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杨世敏
页数:245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54369906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来自临床一线的中医观察与叮咛
◎让你掌握依据自我体质对证调养的正确观念
◎41个奇症,解答似是而非的养生迷思
◎知名中医杨世敏认为,生病出于身体长期不平衡——气滞血瘀痰饮,正确的中医调养方法,必须先通再养, 才能达到中医所谓身心的“动态平衡”!
通:调和肠胃,维持体内有利于排肝毒的环境
养:滋养心肺,强化血液循环代谢力
补:着重修补,益气血,调阴阳
◎中医界知名人士鼎力推荐:
孙茂峰(中国台湾中医师公会联合会理事长)
巫云光(仁光中医诊所院长)
黄 兰(黄兰中医诊所院长)
何宗融(中国医药大学中医学系助理教授)
作者简介
杨世敏
1965年生,中国台湾台南人,明中医诊所院长。“国立师范大学”生物系毕业,执教鞭数年后转换跑道,考取第11届中国医药大学中医系学士后,从此畅游于中医的浩瀚学海,乐此不疲。对于中医学对人体奥秘的细致解读,并通过临床经验加以印证的观念,感到认同并引发深究的兴趣,以“法无高下,应机为上;药无贵贱,对证方良”的箴言作为行医准则,并通过讲座不遗余力地指导民众认识中医。目前担任中国台湾中医师公会理事、屏东县中医师公会理事。
相关资料
每个病人,都给我成就菩萨道的机会
《康健杂志》主编 林贞岑;摘自 2011 年 8 月《康健杂志》
五十多岁瘦高的王先生走进诊室后,一直紧捏着小张纸条愁眉不展。
“你是不是最近压力很大,情绪不好?”中医师杨世敏边把脉 边说。
看起来很沉闷的王先生低头不语。杨世敏继续和他闲聊,十多 分钟后王先生突然说:“我心理压力很大。”
原来他最近做身体检查时被疑似患有恶性肿瘤,西医要他继续 观察,让他紧张得睡不好。
“先放宽心,这段观察期间,你要积极做件事,就是要控制情绪, 有些事情是一定要有出口的。”杨世敏拍拍王先生的手说,“你啊,工 作压力大,加上身体的问题,又爱操心,已经超负荷了喔!”王先生 被说中心事,紧绷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
午后两点,初夏的中国南台湾艳阳高照,令人睁不开眼。走进屏东小镇上这栋绿意盎然的明医中医诊所,立刻感觉凉爽。 大厅里满满坐着患者,但都很安静,搭配中式窗棂的大片落地玻璃窗外,看得见小花园里白色鸡蛋花摇曳。二楼诊间摆着一大块 未经雕琢的原木桌,阳光和飘动的绿叶穿透长方格小窗,投射在墙 壁上,如同流动的风景画。
这个充满光影的中医诊所,好比令人放松的绿色居家,没有乌 烟瘴气的人声鼎沸,看病像是“回家”和医生话家常。
黝黑结实,性格开朗,有着敦厚笑容的杨世敏,是高屏地区有名 的中医师,看诊的病人在前一天就要排队挂号。“若非疗效惊人,谁 愿意等候这么长时间!”和杨世敏亦师亦友的中国医药大学中医学 系助理教授何宗融这么说。
杨世敏从早上八点半开始看诊,常要看到下午两三点才能结 束,他看病认真尽责,每个病人平均要花上十分钟,必要时还加做中 医传统正骨术,不另外收费。
中医传统正骨术是利用徒手法来调整错位或紧绷的骨骼、筋 肉,病患不一定会感觉疼痛,好处是可以缓解胸闷、偏头痛等因骨骼 排列不正引发的症状。“可以少吃点药!”杨世敏双手捧握着病人 的下巴和头顶,利落地轻轻往上一提,“喀”一声就“调”好了。
