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安勇 著
页数:288
出版社:安徽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5
ISBN:978753967938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烟囱里的兄弟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短篇小说集,收录作者近年来创作的《烟囱里的兄弟》《青苔》《蚂蚁戏》《舌头》等短篇小说15篇左右,其中有作品入选过年度中国短篇小说集,以及荣获辽宁文学奖。作者用好看的故事,充满感情的语言,精巧的布局结构,努力向人物的内心世界掘进,呈现出人的立体多面的形象。
作者简介
安勇,一九七一年生,中国作协会员。国家一级作家。辽宁作协全委会委员。曾获第八届、第九届、第十一届辽宁文学奖等奖项。短篇小说《铁屑》进入2019年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曾出版小说集《一次失败的劫持》《一种假设》。
相关资料
后记
这是我第一本短篇小说集。收入从2004年的处女作《蚂蚁戏》到2019年的《汉娜小姐》,共16个短篇作品,时间跨度也刚好16个年头。这16年里,我发表了六十几个短篇小说,选出这十几篇,是为了能大致看到自己写作变化的脉络。基于这个初衷,虽然有些作品青涩得幼稚,“想到故我今我同为一个人”仍然让我难为情,但我还是厚着脸皮将其列入书中。
16年里,我的生活发生了一些变化,对小说的认识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从最初写作时激情澎湃无知无畏下笔如风,到满腹疑虑自我否定,再到后来充满敬畏下笔艰难,我日渐为自己对小说的理解浅薄而惶恐不安。与此同时,小说的构思方法也在发生变化。从开始的模仿借鉴近乎粗暴地介入人物和生活,到努力向人物的内心深处探索,力求展示出人性中习焉不察的隐痛和悲凉,前者向外拓展,后者向内掘进,方向已经完全不同。小说的语言风格也在发生变化,从开始的大量比喻和铺排叙述,到后来的细节推进和情感粘连,看起来已经不大像出自同一人的手笔。
写作风格前后的变化,无法用好坏对错来总结,但通过这本小说集对写作的来路进行回望和总结时,还是可以看到其中的一些得与失。这些年写下来,我失去了一些东西,比如对写作的激情和对生活的热爱,也得到了一些东西,比如叙述时的平静对小说人物的尊敬和对写作的敬畏。在得失之间起任用的,除了岁月累积或许还有个人的气质和性格吧。
我对短篇小说有种近乎痴迷的偏爱,阅读和写作最多的都是这种文体,正因为这样,我越来越体会到短篇小说写作的难度。时至今日,虽然已经发表了近百个短篇小说,但仍然无法找到一篇让我很满意的作品,反倒越来越觉得自己徘徊在小说艺术的门径之外。关于写作有很多事情我说不清楚,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每次些微的进步,都是在痛苦的自我否定之后开始的。从这个角度上讲,这本集子除了回望和总结,也是告别和开始,告别过去的自己,开始新的自
本书特色
安勇:在文学之途砥砺前行
《烟囱里的兄弟》是作家安勇的第一部短篇小说精选集,收录了从其文学启航之作《蚂蚁戏》至《汉娜小姐》的十六篇佳作,时间跨度长达十六载。这十六篇作品,犹如十六颗璀璨的明珠,串联起安勇的创作道路,我们可以从中发现其文风的演变轨迹。诚如作者所言,在岁月的沉淀与创作的磨砺中,他对小说的认知、构思的手法,乃至语言的运用,都经历了深刻的变革,以至于这些作品 “看起来已不大像出自同一人的手笔”。然而,在这不断的变化之中,始终不变的是他对创作的执着追求:以引人入胜的故事,用饱含深情的语言,凭借精巧的布局结构,努力向人物的内心世界深处掘进,将人性中那些习焉不察的隐痛与悲凉毫无保留地展示在读者面前。
安勇的小说从日常的细微之处切入,以小见大,题材广泛且深刻,如同一面镜子,映射出社会的各个角落。在《烟囱里的兄弟》中,他以深情的笔触,聚焦农民工群体的生存焦虑,生动地展现了他们在城市边缘挣扎求生的艰辛历程,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不易与坚韧;《老刘的厕所》则细腻地描摹了普通市民在现实面前的无奈与妥协,为我们揭开了都市生活鲜为人知的另一面,引发我们对生活本质的思考;《诺洁斑马线》里,他深情记录了残疾群体在逆境中所绽放出的人性光辉,传递出温暖与希望,让我们感受到人性的美好与力量。此外,《蟑螂》《有凤来仪》《钥匙》等作品,深入探讨了夫妻、姐妹、父女之间的家庭纠葛,将亲情与爱情的多样面貌一一展现,让我们在平凡的生活中看到了不平凡的情感波澜。他是一位生活的观察者,善于在平凡中发现不平凡,在困境中展现真性情。正是这种对现实的深刻洞察和独具匠心的艺术呈现,使得他的作品屡获殊荣,先后斩获第八届、第九届、第十一届辽宁文学奖等重要奖项,赢得了社会层面的高度认可,成为文学领域的璀璨之星。
