: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56471967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历史哲学和科学哲学的相关知识为基础,从“历史学的学科性质”、“历史主义与历史预测”等四个方面深入探讨了历史哲学的相关理论问题。

作者简介

赵庆元(1947—2005),安徽宿州人,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历任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副主任、系办公室主任、系主任、文学院院长、校图书馆馆长,曾任校党委委员,兼任“中国《三国演义》学会”理事。

本书特色

赵庆元编写的《历史的证伪–波普历史非决定论思想研究》以”四个方面深入探讨了历史哲学的相关理论问题,对波普的历史非决定论思想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批判,维护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辩证的历史决定论,《历史的证伪–波普历史非决定论思想研究》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目录

第一章 前言1.1 波普的生平与哲学思想1.2 波普历史非决定论思想研究的时代价值1.3 波普历史非决定论思想研究的原则与策略
第二章 波普历史非决定论思想的基本理论构架2.1 波普历史非决定论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2.1.1 战争与革命为主题的社会历史条件2.1.2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为标志的自然科学条件2.2 波普历史非决定论思想的理论资源2.2.1 实证主义科学哲学的理论背景2.2.2 现代西方历史哲学的理论资源2.3 波普历史非决定论思想的基本理论构架2.3.1 逻辑基础:证伪主义与“个别论”2.3.2 逻辑支柱:科学知识增长的非决定论2.3.3 逻辑结论:“乌托邦”工程批判与科学的社会渐进工程
第三章 波普历史非决定论思想批判3.1 批判之一:历史学的学科性质3.1.1 “个别论”的历史演变及对历史哲学的影响3.1.2 历史的个别与一般3.1.3 历史学学科的分立与统3.2 批判之二:历史主义与历史预测3.2.1 科学理论的预测功能及唯物史观对历史预测的态度3.2.2 (自然)科学理论预测的本体论与方法论根据3.2.3 历史预测在唯物史观中的实现3.2.4 历史科学中自然科学实证方法的合法性3.3 批判之三:科学知识增长的非决定论3.3.1 “特里桑的Shandy酒之悖论”中的循环论证3.3.2 证伪主义与经验证实3.3.3 科学知识增长的革命与渐进3.4 批判之四:科学知识决定论及其理论实质3.4.1 意志的绝对自由是可能的吗3.4.2 科学知识的自主性与依存性3.4.3 科学知识决定论及其唯心主义实质3.5 批判的结论:必然与自由的辩证统一
第四章 历史唯物主义与科学技术4.1 关于科学知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问题4.1.1 波普“科学知识决定论”的现实底蕴4.1.2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科学技术作用问题上的认识与局限4.1.3 关于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关系问题4.2 关于科学文化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问题4.2.1 从科学知识到科学文化:科学作为历史哲学范畴的诞生4.2.2 科学文化在波普历史非决定论思想中的地位的理论启示4.2.3 文化及科学文化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逻辑定位4.3 马克思主义现代科学观的确立及其现实意义4.3.1 科学观与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关联4.3.2 从现代物理科学来看现代科学观的特点4.3.3 迎接挑战:马克思主义科学观的现代转型
第五章 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哲学5.1 历史必然性是否存在5.1.1 从波普的历史非决定论思想看历史唯物主义之历史本体论的固化5.1.2 历史唯物主义之历史本体论的变异与反思5.1.3 历史唯物主义之经济必然性及其正确理解5.2 历史必然性能否认识5.2.1 现代西方历史哲学的“认识论转向”及“认识论屏蔽”的形成5.2.2 “认识论屏蔽”的历史演变及其实质5.2.3 立足历史实践,破解历史哲学的“认识论屏蔽”5.3 历史必然性如何利用-5.3.1 从规律与趋向的逻辑区分到初始条件的“变”与“不变”5.3.2 加强对人类社会发展初始条件及其变化的研究5.3.3 “意识暗箱”问题的实质及其破解附录 论文化的本体功能与历史唯物主义后记再版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历史的证伪:波普历史非决定论思想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421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