不只看诊治病,他还把临床的治疗经验结合所学的中医理论, 归纳演绎出具体可行的养生方法,传授给大家。
隐忍好强的人易生病
“中医最厉害的不是把脉,不是针灸,而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 种思考,一种有利人体自我疗愈的思考与实践方法。”他在新书《补 错了,更伤身》中提到。
带着小孩来看诊的年轻妈妈说:“杨医师会很清楚地分析给你 听,为什么会得这种病。”原来她生病吃药一直吃不好,问题是出在 错误的生活和饮食方式。
一位三十四岁的女性主管,长年茹素,从没谈过恋爱,也没有家 族病史,却被诊断出得了乳癌。杨世敏认为她的个性太过认真,总 是要讨好所有人,长期隐忍、硬撑、压力过大,导致身体出了问题。
“忍、撑、恨是导致妇女罹癌的三部曲。”他说。 身为中医,杨世敏不只钻研中医古籍,对于各种新的学说也抱持开放接纳的态度。他觉得中医应该与时俱进,医生要去深入了解 最新的信息,并和临床观察做验证,才能给人最正确的健康观念。
“我常引用气象局的资料。”杨世敏发现,心阳气不足的人很容 易受到气压影响,譬如气压低快下雨前,他们血液中的含氧量低,常 会感觉胸口闷闷的。
十多年来,杨世敏担任屏东社区大学讲师,开班教授中医课,也 常到各地演讲,打破各种错误的养生迷思,精彩的讲座令人印象深 刻。他也著书教导民众如何正确选择合适的养生方法。不少开业中医师因此前来跟诊学习。
教病人找回身体自愈力
另外,杨世敏开的处方笺也很特别。 没有需要自费的名贵药材,全是健保给付的中药,而且他教病
人怎样做自我保健,包括情绪、个性和生活的调整,以及运动和饮 食,教一般民众慢慢唤回身体的自愈能力。他认为,中医的最高境 界是“道医”,不见得一定要用什么昂贵药物治病,而是用对的方法, 帮病人找回身体自然的复原力。
每个人体质不同,疾病痊愈的方式和做法也不一样。“不要把 个人经验当秘方相传!”他恳切提醒说。养生方法用错体质,反而 会吃出病来。
譬如坊间流行的免疫汤(黄芪、红枣、枸杞),并不适合湿热体质 的人经常服用。其他如生机饮食,虚寒体质的人也不能多吃。有位 女性患者因排便不顺喝精力汤,结果引起胃痛、恶心,杨世敏开了温 补的药物给她服用,患者的胃痛状况改善,排便也很顺畅。
因此每当碰到病人胡乱吃特效药,或人云亦云地吃生机饮食, 侠义性格的他会立刻皱起眉头用台语大声吐槽说:“你吃那要干嘛? 又不适合你的身体!”然后苦口婆心劝病人吃对的食物。
在预防疾病方面,杨世敏更突破传统,开启了中西整合的检测模式。
屏东卫生局对明医诊所医患之间的信赖气氛非常认可,最近 创先例委托明医诊所开办免费成人大肠癌粪便筛检,成为全台湾 第一家可做大肠癌筛检的中医诊所。为了承办筛检业务,他们自 掏腰包增设相关设备及培训人力,全院所有的中医师也都有共识, 看诊时遇到疑似大肠癌的高危患者,就会积极劝说去做粪便筛检。
杨世敏看诊坚持使用健保药,不开自费药,诊所里也不卖其他 自费药物,这种“儒医”胸怀,其实源自其父亲的殷切叮咛。
杨世敏小时候家境贫困,穷到连看病吃药的钱也没有。“小时 候不能随便生病,生病了第一件事情就是被打。”他回忆,父亲是个 工人,全家住在下雨天会漏雨的茅草房里。有次他被狗咬伤,父亲 知道了先是一顿打骂说:“你打一个针我要做三天苦力,家人都没饭 吃了。”最后还是带他去看医生。
回到家里,父亲看着受伤的儿子心有不忍,摸摸他的头哽咽地 说:“将来你如果有机会,要给散甲郎倒衫共(台语,帮助穷苦人之 意)。”这句话深深影响了杨世敏后来的行医之路。
