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知识经济时代的全球外包与工资差距

封面

作者:刘瑶

页数:182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

ISBN:978751613820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知识经济时代的全球外包与工资差距》编著者刘瑶。
本书从理论、经验和案例三个角度系统分析了知识经济时代大背景下全球外包对承接国工资差距的影响。先分别梳理了人力资本理论及我国的人力资本水平、外包理论的研究现状和在我国的实践,然后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探讨了人力资本水平和劳动力成本对外包决策的影响,建立理论模型分析知识经济背景下离岸外包对工资差距的影响,以中国制造业的数据为样本分析外包对工资差距的影响。最后对本书的主要结论进行总结。

作者简介

刘瑶,女,1983年1月出生,东北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2009—2010年赴英国诺丁汉大学访问学习(国家公派)。主要研究方向为全球化与工资差距。在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经济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南开经济研究》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本书特色

     《知识经济时代的全球外包与工资差距》编著者刘瑶。
《知识经济时代的全球外包与工资差距》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研究背景(第一章和第二章),梳理人力资本理论和外包理论的研究现状,讨论我国的人力资本水平、国际比较情况、国际外包的测量问题,以及在改革开放后我国外包业务的发展情况。第二部分(第三章)从国际服务外包区位决策的角度出发,对比劳动力成本因素和人力资本因素的重要性。选取了七个主要离岸服务外包承接国的劳动力成本数据和人力资本数据进行对比研究,总结国际咨询公司的调研结果,并基于1985—2011年中国外包数据进行计量建模。第三部分(第四章和第五章)讨论外包活动对发展中国家工资收入的影响。第四章在国际分工的分析框架中引入了人力资本差异因素,讨论承接外包对工资差距的影响;第五章通过对中国制造业数据的实证分析来佐证本书的研究结论。第四部分(第六章)对我国人力资本发展和居民工资收入稳健增长的前景进行分析与探讨,并为实现我国贸易、人力资本和工资良性互动发展的体系提出政策建议。

目录

绪论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二节 主要内容与框架第一章 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理论与我国实践第一节 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与特征  一 “知识经济”的起源与内涵  二 知识经济时代及其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的特征第二节 人力资本理论  一 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  二 人力资本的特点  三 人力资本的测量  四 人力资本影响工资的理论综述第三节 我国的人力资本投资及国际比较  一 我国的人力资本投资  二 我国人力资本投资的国际比较第二章 外包理论发展及我国实践第一节 外包理论综述  一 外包的定义  二 外包的动因  三 外包决策的影响因素  四 外包对收入分配或工资的影响第二节 外包的测量问题  一 以“加工贸易”衡量  二 以“垂直专业化比率”衡量  三 以“出口的国内附加值率”衡量第三节 我国外包业务发展现状  一 我国外包发展过程  二 我国承接外包的典型行业  三 医药研发外包第三章 离岸服务外包的区位决策——基于劳动成本和人力资本因素比较分析第一节 全球主要离岸外包承接地分布第二节 离岸服务外包承接国的劳动力成本比较  一 中国  二 印度  三 菲律宾  四 保加利亚  五 捷克  六 墨西哥  七 小结第三节 离岸服务外包承接国的人力资本比较  一 中国  二 印度  三 菲律宾  四 保加利亚  五 捷克  六 墨西哥  七 小结第四节 劳动力成本与人力资本第五节 来自中国的实证研究  一 文献综述  二 指标选取  三 平稳性检验  四 协整检验  五 var模型第四章 外包与工资差距:人力资本专用性的理论分析第一节 研究背景第二节 基本模型  一 外包前的均衡  二 低技术中间产品外包  三 高技术中间产品外包  四 两国的双向外包  五 要素总收入的变化第三节 非熟练劳动技能升级对均衡的影响  一 发包国非熟练劳动技能培训  二 接包国非熟练劳动技能培训第四节 结论与评述第五章 外包与工资差距:基于中国制造业数据的经验分析第一节 研究背景第二节 建立计量模型第三节 结果分析第四节 结论与评述第六章结语第一节 全书总结  一 理论研究层面  二 经验研究层面第二节 政策建议  一 提升我国外包业竞争力的建议  二 改善我国工资差距的建议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知识经济时代的全球外包与工资差距》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420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