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高尔基
页数:190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54426708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 《童年》讲述的是孤独孩童“我”的成长故事。小说以一个孩子的独特视角来审视整个社会及人生。“我”寄居的外祖父家是一个充满仇恨、笼罩着浓厚小市民气息的家庭,这是一个令人窒息的家庭。此外,小说也展现了当时整个社会的腐败、没落而趋向灭亡的过程。小说通过“我”幼年时代痛苦生活的叙述,实际反映了作者童年时代的艰难生活及对光明与真理的不懈追求,同时也展现了19世纪末俄国社会的广阔社会画卷。
作者简介
高尔基(1868~1936),伟大的作家,苏联文学的创始人。原名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1868年出生于俄国伏尔加河畔的下诺夫戈罗德城。
高尔基早年丧父,寄居在经营小染坊的外祖父家。11岁开始独立谋生,其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沙俄时期的社会底层度过的。高尔基早年的不平凡的经历在他著名的自传体三部曲中作了生动的记述。
人间的苦难,生活的辛酸,磨炼了他的斗志。他在繁重劳动之余,勤奋自学不息。对社会底层人民痛苦生活的体验和深切了解成为他创作中永不枯竭的源泉。1892年,以马克西姆·高尔基,即意为“最大的痛苦”这个笔名,发表了处女作《马卡尔·楚德拉》。
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叙述了他从童年、少年和青年的成长过程,并借此深刻地揭露了沙俄时代统治阶级的残暴、严酷、压榨和剥削,而同时又展现了下层劳动人民的正直、纯朴、勤劳和祖父母的慈爱,从而令主人公产生对现实不公正的反抗和对压迫者的憎恨。
本书特色
《童年》描述了高尔基童年时代的苦难经历,揭 示了19世纪末俄国的现实黑暗状况。此外,小说也展 现了当时整个小资产阶级,市民阶层的腐败、没落而 趋向灭亡的过程。作者通过讽刺的积极向上的写作手 法描写了“我”幼年时代痛苦生活的叙述,实际反映 了作者童年时代的艰难生活及对光明与真理的不懈追 求,同时也展现了19世纪末俄国社会的广阔社会画卷 。
《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它 写的是高尔基幼年时期从三岁至十岁这段时间的生活 断面。
阿廖沙(即童年高尔基)三岁丧父,母亲带着他回 到外公外婆家。阿廖沙母亲的到来引起了大舅米哈伊 尔与小舅雅科夫的争斗,他们怕母亲来讨要嫁妆,闹 着分家,一家人打成一团。阿廖沙已感受到外公家弥 漫着的相互仇恨的气氛。大舅捉弄老裁缝格里戈里, 让侄子把烧得滚烫的顶针放在格里戈里手边,不料却 被外公无意中戴上,外公把孙子抽了一顿。外祖父不 仅经常打孩子们,还经常痛打外祖母,为一点点小事 ,外公就会大发雷霆,动手打人。阿廖沙就在这样的 家庭中饱受虐待。后来,阿廖沙结识了小伙子茨冈。
茨冈善良、乐观、富于同情心,他教会了阿廖沙如何 面对生活的艰难。可是,好景不常有,可怜的小茨冈 竞被两个凶狠的舅舅给害死了。两个舅舅为了分得外 公的家产,联合起来到外公外婆家闹事,外婆的胳膊 被舅舅打断了,阿廖沙无比仇恨舅舅…… 阿廖沙在家中感受不到温暖,在学校也受歧视和 刁难。因此,在阿廖沙的心灵中“爱”的情感渐渐被 一切的恨所代替。由于和后父不合,阿廖沙又回到外 祖父家中,这时外祖父已经全面破产!他们的生活也 越来越困苦。为了糊口阿廖沙放学后同邻居的孩子们 合伙捡破烂卖。同时,他也感受到了友谊和同情。但 这也招致了学校的非难。他以优异的成绩读完了三年 级,就永远地离开了学校课堂。
这时候阿廖沙母亲逝世,他埋葬了母亲以后,不 久便到“人间”去谋生。
目录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曾经是孩子,现在是父母:我的童年不完美,但你的童年可以更美好/[西]贝阿特丽斯·-技术教育社区](https://image12.bookschina.com/2025/20250318/1/B9524259.jpg)


![陪孩子一起玩乐童年-[童年离不开玩乐 玩乐见证了童年]-技术教育社区](https://image12.bookschina.com/2014/20140514/B5818865.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