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局部解剖学

封面

作者:徐国昌,张伟主编

页数:226

出版社:辽宁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

ISBN:978756107334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局部解剖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医学教材系列》共分:头部;颈部;胸部;腹部;盆部和会阴;脊柱区;上肢;下肢八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局部解剖学概况;局部解剖操作技术等。《局部解剖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医学教材系列》的出版必将对我国医药卫生类应用型本科及高职高专教育人体解剖学教学内容改革、更新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局部解剖学概况
第二节 局部解剖操作技术

第一章 头部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颅部
第三节 面部
头部解剖实践技能操作

第二章 颈部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颈部层次结构
第三节 颈前区
第四节 颈外侧区
第五节 胸锁乳突肌区及颈根部
第六节 颈部淋巴
颈部解剖实践技能操作

第三章 胸部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胸壁
第三节 胸腔和胸腔内器官
胸部解剖实践技能操作

第四章 腹部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腹前外侧壁
第三节 腹股沟区
第四节 腹腔、腹膜腔及腹腔脏器
腹部解剖实践技能操作

第五章 盆部和会阴
第一节 盆部
第二节 会阴
盆部和会阴解剖实践技能操作

第六章 脊柱区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层次结构
脊柱区解剖实践技能操作

第七章 上肢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肩部
第三节 臂部
第四节 肘部
第五节 手部
上肢解剖实践技能操作

第八章 下肢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臀部
第三节 股部
第四节 膝部
第五节 小腿部
第六节 踝与足部
下肢解剖实践技能操作
局部解剖学名词英中文索引

节选

  二、腹前外侧壁的血管和神经  (一)动脉  1.腹壁浅动脉起自股动脉,越过腹股沟韧带中、内1/3交界处向脐部上行。  2.旋髂浅动脉发自股动脉,其发出部常较腹壁浅动脉高1cm左右,在浅筋膜浅、深两层之间行向髂前上棘。  3.腹壁下动脉在近腹股沟韧带中点内侧上方1cm左右处发自髂外动脉,在腹膜外组织内斜向上内,进入腹直肌深面,与腹壁上动脉吻合。腹壁下动脉的体表投影为腹股沟韧带中点稍内侧与脐的连线。临床上做腹腔穿刺时,应在此投影的外上方进针,以免损伤该动脉。  4.旋髂深动脉与腹壁下动脉一同发自髂外动脉,在腹膜外组织内,沿腹股沟韧带外侧半的深面斜向外上方,经髂前上棘内侧,行向髂嵴前部的上缘。  (二)静脉  浅静脉主要有胸腹壁静脉和腹壁浅静脉,前者位于脐平面以上的浅筋膜内,大多经胸外侧静脉注入腋静脉。后者分布区与腹壁浅动脉基本一致,向下注入大隐静脉,亦可经深静脉注入髂外静脉。腹壁的浅静脉是上、下腔静脉和肝门静脉之间重要的侧支吻合,肝门静脉高压时,肝门静脉的血液可返流向脐周静脉,呈现以脐为中心的放射状静脉曲张。深静脉主要有腹壁下静脉和旋髂深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  (三)神经  1.肋间神经和肋下神经7~11对肋问神经和肋下神经在皮肤的分布具有明显的节段性:第8肋间神经分布于肋弓平面,第lO肋间神经分布于脐平面,肋下神经分布于髂前上棘平面(图4—7)。临床上常借皮肤感觉的缺失平面来初步判断病变部位和手术麻醉平面。  2.髂腹下神经由腹膜后间隙进入腹横肌与腹内斜肌之间,于髂前上棘内侧2~3cm处穿出腹内斜肌后,向内下方,至腹股沟管浅环上方3~4cm处再穿至皮下,分布于耻骨联合以上的皮肤。阑尾手术作麦氏切口至肌层时,应按肌纤维方向作钝性分离,以免伤及此神经。  3.髂腹股沟神经位于髂腹下神经下方,并与之平行。进入腹股沟管后,行于精索的上方,穿过腹股沟管浅环后分布于股部上内侧面、阴囊或大阴唇皮肤。有时该神经与髂腹下神经合为一干,到末梢时再分支。  4.生殖股神经由腰大肌前方穿出,沿腰大肌前面下行,至髂总血管外侧分为两支,分别进入股部(股支)和腹股沟管(生殖支)。生殖股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均常通过腹股沟管,在疝修补手术时,应尽量避免损伤该两神经。另外,要在髂前上棘内侧2.5cm处和腹股沟管浅环附近及阴囊根部分别进行麻醉,才能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局部解剖学》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409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