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永平
页数:204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
ISBN:978751412462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将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作为选题,并在“制度-行为”的分析框架内,运用金融发展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的有关知识对我国农村金融制度五十多年的变迁过程进行解释,并进一步分析正规、非正规金融制度的效率、两者的关系等问题,为如何改革当前的农村金融制度、增加农村资金供给以满足农村经济主体的资金需求提出政策建议
作者简介
李永平,男,1970年生于山东寿光。1993年获得南开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2000年、2006年分别获得山东大学经济学硕士、博士学位。现为山东轻工业学院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金融学教学和农村金融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山东省软科学研究项目、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各一项。
本书特色
李永平所著的《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与经济主体行为研究》具体的章节安排为:第一章是导论,介绍本书的选题意义、已有文献的回顾、分析框架、创新点与不足之处以及研究方法等;第二、第三章分析我国农村正规金融制度的强制性变迁过程和非正规金融制度的诱致性变迁过程,并从规模、结构、利率、运行机制等层面展开讨论;第四、第五章分别从正规金融制度变迁和非正规金融制度变迁两方面分析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户和农村企业等经济主体的行为,对中央政府行为的分析运用了诺思的国家理论和奥尔森的利益集团理论,对地方政府、农户和农村企业的行为则以问卷调查等方式做了实证分析;第六章从配置效率和运行效率两个方面对我国农村正规金融制度和非正规金融制度的效率进行了比较,并从信息成本和代理成本的角度分析了两种制度间各自的优势和互补关系;第七章是基本结论和政策建议。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与文献综述 第二节 分析框架、创新点与不足之处及研究方法第二章 我国农村正规金融制度的强制性变迁 第一节 我国农村正规金融制度变迁的过程与特点 第二节 我国农村正规金融制度:规模、结构及利率 第三节 我国农村正规金融制度:信息机制与激励机制第三章 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制度的诱致性变迁 第一节 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制度的概念、变迁及解释 第二节 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制度:规模、结构及利率 第三节 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制度:信息机制与激励机制第四章 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中的政府行为 第一节 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中的中央政府行为 第二节 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中的地方政府行为 第三节 地方政府行为的实证分析——以山东省为例第五章 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中的农户与农村企业行为 第一节 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中的农户行为 第二节 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中的农村企业行为 第三节 山东省农户投融资行为调查 第四节 山东省农村企业融资行为调查第六章 正规、非正规金融制度的效率比较与制度互补 第一节 我国农村正规、非正规金融制度的效率比较 第二节 我国农村正规、非正规金融制度的比较成本优势与互补第七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基本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附表参考文献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