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尼采
页数:140
出版社:中国盲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50024907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是尼采的一本早期著作,写于1872年,未完成,生前未出版。尼采在本书中批判了当时德国大学和文科中学教育中存在的两种倾向。在尼采看来,真正的大学和文科中学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哲学悟性、艺术直觉和古典人文修养,为天才的诞生和文化的创造培育适宜的土壤。尼采这个130年前的德国巴塞尔大学教授,似乎一语切中我们今天大学的痼疾,所以此书对中国人具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作者简介
尼采,1844年出生于洛肯的一个牧师之家。他自幼性情孤僻,多愁善感,纤弱的身体使他产生了一种深沉的自卑感。他的生活, 除了靠巴塞尔大学的一笔退休金外,还得依赖几个朋友的善心,以及一些陌生人的陪伴。缺钱、孤寂、没有朋友——这一切都激发出尼采内心世界的自觉意识和无力感。因此他一生都在追寻一种强有力的人生哲学来强化自身的力量。
他是一位充满激情而又疯狂的天才,他能在一个瞬间便能征服一个人的灵魂。他的哲学思想在德国乃至全世界都享有最高的知名度。具有一种无比强大的冲击力。受到希特勒的狂热崇拜。希特勒曾将尼采引以为德意志民族的骄傲,并将尼采的作品赠送给墨索里尼阅读。同是尼采也引起鲁迅、梁启超、纪伯纶等人的强烈共鸣。其主要作品有:《权力意志》《查拉斯图拉如是说》《偶像的黄昏》《悲剧的诞生》《尼采诗歌》等。一般人对于尼采总有种孤傲、 愤世嫉俗的印象,但也只有知道深渊幽暗的人才能明白璀璨的极致。说白了就是唯有智者才能不带成见地走进他的世界。
本书特色
《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是尼采的一部未完成著作,生前没有出版。原标题下有一个副题“6篇公开演讲”,实际上只写了5篇,1872年1月至3月,尼采在巴塞尔大学做了这5次公开演讲。在做演讲期间,他在一封信中表示对演讲的效果特别满意,大学生们听得非常认真专注,并宣布“这将是我的第二本书”,可见原来是有出版的想法的。当时正值他和瓦格纳夫妇的友谊的蜜月期,瓦格纳偕夫人柯西玛到巴塞尔听了第二篇演讲,他在1872年底把5篇讲演稿寄给了柯西玛,而瓦格纳曾两次建议他发表此著。但是,不知何因,他不但没有续写计划中的第六篇,而且以自己对此著很不满意为由拒绝了的发表的建议。
目录
译者导言:教育何为
一 关于《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
二 教育中的两种错误倾向
三 两种倾向在新闻界合流
四 天才是教育的目标
五 真正的教育之内涵
六 教育的可悲现状
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
导言
前言
第一讲 现代教育的两种倾向
第二讲 人文教育始于严格的语言训练
第三讲 教育的使命是使天才得到养育和支持
第四讲 教育机构与生计机的对立
第五讲 衡量大学教育的三个尺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