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创新过程绩效测度-模型构建.实证研究与政策选择

封面

作者:陈凯华

页数:194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

ISBN:978750466376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创新过程绩效测度:模型构建、实证研究与政策选择》以创新投资支撑的科技成果研发与经济收益实现这一两阶段转化过程为分析对象,从学科、高校、产业、区域等各层次关注这一过程整体与局部绩效的建模与实证,试图构建可定量分析创新系统绩效的分析框架与测度模型,改善创新活动经验数据在各层创新生产单元的创新管理与政策发展决策中的应用。

作者简介

陈凯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管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管理学博士后,现为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创新管理科学的研究。曾获2012届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2011年度中国科学院王宽诚人才奖、2010年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近年关注创新发展与政策、创新计量与管理以及管理科学方法与应用等研究方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特别资助以及面上资助项目等课题,并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以及数项部级课题。近期研究重点集中在创新计量学的理论、方法与实证的探索上,试图构建可全面监测与描述创新系统绩效的分析框架与工具。

本书特色

     创新过程绩效测度是在打开创新活动系统黑箱的 情况下,基于经验数据分析与探索创新投资活动的成 效与决定因素,旨在为深度地创新监测提供工具支撑 ,为复杂的创新管理与政策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创 新过程绩效测度–模型构建实证研究与政策选择》以 创新投资支撑的科技成果研发与经济收益实现这一两 阶段转化过程为分析对象,从学科、高校、产业、区 域等各层次关注这一过程整体与局部绩效的建模与实 证,试图构建可定量分析创新系统绩效的分析框架与 测度模型,改善创新活动经验数据在各层创新生产单 元的创新管理与政策发展决策中的应用。本书中一系 列创新绩效测度模型与分析框架的引入与构建,以及 在多层创新管理实践中的成功应用,不但丰富了创新 绩效测度的理论、方法与实证,而且充分体现了现代 管理科学方法的前沿模型与创新管理实践有效结合的 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
     《创新过程绩效测度–模型构建实证研究与政策 选择》的研究侧重了测度模型与分析框架的选择与构 建,各章节严格按照学术研究规范撰写,适合创新管 理、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研究生与科研人员阅读。

目录

总序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主要内容和创新
  1.3  逻辑结构
第2章  研究基础与现状
  2.1  理论与实践基础
  2.2  建模与方法基础
  2.3  研究现状
第3章  创新过程绩效测度中指标度量的复杂性
  3.1  测度背景与度量选择
  3.2  考虑指标度量复杂属性存在的重点学科科技创新投入产出效率的测度框架的构建
第4章  创新绩效的路径建模及应用:基于适于小样本、弱假设的pls-sem模型
  4.1  测度背景与建模选择
  4.2  基于pls-sem的中国区域创新系统功能有效性的路径检验
  4.3  基于pls-sem的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过程的路径检验
第5章  不考虑创新过程内部转化的创新绩效建模及应用:基于非径向一非定向的dea模型
  5.1  测度背景与建模选择
  5.2  erm模型的引入及在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测度中的应用
  5.3  sbm-rd-malmquist模型的构建及在中国省域科技创新效率变化测度中的应用
  5.4  erm-malmquist模型的构建及在中国理工科高校科学创新动态绩效测度中的应用
第6章  考虑创新过程内部转化的创新绩效测度(ⅰ):基于现有的网络dea模型
  6.1  测度背景与建模选择
  6.2  kao式关联网络dea的引入及在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多阶段效率估计中的应用
第7章  考虑创新过程内部转化的创新绩效测度(ⅱ):基于新建的网络dea模型
  7.1  测度背景与建模选择
  7.2  并行式网络dea模型的构建及在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整体效率估计中的应用
  7.3  链式网络dea模型联合pls回归的两步骤分析程序的构建及在区域创新系统的阶段性效率估计与决定因素检验中的应用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索引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创新过程绩效测度-模型构建.实证研究与政策选择》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411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