杨世敏不爱开药,却愿意多花时间听病人倾诉,教导他们如何 找出病因,认清体质,并学会观察身体状况;他也带领六名学弟妹 们,共同为南部乡亲服务,想要扮演如同“土地公”般亲切的家庭医 师角色。
譬如有一次碰到一位老人家因车祸脚受伤,左腿已经肿胀、发黑还不肯就医,儿子硬拉着来看医生,老人家跟儿子呕气,脸很臭, 不想做治疗。“你七十多岁腰子(肾)这样,心这样,算是排前面的 啦!这一点点伤喔,吃药就会好了。”杨世敏这么一哄,老人家才笑 开怀。
松,才能开出好药方
最令人津津乐道的是,杨世敏把脉很“神”。“彷佛会通灵,”多 位病患异口同声说,“杨医师都会知道我心情不好。”
杨世敏提到,把脉没有什么秘密,关键就在一个“松”字。 练功十多年,他把看诊把脉当成练功,不耸肩,双臂平放桌面,沉肩坠肘,松腰坐胯,心情安静放松,自然能够找出病因。“这样下 药才会准确。”他说。
他也常通过把脉来决定要怎么跟病人对话。 “把脉时,彼此的气是有共振的。”杨世敏解释说,他把脉时可以
直接“感受到”病人的内在情绪。如果把脉时感觉周身清新舒畅,表 示病人担忧不多,这时跟他们讲讲正面的好话,病很快就好了。但 若把脉时感觉病人压力沉重,这时他就要和病人同悲、同苦,站在病 人的立场分忧解烦。
“每个病人,都是让我成就菩萨道的机会。”杨世敏望着桌前一小尊抱着孩子的观音石像,虔敬地说。对于每一位给他机会看诊的病人,他都充满感谢。
本书特色
你还在人云亦云,乱补乱吃药吗?辨清体质养生才是王道!
黄芪、枸杞、红枣真能提升免疫力?错!热性体质多喝了更上火!
调养生理期要喝四物汤、产后妇女一定要喝生化汤或进补吗?错!不是每个人都适合!
“三伏贴”可以通治过敏与气喘吗?错!这只对寒性体质的人有帮助!
感冒吃点特效药就会好?错!乱吃特效药只会把病毒暂时压抑,严重的可能致癌,千万别误用!
很多人相信生机饮食可以远离癌症?错!仍有很多癌症患者长期食用生机饮食,并不是每个人都适用!
台湾知名中医师杨世敏结合多年临床经验,从中医认清体质角度来解答似是而非的养生迷思,让你掌握自我体质,对证调养,建构一套适用于自己身心的养生模式。
本书教你如何简易有效分辨体质,内容由浅入深,不断强调辨明体质后才能用药,因为没有任何药方可以一方通治、一药到底,不依据个人体质,反而会误伤自己。
本书还独家奉献:
杨世敏个人养生秘诀:养生排毒功
正确的消暑清凉法
避免素食者体质偏冷的黄金三角新素食法
排毒、调养、修补身体的药方与饮食
不同体质的有效减重法
目录
每个病人,都给我成就菩萨道的机会
推荐序
天降大任,闻声救苦
中和之理,薪火传承
要把病治好,杨医师做到了!
作者序
他山之石,可以攻错
第一章 中医的整体观念
第一节 阴阳平衡,致中和
动态平衡的中和之医
双向的动态平衡
中医最厉害的不是把脉,不是针灸,而是……
生病源于身体长期不平衡——气滞血瘀痰饮
气血水 ——经 络、血液、淋巴系统的通路
用交感与副交感神经来解释中医的阴阳平衡
健康的要素——宗、营、卫偕行
人体自我修护动力学,宗营卫的节奏感
为什么有些气功大师寿命不长?
宗营卫不偕行,失衡四阶段
不论减肥或追求健康,睡眠都是最重要的养生大法
顺应四季气候特色来调整身体机能
第二节 六气过多生六淫,夹带六邪产生疾病
正确的调养观,先通再养,先排毒再养生
※ 身体环保,排毒辅助清凉浴
※ 身体环保,排毒辅助茶饮
第三节 虚实寒热——简易有效分辨体质
到底要听哪个专家的话?
虚实、寒热,傻傻分不清楚?
