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何家弘
页数:223
出版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56531583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为201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刑事诉讼中科学证据的审查规则和采信标准研究”(项目批准号:10BFK048)的最终成果。科学证据的种类繁多,仅痕迹类就可以包括指纹证据、掌纹证据、足迹证据、唇纹证据、耳纹证据、工具痕迹证据、车辆痕迹证据、枪弹痕迹证据等。本书对几类主要研究对象,包括DNA证据、指纹证据、笔迹证据和电子证据这四类科学证据的审查规则和采信标准进行研究。其中,DNA证据是最具代表性的生物物证;指纹证据是最具代表性的痕迹物证;笔迹证据是最具代表性的经验型科学证据;电子证据则是最新也最具开发潜力的科学证据。同时,书中还针对2010年6月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联合颁发的《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中一些相关规定进行了研究。
作者简介
何家弘,男,满族,1953年5月出生于北京市。1969年去“北大荒”,务农8年;1977年返回北京后当过两年建筑工人。1986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获法学硕士学位,1993年在美国西北大学获法学博士(SJD)学位,1996年评为教授,1998年获得博士生导师资格,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证据学研究所所长,曾经在法国艾克斯-马赛大学法学院做访问学者,在香港城市大学法学院任客座教授;1999年入选北京市“优秀中青年法学家”,2003年被国家授予“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2004年获得“宝钢优秀教师奖”,2005年被评为“中国人民大学十大教学标兵”。何家弘在业余时间还为“普法”而撰写法学小说和推理小说,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他创作的四部“犯罪悬疑小说”已经被翻译成法文在法国出版,并有一部被译成意大利文在意大利出版,颇受好评;英文译本也将由企鹅出版公司于近期出版。
本书特色
《刑事诉讼中科学证据的审查规则与采信标准》的导论由何家弘执笔;第一篇由刘晓丹(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讲师)执笔;第二篇由黄星(云南警官学院教授)执笔;第三篇由李学军(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执笔;第四篇由刘品新(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执笔。何家弘和张晶负责本书体例的确定和初稿的审读修改。在本课题通过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组织的专家评审之后,何家弘和张晶又根据专家提出的意见对全部书稿进行了修改润色。
目录
一、科学证据的审查认定
二、科学证据的审查规则
三、科学证据的采信标准
第一篇 dna证据的审查规则与采信标准
第一章 dna证据概述
第二章 dna证据的审查规则
第三章 dna证据的采信标准
第二篇 指纹证据的审查规则与采信标准
第一章 指纹证据概述
第二章 指纹证据的审查规则
第三章 指纹证据的采信标准
第三篇 笔迹证据的审查规则与采信标准
第一章 笔迹证据概述
第二章 笔迹证据的审查规则
第三章 笔迹证据的采信标准
第四篇 电子证据的审查规则与采信标准
第一章 电子证据概述
第二章 电子证据的审查规则
第三章 电子证据的采信标准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