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医师资格考试命题研究组 著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5
ISBN:978711737593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考试达人:2025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医学综合试题金典(配增值)
内容简介
本书按照最新版考试大纲要求和相应《考试指导用书》进行编写,题量丰富,题型全面。除根据考试大纲和指导用书要求的知识点范围编写习题外,还在分析大量考题的基础上,编入了历年考试中经常出现的习题和考生复习中的易错习题,所有入选习题的题型均与考试实际题型保持一致,并设置“重点解析”模块(少数单元没有该项)对重点、难点、易错习题进行解析。通过分析所考核的知识点,帮助考生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大量优质的习题将为考生高效复习提供有力的支持。
作者简介
李雁,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西医急诊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30余年,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模拟医院院长、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级中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办公室主任、东直门医院教育处副处长。以中医药防治心肺脑系统疾病及感染性疾病为主要研究方向。为北京市第四批及国家级第五批名老中医杜怀棠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
本书特色
本套丛书具有以下特色:
1.名师辅导,轻松应考 参与编写工作的专家教授长期参与中医类医师资格考试命题研究和考前辅导工作,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丰富的培训经验,并且熟悉考试大纲的要求与考试动向,编写的内容紧扣考试大纲,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实用性,能够帮助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所有考点,顺利通过考试。
2.强化训练,点拨技巧 参与编写试题金典的专家根据相应新版考试大纲和《考试指导用书》编制了新题,并在分析大量考题的基础上,编入了历年考试中经常出现的考点和考生复习中的易错习题,所有入选习题按照真实考试要求设置题型,并通过适当解析分析所考核的知识点。大量优质的习题将为考生高效复习提供有力的支持。
3.全真模拟,提高成效 高质量的模拟试卷十分有利于考生备考冲刺和复习自测。专家们精心准备的模拟试卷是按照实际考试科目、题型匹配、题量设计等原则进行组卷。这些试题既突出了各学科的重点内容,又兼顾体现考核内容的全面性,可使考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把握命题规律,旨在帮助考生熟悉考试题型,了解考试题量,准确把握和分配答题时间。
目录
中医基础理论 / 1
第一单元 中医学理论体系/ 1
第二单元 精气学说/ 2
第三单元 阴阳学说/ 3
第四单元 五行学说/ 6
第五单元 藏象学说/ 9
第六单元 五脏/ 9
第七单元 六腑 / 13
第八单元 奇恒之腑 / 14
第九单元 精、气、血、津液、神 / 14
第十单元 经络 / 16
第十一单元 体质 / 18
第十二单元 病因 / 19
第十三单元 发病 / 21
第十四单元 病机 / 23
第十五单元 防治原则 / 26
第十六单元 养生与寿夭 / 29
中医诊断学 / 31
第一单元 绪论 / 31
第二单元 望诊 / 32
第三单元 望舌 / 38
第四单元 闻诊 / 43
第五单元 问诊 / 45
第六单元 脉诊 / 56
第七单元 按诊 / 59
第八单元 八纲辨证 / 61
第九单元 气血津液辨证 / 65
第十单元 脏腑辨证 / 68
中药学 / 77
第一单元 中药的性能 / 77
第二单元 中药的配伍 / 79
第三单元 中药的用药禁忌 / 80
第四单元 中药的剂量与用法 / 81
第五单元 解表药 / 82
第六单元 清热药 / 85
第七单元 泻下药 / 90
第八单元 祛风湿药 / 91
第九单元 化湿药 / 93
第十单元 利水渗湿药 / 94
第十一单元 温里药 / 96
第十二单元 理气药 / 97
第十三单元 消食药 / 98
第十四单元 驱虫药 / 99
第十五单元 止血药/ 100
第十六单元 活血化瘀药/ 102
第十七单元 化痰止咳平喘药/ 104
第十八单元 安神药/ 106
第十九单元 平肝息风药/ 108
第二十单元 开窍药/ 109
第二十一单元 补虚药/ 110
第二十二单元 收涩药/ 114
第二十三单元 攻毒杀虫止痒药/ 116
方剂学/ 117
第一单元 总论/ 117
第二单元 解表剂/ 118
第三单元 泻下剂/ 121
第四单元 和解剂/ 122
第五单元 清热剂/ 124
第六单元 祛暑剂/ 126
第七单元 温里剂/ 127
第八单元 表里双解剂/ 128
第九单元 补益剂/ 129
第十单元 固涩剂/ 130
第十一单元 安神剂/ 132
第十二单元 开窍剂/ 133
第十三单元 理气剂/ 134
第十四单元 理血剂/ 136
第十五单元 治风剂/ 138
第十六单元 治燥剂/ 140
第十七单元 祛湿剂/ 142
第十八单元 祛痰剂/ 143
第十九单元 消食剂/ 145
第二十单元 驱虫剂/ 146
第二十一单元 治痈疡剂/ 146
中医内科学 / 149
