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杰著
页数:424
出版社:长征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
ISBN:978780204705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海上利器争锋启示录》将把当代中国著名军事专家讲座的精华“读本”送进军营,使这些目光前瞻、学识深厚、思想敏锐的军事专家们的优秀学术研究成果,化作部队指挥员开阔视野、更新知识、提高本领的财富,并由衷企盼它能为指挥员们研究作战,准备打赢未来战争带来沉甸甸的收获。
作者简介
李杰,全军对外宣传常备专家,海军军事学术所研究员。长期从事海军战略、武器装备、安全形势和海洋军事等问题研究,参与和撰写了大量的全国、全军和海军课题研究、学术报告及其他各类型文章,以及数十本军事、海军和海洋方面的专著、译著;有几十项研究成果,包括著述、文章及电视片在全国、全军和海军获奖;并担任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国防数字频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多家新闻媒体的特约嘉宾,以及多家杂志编委。
目录
航母发展篇
海上安全形势与航母发展
大国海权的航母方略
世界航母发展的基本现状、争论焦点及战略思考
“思路不清且迫于无奈”的俄(苏)航母发展之路
独行但“混沌”的航母发展之路——法国三级航母优劣评析
印度的航母发展之路成功否?
巴西装备小型常规航母打造“务实”海军——几十年延用蒸汽弹射器来弹射舰载机起飞
美国“福特”级航母的全新发展及重要影响
“小鹰”号航母退役对美国海军未来发展的影响
英国CVF航母再展新姿
日本加快发展航母的步伐
“曲折”的日本航母发展之路
日本发展“准航母”的目的与影响
美国航母的非战争军事运用及借鉴
航母运用全透析
美英航母舰长与航空联队长的选拔与培养
一艘航母到底要花多少钱?
米格-29K成为俄新型舰载机的原因分析
美国海军航母发展特点分析
航空母舰核心人员的选拔标准
大中型战舰篇
未来大中型水面战舰将由核动力主宰吗?
俄海军“基洛夫”级舰复出的动因
东瀛“准航母”再现——日本三代直升机驱逐舰
新世纪日本典型驱逐舰技术评述
韩国发展“世宗大王”级舰的利与弊
跨越两洋的新型“海上护卫神——德制A200型轻型护卫舰
当代两栖战舰的发展现状、争论焦点及深层思考
国外两栖战舰编队编成模式的变化及思考
美俄巡洋舰发展道路分析
潜艇篇
“水下核杀手”再惊现!——俄“雅森”级核潜艇评析
功能非凡的“水下核狼”——俄“喀山”号攻击型核潜艇点评
俄战略核潜艇发展的突出特点
南海周边国家先进潜艇面面观
“借鸡生蛋”的印核潜艇发展“奇招”
美“夏威夷”号西向部署意欲何为?
AIP潜艇发展及其所产生的影响
AIP,常规潜艇最强大的“肺”
韩AIP潜艇VS日装艇
……
海上争鸣篇
人物与战略篇
海军技术篇
节选
《海上利器争锋启示录》: 印度的航母发展之路成功否? 如今,在很多人看来,印度的航母发展之路迈得是既不理想,又不成功。也有不少人甚至称之为败笔。说它不理想,是因为:时至2009年底,印度海军只剩下一艘航空母舰“维拉特”号,而其原先制订的极其庞大的航母发展计划,即至少建造3艘,有可能的话将建造5艘航母,并逐渐建成一支至少在亚洲数量最多、作战能力最强的航母编队的设想,仿佛一下子全都成了泡影。人役已50多年的“维拉特”号,期间虽经过多次大修和改装,但因其早到了寿终的年纪,顶多也就再延缓几年。自行研制的“蓝天卫士”号航母建造进程似乎也不太顺利,原定2012年人役的设想恐怕难以实现(大约要到2014年左右);而由俄罗斯负责改装“戈尔什科夫海军元帅”号航母的完工日期,则一拖再拖,费用也一涨再涨(现已敲定为23亿美元)。更令人感到不安的是,进口自俄罗斯的米格-29K舰载战斗机作战性能比之美国还有相当的差距,而且俄眼下还计划将售印米格-29K舰载战机的单价提高60%;至于其自研,与前者形成高低搭配的LCA轻型战斗机,也由于战技术性能指标达不到要求而迟迟无法按期入役。尽管印度海军在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多多,工期一拖再拖,但是它构建的这一整套航母及其舰载机的总体发展思路却十分符合印度的特点,有助于顺利衔接过渡,保持并逐步提高战斗力。事实证明,印度航母及其舰载机的发展之路尽管不顺,但绝非败笔,有其独到之处,值得他国深入研究和充分借鉴。 首先,印度海军现役和在建或改装的各型航母甲板的起降方式大致相似(均为滑橇式);此举有助于新旧航母舰载机的自然衔接与过渡,并大大减少飞行员的培训环节,减少维护成本,有助于各型航母舰载机之间的调拨与使用,从而使效费比最大化。 大量资料数据表明,无论是老旧的“维拉特”号现役航母,还是正在由俄罗斯“戈尔什科夫海军元帅”号改装而成的“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均设置有滑橇式起飞甲板,只不过两者的上翘角有所不同。例如,“维拉特”号航母上装有上翘角为12度的滑橇飞行甲板,可保证“海鹞”式垂直/短距起降飞机在较短的距离内滑行升空作战。改装后的“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的飞行甲板上翘角为14.3度,几乎接近上翘角的临界值,足以在较短的距离内托升起相对较重(最大起飞重量为22.4吨)的米格-29K舰载战斗机。至于自研的“蓝天卫士”号航母的上翘角在12~14度之间,飞行甲板长253米,完全可以保证米格-29K、“海鹞”及印度国产的LCA等各型战机的升空。到2012年,如果这3艘航母均在印度海军中服役,届时印度海军就将成为亚洲地区航母数量最多,而且也全都是采用滑橇起飞舰载机及其相关技术的航母的国家。由此一来,今后印度海军即使其中任何一艘航母退役或进厂大修,抑或在战斗中损伤,其上舰载机只需稍微进行一些适配性训练,便可在极短的时间内转移到其他航母上担负作战任务。前不久,又一件事证明了印度海军在坚持在航母上使用滑橇式飞行甲板的决心。2009年底,世界各大媒体传出一则消息:英国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准备将其历史上最大、尚未服役的“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一艘为“伊丽莎白女王”号,另一艘为“威尔士亲王”号)中的一艘出售。印度得知这一消息后,急不可耐地决定花22亿英镑买下这艘前途未卜的大型航母。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该航母考虑采取的四种基本起飞方式中有3种是和滑跃式飞行甲板有关,只有一种是使用了弹射器;换言之,印度海军拟采购的这艘大型航母,将来最大的可能是使用滑跃式飞行甲板。如果下一步印度海军真能梦想成真,搭载于印度海军原有3艘航母上的舰载机无需费什么周折,即可尽快地从“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上起飞,并顺利地完成降落。这样,由于舰载机能顺利地过渡,因而满载排水量达6.5万吨的“伊丽莎白女王”号大型航母可以搭载更多的舰载机,足以形成更强的战斗力。其次,舰载机的机种搭配组合,印度海军并没有遵循其他国家重、轻机种搭配的路子,而是突出了自己的重、轻机种搭配特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