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郑杭生
页数:219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30018813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包容共享(社会管理的精神内核)/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系列丛书》编著者郑杭生、胡宝荣。 本书重点阐释如何打造宽容共享的社会精神。作者认为社会管理是弥补“市场失灵”的必然要求,也是协调各种矛盾与冲突的必要前提。社会管理主要是以行政强制为基础,以法律为保障,对社会关系进行调整和约束,政府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社会管理的精神内核是社会宽容与利益共享。
作者简介
郑杭生,1936年生于浙江杭州。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研究所第一任所长、社会学系第一任主任、副校长,中国社会学会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评审组成员和召集人。现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社会学评审组组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社会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社会学会名誉会长等。2004年开始担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社会学教材编写组首席专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及教育部等项目多项,出版专著及国家级教材数十部,发表学术论文约300篇。着重研究理论社会学及其应用,迄今提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理论有社会运行论、社会转型论、学科本土论、社会互构论等。1991年10月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荣誉证书。胡宝荣,1982年生于安徽宣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讲师、社会学博士后。2011年于中国人民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社会学专业),同年进入清华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3年9月进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社会学教研室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理论社会学、犯罪社会学、社会治理等。在《社会学评论》、《学术论坛》、《福建论坛》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全文转载,多次获得学术奖励。
本书特色
《包容共享(社会管理的精神内核)/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系列丛书》编著者郑杭生、胡宝荣。
社会管理作为一种服务、协调、组织、监控的过 程和活动,其精神内核是“包容共享”,即在合理差 别的基础上,让社会发展的优秀成果和福祉尽可能地 惠及每一个人。
《包容共享(社会管理的精神内核)/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系列丛书》在理解社会管理的这一精神内核基 础上,运用社会运行论、社会转型论等有关社会学理 论,对中国社会管理的历史传统、国外社会管理的基 本模式以及当下社会管理的时代背景进行了系统分析 ,指出了当前我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必要性和紧 迫性,并分别从体制改革与顶层设计、社区治理与基 层探索、网络时代与虚拟社会管理、人心管理与社会 资源配置等多方面探讨了当前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重 点和难点,且提出了一些富有建设性的对策建议,从 而为更好地迈向包容共享、活力有序的现代社会管理 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
目录
第一章 理解社会管理 一、社会管理的概念界说 二、社会管理与社会建设 三、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 四、社会管理的精神内核:包容共享 第二章 中国社会管理的历史传统 一、中国社会管理的历史分期 二、中国传统社会管理的基本特点 三、中国传统社会管理的当代启示 第三章 国外社会管理模式及启示 一、美国的自由主义社会管理模式 二、欧洲的福利主义社会管理模式 三、国外社会管理模式的启示 第四章 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管理创新 一、当前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时代背景 二、转型期社会矛盾的凸显与社会管理难题 三、社会管理创新:使社会管理走向科学化 第五章 社会管理创新:体制改革与顶层设计 一、社会管理体制与多元参与 二、社会管理方式与制度建设 三、社会管理内容与资源配置 第六章 社会管理创新:社区治理与基层探索 一、社区治理与社会管理创新 二、当前我国社区治理的新挑战与新趋势 三、基层社会管理与社区治理的地方经验 第七章 社会管理创新:网络时代与虚拟社会管理 一、互联网、自媒体与公共性 二、当前我国网络思想动态及其社会成因 三、创新虚拟社会管理,净化网络生态环境 第八章 社会管理创新:人心管理与社会资源配置 一、人心、道德与社会管理 二、人心管理与社会公平 三、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人心凝聚 第九章 迈向包容共享、活力有序的现代社会管理 一、活力有序和社会管理创新的中国经验 二、活力有序与社会管理创新的理论探索 三、活力有序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关键问题 四、活力有序、包容共享与现代社会管理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