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主编
页数:297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
ISBN:978756247415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福商讲坛(第4期 2012)》汇集了福建商专各部门教师对政治、文化、经济、历史、艺术、旅游等多门类、多角度、多领域的独到见解及研究。内容包括:人际交往(人际关系)心理探析、股票投资的收益与风险等。
本书特色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主编的《福商讲坛》内容包括:人际交往(人际关系)心理探析、股票投资的收益与风险、大众旅游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漫谈、从统计数据看我国经济周期波动、博弈论方法与经济决策、股神巴菲特与会计、转基因食品的是与非、会计信息对资本市场的影响、英语写作冲刺、公务礼仪、如何培养发散思维、国际大会计公司的演变、中外文化交流中的误译与误读等。
目录
节选
一、经济周期波动的含义与类型 关于经济周期的概念,首先有必要弄清楚“周期”和“波动”两者的区别。“周期”和“波动”是两个经常联系在一起使用的术语,二者都来源于物理学。“波动”本意是指振动传播的过程,它是能量传递的一种形式。在物理上,振动在空间的传播称为波动。“周期”本意是指物体完成一次振动需要的时间,或天体(或其他物体)再度回到某一相对位置或恢复某一状态所需要的时间。 从定义上可以看出,“波动”比“周期”包含的内容更广。只要物体运行中存在振荡,无论这种振荡是否有周期性,都可称为波动;“周期’’的含义相对较窄,只有物体运动中的某种振荡特征在固定的时间内重复发生才称之为周期现象。 “经济周期”一词,早在17世纪末,人们就开始用它来描述商业的繁荣与萧条,直译为“商业周期”或“商业循环”。到了19世纪,该术语开始用于表示经济总量的上升和下降,表示“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最为权威的定义是美国全国经济研究局创始人米切尔和伯恩斯在1946年提出的。“经济周期是在主要以商业企业组织活动的国家的总体经济活动中所看到的一种波动;一个周期包括同时发生在许多经济活动中的扩张,接下来是同样普遍的衰退、收缩和复苏,复苏又融人下一个周期的扩张之中;这一系列的变化是周期性的,但不是定期的;在持续时间上各个周期不同,从多于一年到十年或十二年不等;它们不能被分为更短的具有相同特征的周期。”这一定义得到了经济学界的广泛认可,并被大量引用。 一般来说,经济周期由衰退、萧条、复苏、繁荣四个阶段组成,其中,繁荣和萧条是经济周期的两个主要阶段,衰退和复苏是两个过渡阶段。繁荣的最高点称为顶峰或波峰,这是繁荣的极盛时期,也是由繁荣转向衰退的开始。萧条的最低点称为谷底或波谷,这是萧条的最严重时期,也是由萧条转向复苏的开始。 (一)划分经济周期的方法 划分经济周期可以采用“峰.峰”法,也可以采用“谷一谷”法。所谓“峰一峰”法,是把总量经济指标的指标值从一个峰值到另一个峰值划分为一个周期;所谓“谷-谷”法,是把总量经济指标的指标值从一个谷值到另一个谷值划分为一个周期。 在我国经济周期研究中,两种划分方法都有使用。 (二)经济周期的衡量指标 衡量经济周期最重要的指标是GDP。 美国官方曾认为实际GDP连续下降6个月便属于经济衰退。此外,工业生产指数、就业率、物价水平、销售量、存货变动、投资变动等也是反映和衡量经济周期的重要指标。 有人认为,即使是最重要的经济总量指标GDP的单独波动也不能反映经济周期。一般认为,经济周期需要通过一组经济总量指标,包括GDP、就业和金融市场指标等,才能够说明经济周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大部分时间里,由于经济周期主要体现的是国民经济总量绝对值的变动过程,古典经济学家一般认为经济周期是经济总量的上升和下降的交替过程,强调的是经济总量绝对值的扩张与收缩。 ……