辨别自己的基本体质
精神好时才喝咖啡、茶
第二章 冰为万病之首
第一节 第一卖冰,第二做医生
气候造成吃冰的欲望
冰为万病之首——过服生冷的后遗症
喝冷饮造成五脏六腑降温,形成痰饮、水毒的体质
上焦痰湿水饮过重,导致心悸、熊猫眼
大量喝水与果菜汁,造成下焦虚寒
取代冰品的消暑法
※ 上焦水饮过重的调治方法
第二节 垃圾食品对健康的危害
垃圾食品养成肠胃湿热体质
肠胃湿热体质对疾病的反应
第三节 气海,喜乐出焉,通脑络,运宗气
膻中穴是快乐的源泉
劝大家慎食、禁食冰品
膻中穴阻塞与患癌的相关性
认真的女人生病就不好医,怎么回事?
※ 舒缓胸闷郁卒茶饮
※ 调治“脑神经衰弱”——灸法
第三章 误药致癌论
第一节 抗病运动——先安内,后攘外
服用特效药真的又快又有效吗?
切勿人云亦云盲从试药,避免以身试毒
人体排毒过程,却被误认为疾病
特效药,差点把小病医成大病要了命
第二节 感冒竟然会致癌?
见微知著勿轻小症,气血平衡勿惑大病
生病的原因
调养首重通畅,其次保养,最后进补
不良情绪也会产生毒素
第三节 吃补、吃毒一线间
辨明体质后方进行调养计划,不可乱补一通
三伏贴只对寒性体质的人有帮助
依自己的体质在生理期与产后进补 ,才是真正对自己好
吃到不合体质的食品、补品,造成实热证体质
妈妈怀孕乱进补,孩子出生倒大霉
第四章 生机有限论
第一节 有机生机,生命有转机
让超级细菌对你没辄
板蓝根、金银花可以杀病毒?奉劝各位别盲信
肠胃道的细菌最喜欢“烧腹内”体质
避免伤食:不合体质的食物、剂量不当、时机不当
第二节 你的健康决定于你所吃的食物
生机饮食 ,你吃对了吗?
日本人与欧美人体质不同,调养理论就相反
爱吃炸物喝冷饮,造成体质寒热交错、寒包火
正确看待瞑眩反应
药食同源,分清体质再服药、饮食
※ 食物寒热属性表
第三节 中医化的生机饮食——新(心)素食主义
肉食,残害人类的杀手
环保素最接近生机饮食的概念
素食是养生之道
素食的黄金比例:叶菜、根茎、新鲜豆类,再加优质米
新(心)素食主义才能带给癌症患者生机与曙光
第五章 过劳百病论
第一节 能者多劳,劳者多病
认识你的疲劳——现代人的慢性疲劳症候群
75%的人呈现亚健康状态,不舒服但查不出原因
常见的疲劳综合症候群
体劳、神劳、房劳、过逸,疾病找上你
※ 按摩穴位,舒缓视疲劳
※ 最简单的功法——散步加扩胸深呼吸
第二节 慢性疲劳,急性衰老
用心计较的过劳人生
癌症也是一种心病
慢性病成因与癌化体质
调理体质的方式—— 通养补
通:调和肠胃,维持体内有利于排肝毒的环境
养:滋养心肺,强化血液循环代谢力
补:着重修补,益气血,调阴阳
※ 强化血循、滋养心肺茶饮
※ 导引、推拿促进血循,疏通身体气机
(导引功 / 拍打胆经 / 按摩心包经)
第三节 减肥为何不成功?
虚证体质不易靠运动瘦身
薏仁饭帮虚证体质减肥
体力减退,阻塞代谢机转,导致宗营卫三气不能偕行
导致发胖的因素——认识“肾上腺皮质醇”的作用
利用季节交替,通过练气,带出潜藏体内的伏邪(慢性炎症)
过劳及压力过大硬撑,造成速胖
机能老化、饮食不当,造成排毒、代谢、修复能力降低
外来感染导致减肥无效
机能老化,导致减肥无效
居家筑基法,建构容易减肥的基础体质
※ 针灸减肥法
第六章 结论
身体太差,修行也难有所成
由心理的平衡、净化,而达到生理的平衡、净化
※ 无际大师心药方
※ 中医师的养生秘诀——排毒养生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