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清代文学研究集刊(第6辑)

封面

作者:曹虹

页数:395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

ISBN:978702010108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清代文学研究集刊(第6辑)》主要讲述了,清代文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终结期,又与现代中国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不但包涵众多的问题,而且具有丰富的文献。随着学术研究领域的开拓,加之图书出版、流通带来的便利,清代文学将会成为古典文学最有吸引力、知识增长最迅速的领域。《清代文学研究集刊(第6辑)》意在团结同道,拓展学术空间,为研究者提供一个发表成果的固定园地。该集刊已经在我社出版6期,在学术界有一定影响,也为我社提供了一些作者资源。

作者简介

曹虹,现为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清代文学。曹虹曾任日本京都大学文学部外国人研究员(1991-1992)、韩国高丽大学中文系外国人教授(1997-1998)。曹虹担任全国高等学校古籍整理与研究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骈文学会理事、中国散文学会理事。

本书特色

《清代文学研究集刊(第6辑)》共分为:诗词研究;日记研究;文学与图像;书评几部分,主要内容包括:《云韶集》、《词则》与清词的经典化、“晚清四大家”词平议、清代寿苏活动的开端等。

目录

诗词研究

《云韶集》、《词则》与清词的经典化

“晚清四大家”词平议

清代寿苏活动的开端

清人孙涛《全宋诗话》与南宋诗人著录蠡测

沈德潜结社与吴中诗风

论同光体诗派的形成与特征

论同光体闽派的源起

日记研究

日记细读与晚期桐城文派研究——以《贺葆真日记》为例

《杨度日记》与《湘绮楼日记》对读研究

文学与图像

《说文统系图》:一个《说文》传统的建构

《醒梦骈言》文本、插图、题诗关系研究

内闱的焦虑——从陈尔士家书看嘉庆末年士族家政

明末清初园林的兴衰存亡与园记书写

清末新学制酝酿期张之洞系统改造

经史之学的努力

关于《红楼梦》后四十回作者问题驳胡适“高鹗续书说”

书评

评张立敏著《冯溥与康熙京师诗坛》

评林立著《沧海遗音:民国时期清遗民词研究》

稿约

《中国诗学》第十七辑目次

节选

贺涛所读新译之书,颇留意译著的文辞,如“为吾父读迈尔《通史》毕。同学诸君多代吾读之……迈尔《通史》颇雅驯,山西大学堂译本,译自英文,无不词之语,历史课本之佳者”。而上所列引文中,对严复、林琴南、吴闽生的译笔多有褒奖之意,这自然是古文家惺惺相惜的评语。包括林译小说以及《马丁休脱侦探案》在内的阅读,当然可视为消遣性阅读;而时务书报的阅读,有更重要的读书致用目的:

吾父命书院诸君分三班,为诵一切书报。日召五六人,半日即退,三日而复始。今为第一日,读《昌黎集》,明日读时务书,后日读《续古文词类纂》所录《湘军志》。自岁十月以来,已读《公法总论》、《中外交涉类核表》、《万国公法》、《中国古世公法》、《陆地战例新选》五种矣。自吾父都讲信都,以古文义法授学者,而必传之以世务,使稍通中外之故,湘帆(赵衡)以吾父所以为教者,施诸深州。州人士之知新学,湘帆启之也。

贺涛及赵衡等已经在书院讲学中,将新学融入到书院生徒的日常习读内容之中,与传统的古文经典在同一系列之中。课程内容的接纳与变化,也为北方桐城派的发展及在民国初年的转型,做了积极的铺垫。而从贺涛的阅读范围来看,桐城派发展的丰富与复杂程度,并不是线条勾勒所能涵盖的。

关于桐城派文家对经典的阅读、批点以及对批点的过录,笔者曾就姚永概《慎宜轩日记》中所记录诸多信息予以整合分析,以为这一细读经典的传统可反映桐城派形成的机制和文学特质。桐城派的著述中编选、批点著述相当丰富。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清代文学研究集刊(第6辑)》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409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