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陈纯柱
页数:476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
ISBN:978751613216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21世纪中国的宪法政治》的学术贡献在三个方面:一是对21世纪中国宪法政治建立的基础,从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了揭示,使人们从另一个侧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历史发展和现状一目了然;二是对宪法政治在21世纪中国的制度构架进行了全方位研究和揭示,使人们对中国政治制度的运行机制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三是揭示了宪法政治在21世纪的价值目标和未来展望,使人们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充满信心。
作者简介
陈纯柱,汉族,现任重庆邮电大学社科处处长、法学院二级教授;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07年被重庆市政府授予的重庆市名师,2011年被评为“全国百名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2012年获得“重庆市劳动模范”。主要从事宪法学和政治学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研究》等国家项目3项,主持国务院三建委、国家教育部、国家司法部、中国法学会、国家信产部和重庆市等多项重点课题。出版个人专著《村庄法人自治论》、《村民权利的宪政审视》,主编《宪法政治研究》等学术专著12部;在《北京社会科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全国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有多篇学术论文被《新华文摘》和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心《社会主义研究》、《哲学原理》等刊物全文转载。获得:省级政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重庆市政府三等奖10余项。
本书特色
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经济和政治的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中国的制度文明建设在宪法政治视野下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21世纪中国的宪法政治》对中国的宪法政治理论和宪法政治制度进行了全方位揭示。
目录
第二篇 宪法政治在21世纪中国的制度构架第十章 宪法政治视野下中国的政权制度一 阶级与国家政权二 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宪法政治的政权基础三 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与完善第十一章 宪法政治视野下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一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政权组织形式二 中国政权组织形式产生的历史背景三 宪政视野下的中国政权组织形式及其完善第十二章 宪法政治视野下的中国政党制度一 现代民主与政党制度二 宪法政治视野下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三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特点与运行机制第十三章 宪法政治视野下的中国政治协商制度一 中国民主的发展与政治协商制度的产生二 中国政治协商制度的政治功能与民主价值三 中国政治协商制度的本质、特点和优势第十四章 宪法政治视野下的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国情的历史选择二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则和内容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宪法政治在中国的重要特色第十五章 宪法政治视野下的中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一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产生二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征三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四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对中国宪法政治发展的贡献第三篇 宪法政治在21世纪中国的价值目标和未来展望第十六章 宪法政治在中国的发展原则一 宪法政治坚持宪法至上的原则二 宪法政治坚持依法治国的原则三 任何政党与组织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原则第十七章 宪法政治在中国的价值选择一 宪法政治与中国国情的共生价值二 宪法政治与党的主张的共生价值三 宪法政治与社会主义的共生价值四 宪法政治与民主宪政的共生价值第十八章 宪法政治在中国的实现层次一 宪法政治在中国实现的低级层次二 宪法政治在中国实现的中级层次三 宪法政治在中国实现的高级层次四 研究宪法政治在中国实现层次的价值第十九章 宪法政治在中国的生态任务一 中国宪法政治确立的主流生态研究二 中国宪法政治面临的生态障碍研究三 中国宪法政治的未来生态任务第二十章 宪法政治的权利保障一 宪法政治权利保障的理论基础二 宪法政治权利保障的历史背景三 宪法政治权利保障的特点四 宪法政治权利保障的内容第二十一章 宪法政治在中国的司法适用一 宪法司法化的内涵二 中国宪法司法化的必要性三 中国宪法司法化的路径选择四 中国宪法司法化的方式和程序第二十二章 宪法政治在中国面临的新课题一 立宪、行宪和护宪的现实矛盾二 宪法的适应性和宪法的稳定性的矛盾三 宪法政治中的人治和法治的矛盾四 网络信息社会给宪法政治带来的新课题第二十三章 中国宪法政治的走向与展望一 宪法政治在中国发展的历史评述二 宪法政治在中国发展的基本经验三 宪法政治在中国发展的趋势和展望参考文献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