第一单元 肺系病证/ 149
第二单元 心系病证/ 160
第三单元 脑系病证/ 164
第四单元 脾胃病证/ 175
第五单元 肝胆病证/ 187
第六单元 肾系病证/ 191
第七单元 气血津液病证/ 195
第八单元 肢体经络病证/ 202
中医外科学 / 207
第一单元 中医外科疾病辨证/ 207
第二单元 中医外科疾病治法/ 209
第三单元 疮疡/ 210
第四单元 乳房疾病/ 212
第五单元 瘿/ 214
第六单元 瘤、岩 / 216
第七单元 皮肤及性传播疾病/ 218
第八单元 肛门直肠疾病/ 221
第九单元 泌尿男性疾病/ 224
第十单元 周围血管疾病/ 225
第十一单元 其他外科疾病/ 227
中医妇科学 / 229
第一单元 女性生殖器官/ 229
第二单元 女性生殖生理/ 230
第三单元 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 231
第四单元 妇科疾病的诊断与辨证/ 233
第五单元 妇科疾病的治疗/ 234
第六单元 月经病/ 236
第七单元 带下病/ 262
第八单元 妊娠病/ 265
第九单元 产后病/ 273
第十单元 妇科杂病/ 276
第十一单元 计划生育/ 281
第十二单元 妇产科特殊检查与常用诊断技术/ 283
中医儿科学 / 285
第一单元 儿科学基础/ 285
第二单元 儿童保健/ 287
第三单元 新生儿疾病/ 288
第四单元 肺系病证/ 289
第五单元 脾系病证/ 291
第六单元 心肝病证/ 294
第七单元 肾系病证/ 295
第八单元 传染病/ 297
第九单元 虫证/ 299
第十单元 其他疾病/ 299
针灸学/ 301
第一单元 经络系统/ 301
第二单元 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303
第三单元 腧穴的分类/ 303
第四单元 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 304
第五单元 特定穴/ 305
第六单元 腧穴的定位方法/ 307
第七单元 手太阴肺经、腧穴 / 307
第八单元 手阳明大肠经、腧穴 / 308
第九单元 足阳明胃经、腧穴 / 309
第十单元 足太阴脾经、腧穴 / 311
第十一单元 手少阴心经、腧穴 / 312
第十二单元 手太阳小肠经、腧穴 / 313
第十三单元 足太阳膀胱经、腧穴 / 314
第十四单元 足少阴肾经、腧穴 / 315
第十五单元 手厥阴心包经、腧穴 / 316
第十六单元 手少阳三焦经、腧穴 / 317
第十七单元 足少阳胆经、腧穴 / 317
第十八单元 足厥阴肝经、腧穴 / 318
第十九单元 督脉、腧穴 / 319
第二十单元 任脉、腧穴 / 320
第二十一单元 奇穴/ 321
第二十二单元 毫针刺法/ 321
第二十三单元 灸法/ 323
第二十四单元 拔罐法/ 324
第二十五单元 其他针法/ 324
第二十六单元 针灸治疗总论/ 325
第二十七单元 内科病证的针灸治疗/ 326
第二十八单元 妇儿科病证的针灸治疗/ 329
第二十九单元 皮外伤科病证的针灸治疗/ 331
第三十单元 五官科病证的针灸治疗/ 332
第三十一单元 急症及其他病证的针灸治疗/ 333
诊断学基础 / 335
第一单元 症状学/ 335
第二单元 问诊/ 339
第三单元 检体诊断/ 340
第四单元 实验室诊断/ 347
第五单元 心电图诊断/ 349
第六单元 影像诊断/ 350
第七单元 病历与诊断方法/ 352
内科学/ 353
第一单元 呼吸系统疾病/ 353
第二单元 循环系统疾病/ 362
第三单元 消化系统疾病/ 381
第四单元 泌尿系统疾病/ 389
第五单元 血液系统疾病/ 392
第六单元 内分泌与代谢疾病/ 398
第七单元 结缔组织病/ 404
第八单元 神经系统疾病/ 407
第九单元 常见急危重症/ 410
传染病学 / 415
第一单元 传染病学总论/ 415
第二单元 病毒感染/ 416
第三单元 细菌感染/ 424
第四单元 消毒与隔离/ 429
医学伦理学 / 431
第一单元 医学伦理学与医学目的、医学模式/ 431
第二单元 中国医学的道德传统/ 432
第三单元 医学伦理学的理论基础/ 432
第四单元 医学道德的规范体系/ 433
第五单元 处理与患者关系的道德要求/ 434
第六单元 处理医务人员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 434
第七单元 临床诊疗的道德要求/ 435
第八单元 医学研究的道德要求/ 436
第九单元 医学道德的评价与良好医德的养成/ 436
第十单元 医学伦理学文献/ 437
卫生法规 / 439
第一单元 卫生法概述/ 439
第二单元 卫生法律责任/ 441
第三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 / 443
第四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 444
第五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 447
第六单元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 448
第七单元 «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 / 449
第八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 / 451
第九单元 «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 / 452
第十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
与健康促进法» / 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