正是凭借着这种不懈的努力,安勇的作品在文学界备受关注与赞誉。知名评论家与学者纷纷著文,对其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辽宁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主席周景雷在《从漂泊出发的挣扎与追问——安勇小说论》中,全面且深入地评述了其创作成就与不足,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多角度的安勇创作全景;辽宁省文联副主席、评论家林嵒的《让小说走得更远一点——与小说家安勇的对话》,则深入解读了他的创作理念,探讨了小说家的使命与担当,让我们对安勇的创作思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渤海大学张英的《悲悯中展现温暖,精致中蕴含深刻——浅析安勇的小说》,细致地分析了其叙事风格与人文关怀,使我们领略到他作品中的艺术魅力;王晓岗的《论安勇小说的人物类型与主题的多重指涉》,从人物塑造与主题呈现的角度,探讨了其作品的艺术魅力,为我们打开了理解安勇小说的新视角。这些评论犹如一把把钥匙,充分展现了安勇文学创作的深厚功底与独特风格,为读者理解其作品提供了丰富、多维度的视角,让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走进他的文学世界。
安勇:在文学之途砥砺前行
《烟囱里的兄弟》是作家安勇的第一部短篇小说精选集,收录了从其文学启航之作《蚂蚁戏》至《汉娜小姐》的十六篇佳作,时间跨度长达十六载。这十六篇作品,犹如十六颗璀璨的明珠,串联起安勇的创作道路,我们可以从中发现其文风的演变轨迹。诚如作者所言,在岁月的沉淀与创作的磨砺中,他对小说的认知、构思的手法,乃至语言的运用,都经历了深刻的变革,以至于这些作品 “看起来已不大像出自同一人的手笔”。然而,在这不断的变化之中,始终不变的是他对创作的执着追求:以引人入胜的故事,用饱含深情的语言,凭借精巧的布局结构,努力向人物的内心世界深处掘进,将人性中那些习焉不察的隐痛与悲凉毫无保留地展示在读者面前。
安勇的小说从日常的细微之处切入,以小见大,题材广泛且深刻,如同一面镜子,映射出社会的各个角落。在《烟囱里的兄弟》中,他以深情的笔触,聚焦农民工群体的生存焦虑,生动地展现了他们在城市边缘挣扎求生的艰辛历程,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不易与坚韧;《老刘的厕所》则细腻地描摹了普通市民在现实面前的无奈与妥协,为我们揭开了都市生活鲜为人知的另一面,引发我们对生活本质的思考;《诺洁斑马线》里,他深情记录了残疾群体在逆境中所绽放出的人性光辉,传递出温暖与希望,让我们感受到人性的美好与力量。此外,《蟑螂》《有凤来仪》《钥匙》等作品,深入探讨了夫妻、姐妹、父女之间的家庭纠葛,将亲情与爱情的多样面貌一一展现,让我们在平凡的生活中看到了不平凡的情感波澜。他是一位生活的观察者,善于在平凡中发现不平凡,在困境中展现真性情。正是这种对现实的深刻洞察和独具匠心的艺术呈现,使得他的作品屡获殊荣,先后斩获第八届、第九届、第十一届辽宁文学奖等重要奖项,赢得了社会层面的高度认可,成为文学领域的璀璨之星。
正是凭借着这种不懈的努力,安勇的作品在文学界备受关注与赞誉。知名评论家与学者纷纷著文,对其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辽宁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主席周景雷在《从漂泊出发的挣扎与追问——安勇小说论》中,全面且深入地评述了其创作成就与不足,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多角度的安勇创作全景;辽宁省文联副主席、评论家林嵒的《让小说走得更远一点——与小说家安勇的对话》,则深入解读了他的创作理念,探讨了小说家的使命与担当,让我们对安勇的创作思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渤海大学张英的《悲悯中展现温暖,精致中蕴含深刻——浅析安勇的小说》,细致地分析了其叙事风格与人文关怀,使我们领略到他作品中的艺术魅力;王晓岗的《论安勇小说的人物类型与主题的多重指涉》,从人物塑造与主题呈现的角度,探讨了其作品的艺术魅力,为我们打开了理解安勇小说的新视角。这些评论犹如一把把钥匙,充分展现了安勇文学创作的深厚功底与独特风格,为读者理解其作品提供了丰富、多维度的视角,让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走进他的文学世界。
尽管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作者却坦言“关于写作有很多事情我说不清楚”。这种谦逊与进取之心,让他能够沉下心来,一步一个脚印地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坚定前行,不断孕育着下一朵文学的繁花。他的创作之旅还在继续,我们期待着他能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与感动,在文学的海洋中,继续探索人性的深度与广度,为我们带来更多触动心灵的佳作。
目录
目 录 从漂泊出发的挣扎与追问 周景雷 / 1
做伴儿/ 1
烟囱里的兄弟/17
蚂蚁戏/30
老刘的厕所/44
蟑螂/55
有凤来仪/69 青苔/82
油锤灌顶/104 钥匙/115
诺洁斑马线/130
枕头/144
舌头/161
雅格达/182
603寝室失窃事件/203 迷宫/224
汉娜小姐/251
后记/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